放眼台灣,榮總早已經與中信金控旗下的台灣人壽聯手搭建了數位醫療保險理賠平台「eClaim 理賠區塊鏈」,運用目前全球最夯的區塊鏈技術,實現讓保險理賠流程變得更加順暢實際應用案例。區塊鏈目前在台灣醫療領域的發展如何呢?未來是否會有更多革命性的進步出現?本文由政治大學融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恭教授撰稿。自 2016 年起,陳恭便開始積極投入區塊鏈的研究與教學,並參與許多產業界的區塊鏈實驗計畫、落地推廣與概念性驗證(POC)案例。
本文為 2020 台灣區塊鏈產業特輯系列第六集,完整「區塊鏈產業年度圖鑑(報告)」即將正式釋出,歡迎留下 email 第一時間掌握「台灣區塊鏈產業年鑑」資訊。
四年來,就職於台灣政治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的陳恭教授便開始主持科技部的研究計畫,研發區塊鏈共識演機制與開發工具,同時也參與多個涵蓋金融與醫療領域的區塊鏈和 Open API 實驗計畫。
除了進行概念性驗證系統(PoC)的規劃與開發,希望透過區塊鏈與 API 等技術,配合展業專家,推動個人資料使用權在公私部門的實現。
在這段期間,陳恭教授還撰寫了數篇介紹區塊鏈與智能合約的文章,也有實際區塊鏈商品化,服務上線與推廣的經驗;以下,就讓我們從陳恭教授的觀點,認識區塊鏈在醫療領域上的應用發展。
醫療領域為什麼需要區塊鏈?
現有醫療體系有哪些問題可以透過區塊鏈來解決或提升效率?
區塊鏈的基本應用奠基於它的分散式共享帳本技術:
參與協作的多方透過共享同一帳本資料庫,不必擔心資料被竄改,從而促成各方之間的信任,而得以減少彼此在協作時,不時要進行的資料驗證成本。
若再搭配有程式邏輯能力的智能合約,就可以發展串連多方之間的自動化應用系統,大幅提升彼此間的協作效率。
延伸閱讀:中信趨勢論壇<2>榮總攜手台灣人壽「健康醫療eClaim理賠」-動區特派員
延伸閱讀:區塊鏈能夠改變醫療產業嗎?倫敦 Fintech 大會中,「醫療區塊鏈」所展現的未來機會
區塊鏈技術應用於醫療領域方向
1. 提升醫療照護品質
透過民眾自主授權,跨醫療機構分享資訊。
跨醫療院所間的資訊共享可提升照護品質,目前大多數醫院的病歷都已經數位化,但跨醫療機構之間的資料互通還是不夠理想。
民眾在不同醫院就診,或是要轉診,都必須透過紙本同意書,簽署授權後,才能從其他醫療機構調閱資料。
透過區塊鏈交易將授權紀錄寫入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不但防竄改,也可即時分享給參與的機構,醫療照護人員就可透過系統,查詢民眾分享的資料與授權紀錄,利用現行的安全網路進行資料調閱,即時取得所需之共享資料,以提升照護品質。
延伸閱讀:新手知識|區塊鏈到底在幹嘛〈下〉區塊鏈安全嗎?共識機制?智能合約如何運作?
2. 醫藥供應鏈管理
使供應鏈管理變得更靈活,透明和安全。
偽藥每年造成全球非常大的損失。
藥品從製造,運輸到藥房與消費者手中,需經過非常多手;透明度和可追溯性非常重要,這就是區塊鏈可應用的關鍵。
3. 共享資料
開放第三方共享醫療與健康資料,發展加值應用。
民眾的醫療與健康資料,若能兼顧安全與隱私的前提下分享給第三方,進行各種加值運用與研究;例如:可用於保險理賠,新藥研發的臨床試驗,以及健康大數據研究等。
其中民眾授權以及資料真偽,安全傳輸與使用紀錄等都是區塊鏈技術可以發揮之處。
延伸閱讀:阿里巴巴|中國浙江 507 家醫療機構加入螞蟻金服「區塊鏈電子票據平台」,效率提升 96 倍
延伸閱讀:源鉑資本投資、台灣醫療物聯網新創美爾敦,將導入區塊鏈實現「醫療數據銀行」
區塊鏈技術在醫療領域運行的狀況如何?
衛福部領導,多家醫院推動「醫療資料共享」
衛福部過去兩年案例,進行了醫療照護資料分享與同意書數位化的區塊鏈實驗計畫。
目前已經有包含台北市聯合醫院、亞東醫院、萬芳醫院、三總醫院、連江縣立醫院五家以上醫院與眾多診所參與,今年起各家醫院陸續開始在院內推廣中。
臺北醫學大學也基於區塊鏈技術,建立了 1+4(1+5?)的星狀式轉診體系,跟參與診所分享醫療照護資料。
值得注意的是:衛福部今年將進行「研析區塊鏈導入管制藥品管理之可行性」的研究計畫。
保險理賠流程進化!「電子病歷實驗案」整合保險公司與醫院
目前為止,已有多家保險公司積極與各大醫院洽談,希望透過民眾授權後,直接將保險理賠所需的就診相關文件傳給保險公司,方便民眾快速辦理保險賠程序。
其中有些案子有使用到區塊鏈技術,例如:台灣人壽、高雄榮總。但目前都是保險公司與單一醫院之間個別洽談。
今年,衛福部的則啟動了一個電子病歷分享的實驗案,嘗試讓民眾透過區塊鏈授權後,可以將三家以上醫院的就診資料,以數位形式分享給指定的保險公司,以利後續理賠申請作業。
在健康大數據的分享上,國內幾家公司都積極進行中,其中包含「HTC 與華碩」…等。
延伸閱讀:醫界創舉|台灣應用:北醫附醫正式上線「區塊鏈病歷」並推出「智鏈護照」
照護資訊整合平臺、電子病歷交換、健康存摺比
醫院的病歷數位化之後,仍然由醫院各自保存在資料庫內。若要彼此互通,得取得病患授權,並列印出紙本才行。
電子病歷交換
為此,衛福部早在 10 年前就成立「電子病歷交換中心(EEC)」,期望打破醫療機構之間資訊傳遞障礙。
電子病歷交換中心從 2009 年開張營運至今已經 10 年,串接了全臺 400 多家醫院(超過 90%)、近 6,000 家診所(約 30%),讓電子病歷的傳遞可以不再仰賴紙本。
電子病歷要能夠跨院流通就得先取得病患的授權,但多數醫院的電子病歷調閱同意書仍然是紙本作業。
照護資訊整合平台
「照護資訊整合平臺」是我們與台北市聯合醫院發展的衛福部計畫。
以區塊鏈技術,將紙本授權同意書轉換為數位同意書,並利用區塊鏈儲存與分享,目的之一就是要去除紙本授權的障礙。
另一方面則希望發展為各類照護資料(不限醫療)的共享平台,促成更多種類的照護資料交換,提升醫療照護品質。
民眾將可透過手機 App 進行授權,事後可瀏覽授權紀錄,並可修改或取消授權。
健康存摺
健康存摺是健保署提供的服務,讓民眾可以下載自己在各醫療院所,以健保支付費用的就醫紀錄,民眾下載後可自行瀏覽與應用。
健保署也開發了健康存摺 SDK(系統開發工具),讓第三方可以開發 App 程式,經由民眾下載的健康存摺,取得一些資料後進行加值運用。
例如:南山人壽開發基於健康存摺的 App,應用於民眾投保時,傳送部分核保所需審查資料。
醫療產業的未來想像?
對於區塊鏈應用於醫療產業的未來發展,我們可以分為三階段來想像:
第一階段:照護資訊整合平臺
多元來源的醫療健康照護資訊,透過我們的區塊鏈平台與手機App授權,在醫療照護人員間,共享民眾授權的資訊。
第二階段:使用者自主授權平台
仍是單一個人資料,但授權對象開放到第三方,非照護人員,像是保險公司,研究單位,甚至商業公司。
第三階段:健康大數據分享授權平台
加上隱私保護技術,去識別化,可過大批資料方式(多人)進行分享,供第三方進行研究或商業用途。
總結
區塊鏈可以沒有幣,但幣一定要運作於區塊鏈!
網際網路推動了第一波大規模的數位化工程,但我們生活的周遭還是充滿了紙本作業,為什麼?使用習慣以外,有其他的障礙嗎?
區塊鏈有可能在網際網路之後,成為推進第二波數位化工程的關鍵思維與力量,在網際網路創造的資訊快速流通基礎下,進行經濟數位化的改造工程!
(本篇文章為 2020台灣區塊鏈產業系列 VI《產學聯手,區塊鏈於醫療領域之應用— 政治大學.陳恭教授》,期待看到接續特輯的讀者們,歡迎關注 動區動趨 BlockTempo)
點擊圖片,回顧《2019,台灣區塊鏈產業指南》獨家內容?️?️
讓動區 Telegram 新聞頻道再次強大!!立即加入獲得第一手區塊鏈、加密貨幣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