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以太坊域名服務(Ethereum Name Service,ENS)於 11 月表示將創建 DAO 與發布治理代幣後,今 2 位 DAO 代表與外媒 Cointelegraph 進行對談,談及成為代表的首要目標與能向 DAO 貢獻的理念。2 位代表分別為 Alphawallet 的 Victor 和 Spruce 的 Gregory,兩位將探討對 ENS DAO 的投票權與用戶身份控制權。
(背景補充: 以太坊域名服務|ENS 要發幣了!宣布創立 DAO,開放社群申領治理代幣)
據動區先前報導,基於以太坊的開源域名協議以太坊域名服務(ENS ),自上個月 2 日宣布為將治理權限轉交回社群,因而創建 ENS DAO 與發布治理代幣 $ENS 後,同時也徵求有興趣且有能力的社群成員能夠毛遂自薦成為 ENS 治理代表。
時間快轉一個月後,據《Cointelegraph》報導,已與兩位申請成為參與決策過程的 DAO 代表進行交談,而這兩位分別為開源以太坊錢包 AlphaWallet 的執行長 Victor Zhang 以及去中心化身份新創公司 Spruce 的共同創辦人 Gregory Rocco。
Victor Zhang
首先,Victor 向 Cointelegraph 表示他除了是 ENS 的外部貢獻者外,自 2018 年以來就是早期的支持者,他最初也試圖透過 Alpha 錢包來協助 ENS。實際作法為,用戶若在 AlphaWallet 中輸入 .eth 域名,他將顯示出錢包地址,反之亦然,同時 AlphaWallet 也支持 ENS 的頭像。
同為前 30 名代表之一擁有最多投票權的 Victor 在被問及打算如何繼續為 DAO 作出貢獻時表示:
我目前最關心的是投票權分配,因為第二大投票權就是美國上市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我們需要確保 ENS 至始至終是個公共團體、中立的服務機構,且不受任何一方的自身利益所影響或控制。
回顧 ENS 代幣空投,期間總共配發了 1 億顆 ENS 代幣,共分為 3 大區塊,25% 代幣分給了擁有 .eth 域名的用戶,另外 25% 分配給在過去四年中對 ENS 做出重大貢獻的人,剩餘的 50% 則留在 DAO 社群金庫中。
作為早期外部貢獻者的 Victor,在空投期間共獲得 46,296.3 顆代幣,據截稿前結算,該代幣總價值超過 314 萬美元,而和他一樣獲得同代幣數量的人有 27 位。
Victor 以隨後證實並表示:
我會一直持有,不會賣出任何一枚代幣,且只要 ENS 繼續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市場上不會有任何人能匹敵,因此,如果我們將其視為一項資產,那麼這就意味著其價值將遠大於當前市值。
延伸閱讀:觀點|從 ENS 的空投中學習,逐句分析如何讓域名真實使用者受益?
Gregory Rocco
來自去中心化身份新創公司 Spruce 的共同創辦人 Gregory Rocco ,就與 Cointelegraph 討論了去中心化身份的概念。Rocco 表示,他開發 Spruce 的用意正是為了幫助用戶能夠擁有數位身分的控制權,而不是將這些數據轉賣給大公司。
根據 Rocco 說法,大公司像 Google、推特或是臉書,在我們稱作傳統登陸的形式上,對於用戶擁有所謂的「最終控制權」,「如果 Google 要抹黑你,你不僅會失去對 Google 網站服務的權限,還會失去透過 gmail 登入所有服務的訪問權限。
以太坊基金會與 ENS 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並宣布提案透過能夠透過 Oauth 來創建一個以太坊登陸的請求。今年 9 月,Spruce 正巧被選為提供去中心化身份替代方案的公司。
Spruce 指出,其 SIWE 軟體的目標,旨在讓用戶能夠在公共識別下掌握好自己的私鑰,而不是由其他機構控制著。Spruce 的工具組不僅建立了一個可用於區塊鏈的身份,他還支持身份驗證、資產所有權與 DAO 成員的證明,在任何 DAO 中,證明用戶可以對生態系統產生價值可以獲得未來空投的權利。
在被問及成為代表後的感覺時,Rocco 表示:
我感受到了為 ENS 付出並建立社會契約的原動力。相信 ENS 的未來,且支持參與用戶的控制系統。
這樣子的做法,會是讓用戶更好控制自己身份與數據的第一步。
Zhang 和 Rocco 作為 DAO 的代表,相信去中心化身份最終將賦予 ENS DAO 作為真正去中心化組織的可信度,來進一步推動 ENS 在 Web 3.0 生態系統中的應用。
📍相關報導📍
在跟蹤了 133,000 個 ENS 以太坊域名後,可以揭示出什麼秘密?
科普 ENS| Web 3.0的基礎設施:去中心化域名,究竟如何註冊?
ENS 空投開放申領,3小時內已超一萬地址領取、過去1小時燒275顆ETH
讓動區 Telegram 新聞頻道再次強大!!立即加入獲得第一手區塊鏈、加密貨幣新聞報導。
LINE 與 Messenger 不定期為大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