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本聰的設計提案竟然一再被打槍?以太幣的 logo 是一個空皮夾?究竟這些符號是從何而來的呢?它們又是由誰設計及制定的呢?符號的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故事或含義呢?本文告訴你幾個虛擬貨幣的符號故事,讓你知道他們符號的由來。本文由專欄作者 Pupupupuisland 撰稿。
(補充:最全面攻略:以太坊 (Ethereum) 簡易新手指南)
(補充:比特幣的最小單位 Satoshi(SAT),究竟要用什麼符號來表示?)
在 Web 3 的世界中,我們每天都在 Twitter 上追最新資訊、關注著交易所上的幣價漲跌,或是在 Opensea 上面逛那些 NFT ,這些網站到處都能看到各種虛擬貨幣的標誌,甚至也逐漸成為許多人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符號了。
但你是否曾好奇過,究竟這些符號是從何而來的呢?它們又是由誰設計及制定的呢?符號的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故事或含義呢?
前情提要:最廣為人知的「$」符號從何而來?
在開始討論虛擬貨幣之前,也必須先認識一下實體貨幣的「$」符號。這個符號的起源有許多不同版本,目前最被接受的一種說法是從西班牙貨幣單位「peso」演變而來,再隨著征服者引進新大陸。
「$」符號最早出現在 1770 年英國、美國、加拿大、新西班牙等地區的商業信函。從當時的手稿研究顯示,原先的中古拉丁文字變體「pˢ」,字母「s」逐漸與字母「p」重疊,P 逐漸簡化成向下一筆,因而變成了「$」符號。
另外,雙豎線的美元符號,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源自西班牙國徽上的海格力斯之柱圖案。這種「S」狀綬帶纏繞的圖案,過去也時常被鑄造再銀幣上,或用於建築的外觀雕塑。
一、比特幣:中本聰的設計提案竟然一再被社群打槍?
比特幣符號是在 2009 年初,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自己設計的,在白皮書發布後兩個月,出現在他的第一個客戶端的程式介面上。最初版本是一個包含 BC 字母的金幣,這樣的「金屬主義」也意味著貨幣的價值源自其物理上的商品(黃金、白銀)交換價值。
後續,社群成員也開始提出各種的想法及建議; 2010 年二月,中本聰更新了一版設計。這次他參考雙豎線的美元符號,改為金屬浮雕風格的 B 字母加兩條垂直線,與美元符號不同的是,兩條線一樣都從頂部及底部連貫,但中間並非貫穿的。
這版新設計,雖然當時獲得了大部分比特幣用戶的認同;但也有網友認為這只能稱得上「堪用」,如果等它未來真的發揚光大時,再來改變會很麻煩。中本聰後來也在論壇中無奈的表示,他對這一塊並不在行,如果有人能做得更好就來做吧。
2010 年 11 月,論壇上出現了一位匿名的網友「bitboy」,分享了他的設計,訊息中他謙虛的寫道:「嗨,夥伴們,跟大家說個嗨,和你們分享一下我做的一些圖片,歡迎隨意下載,希望它能派上用場。」這版設計將金幣換成標誌性的橙色圓圈,並將「₿」標誌順時針傾斜 14%;而這版設計馬上受到大多數社群成員的喜愛。
bitboy 後來也表示,這是從原本的設計基礎上修改的,因此也會遵照中本聰早前的意願,將所有的設計開源、提供社群免費使用。當一位網友提出這有點像「萬事達卡」的標誌時,他回答說:「這就是靈感來源。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我討厭 Mastercard 和 Visa 。」而這正是那些比特幣希望能取代的公司。
比特幣與 Visa 和 Mastercard 的標誌比較。相似點包含了粗黑體英文字、傾斜字體、明亮的橘黃色。
二、以太幣:
最初的以太坊標誌是在以太坊推出前不久才設計的,是由以太坊其中一位創辦人,用簡單的電腦軟體繪製而成的,並沒有太多的想法或前期準備。最初版的以太坊標誌是由一對 ∑(求和符號,讀作:sigma),兩邊各旋轉 45 度組合而成的,交疊後的圖形看起來有點像是一顆鑽石。
後來他們就在社群中舉辦了一場徵稿比賽,並從中挑選出了原版設計的變化版本,也就是現在我們常見的菱形、八面體造型。這個造型由六個三角形組合而成,兩個三角形在下半部、四個三角形在上半部,用了不同透明度(45%、60%、80%)的黑色,來做出三維的立體效果。
左:正八面體,又稱柏拉圖立體。右:現今的以太坊標誌。
左:以太坊標誌的多種版本。中:WETH(包裝過的 ETH)標誌,WETH 是一種可以讓用戶進行預先授權出價的貨幣。右:ENS(Ethereum Name Service,以太坊域名服務)標誌,ENS是一個區塊鏈協議,可將錢包地址縮短為易於讀取的形式。(圖片來源:左/Ethereum logo and the history of the coin、右/Ethereum Name Service)
有些以太坊信仰者對於這個符號的設計,提出了各種深層的意義解釋,例如說它是象徵珍貴的天然晶體鑽石、完美的數學造型、堅不可摧的結構,或是其它天馬行空的猜想。然而,以太坊的 George Hallam 在對外的電子郵件說道:
這個標誌背後其實沒有什麼隱藏含義,它顯然只是一個八面體。
三、Solana:科幻未來感的紫、綠配色
相較之下,後來興起的其他虛擬貨幣符號,反而比較像是由特定一間中心化企業所設計及制定規範的品牌標誌。
Solana 標誌的靈感來自於 1980 年代的科技美學,三個相同的平行四邊形,結合了速度及建築的概念,希望能透過這樣的造型、字體、配色,帶出科技創新及未來感。
如同一般的企業標誌,他們也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使用規範,其中包含:標準色、漸層、比例、應用範例、淨空範圍等。
有趣的一點是,我們可以發現許多在 Solana 生態系開發的 Defi 、鏈遊、 NFT,在 Logo 及 UI 設計上都會特別使用這樣的「紫、綠」配色。這個高鑑別度的顏色,也因此成為 Solana 社群中,非常容易讓使用者辨識跟產生連結的特點。
上:Solana Logo 淨空範圍。中:Solana 標準色。下:Solana 生態系的各種dapp。(圖片來源:左、中/Solana 官網)
四、BNB:相連的黃色小方塊
幣安(Binance)的標誌,是一個俯視的立方體切出的交集摟空形狀,看起來像一個個「區塊」彼此相連的感覺。在他們官方的廣告文宣上,也可以看到大量使用了黑、深灰色的底色背景,上面再疊加他們的黃色標誌。黃色跟其他區塊鏈生態做出了很明確的市場區隔,也能避免跟交易常用的紅色、綠色互相干擾或混淆。
最初版的標誌,長得幾乎就跟現在看到的差不多。在第一版設計曝光後的一年,做了一次很細微的調整,就是把這些矩形的「間距」拉近,從原本的 1:1 變成寬度 7 比間距 5,讓整體的標誌避免太過分散,視覺更加集中。他們的標誌也有多種的版本:上視圖的正矩形、正交透視的俯視、立體的方塊。
上:Binance Logo 修改比較圖。下:Bin的多種版本(圖片來源:Binance官網)
延伸思考:去中心化的虛擬貨幣,應該要有「官方」的統一標誌嗎?
從上述幾種不同的符號發展歷程,你認為虛擬貨幣的標誌,應該要像是企業的那樣,由中心化的官方設計出來,並制定統一規範;還是應該像日常生活中的符號,例如箭頭、愛心等符號,是逐漸約定成俗、更彈性且多樣化的呢?
從區塊鏈起初的精神來看,或許虛擬貨幣根本不該有一個「官方」,有權力說哪個標誌是對的、哪個是錯的;但相對的從功能面來看,如果某天出現了兩個相似、容易造成混淆的符號時,是否反而會造成更多使用上的麻煩呢?
虛擬貨幣符號的社交用途
另外一點矛盾的是,過去人們有時會以「$」符號替代「S」拼字,以諷刺貪婪或表示超量財富,如微軟的「Micro$oft」、迪士尼的「Di$ney」。然而,現在以太幣使用者的網路文化中,反而會將名稱中的「E」以「Ξ」代替,以展現對虛擬貨幣的忠誠信仰。究竟,這是一種反資本主義的展現,還是只是換一種貨幣的財富貪婪呢?
從貨幣符號的演變史,看出文化的多元
從這樣的「貨幣符號」發展歷史,可以發現大眾對於「價值」的定義,也變得更多元了。從幾個世紀前的「金屬」演變成「文字符號」,再到現在各種抽象的幾何型,或是獨角獸、壽司、迷因狗狗,也都能成為一種貨幣及符號。
參考資料:
Bitcoin logo and Its crypto history
The BTC origin story: Who designed the Bitcoin logo?
About That Orange B… The History of Bitcoin’s Logos
Ethereum logo and the history of the coin
Hidden Meanings of Ethereum Logo: Love, Compassion, Energy and Self-Reflection
Solana Brand & Marketing page
The Last-Minute Genesis of the Binance DEX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