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鷹基金創始人劉小鷹出生在廈門,早期移民到香港,80年代末回歸大陸。在 20 多歲便成為諾基亞(Nokia)的中國總代理,並在 36 歲時帶領自己創立的中國長遠(00110)(當時稱為長遠電信網絡)上市,成為 2000 年於創業板掛牌的股票。2012年成立老鷹基金的他,對各項創新科技進行投資,並在今年老鷹基金主打研究區塊鏈。
過往在互聯網時代的經驗
被問及劉小鷹初識區塊鏈的故事,劉表示,當時是遇見了麥剛(OKCoin 的天使投資人),但當時在中國政策上數字貨幣並不合法,劉小鷹就決定就先觀望。到了 2017 年才開始實際上接觸到一些區塊鏈項目,當初我們以股權投資參與,後來項目方發行代幣,也就取得了幣權。
被問及在傳統互聯網的創業經驗是否對現在區塊鏈趨勢的觀察有所幫助,劉表示:
「我早年做 Nokia 總代理做分銷,那時候做傳統的生意,因為產品是科技產品,移動通訊成為新一代手機,發展到 3G 時開始出現智能手機,對與科技推動傳統企業創新發展,移動通訊的經驗到現在看待區塊鏈趨勢未來發展,對我來說是駕輕就熟。」
劉認為,現在很多區塊鏈的 dApp 也是承接智能互聯網的趨勢,兩者之間是有大有關聯的。而目前各項創新產業領域是一個聚合的關係,也就是說透過互聯網,行業之間的交替是能起到承先啟後的效果。區塊鏈與數字貨幣等於是一個互聯網的提升,賦予互聯網上的訊息有價值,資產化。
劉小鷹認為許多創新科技,包含人工智能、機器人,還有物聯網方面,第四個領域是產業互聯網能彼此整合,這些新技術未來是整合型發展。
「各行各業加入區塊鏈幫助迭代,產業互聯網是包羅萬象的,除了需要 IoT(物聯網)的終端,數據量大了它有人工智能可以對數據進行提煉。在區塊鏈上也有些資料可以上鏈、加密保護,也可能實現供應鏈金融,這些都可以整合在一起。」劉表示,並補充道:
「所以任何關注互聯網的人都應該關注區塊鏈。」
區塊鏈在互聯網的基礎之上做出提升
「區塊鏈本質還是互聯網,我們可以將其定性為互聯網3.0。從 1.0 我們所謂的『PC互聯網』、到『 2.0 的移動互聯網』、而區塊鏈可能實現 3.0 的『價值互聯網』,因為區塊鏈賦予平台可信任,資料不可篡改,能夠以數字貨幣進行交易,而且能夠分布式記帳。」劉對區塊鏈區塊鏈是這麼評價的。
劉認為創新科技在每個領域都能帶來經濟價值。並特別點出「新零售」的概念為例子,也是在互聯網基礎上對現有商業模式做提升,舉例來說:
「老鷹資本投資的公司在中國部署了上萬台整入物聯網的「智能自動販賣機」,裡面有用戶的大數據,例如人臉識別技術所建構的數據,將商業供應鏈提升到新的層次,像這樣的整合就能影響到整個產業。」
有了代幣經濟,但幣的價值建立在何處?
劉對於代幣的價值建立,也看好比特幣在建立這樣超主權的密碼貨幣初衷。
「對於比特幣的共識,我是看好的。比特幣在金融海嘯的背景下誕生,建立在2100萬枚的供給上限這樣的稀缺性上,在數字貨幣領域成為數位黃金是有共識的。」劉小鷹表示。
然而相比特幣這樣的超主權的貨幣在發展上勢必會遭逢一些挑戰,
劉小鷹認為,比特幣不需通過銀行就能轉帳,對外匯管制也會有挑戰,我認為許多大國家隊數字貨幣採取限制的態度,但對區塊鏈技術本身仍會鼓勵。但小國家如馬爾他、一些歐洲的小國,沒有自己的貨幣,用的是歐元,對他們來說比特幣可以看成是另一個歐元,它認知度夠了之後大家就會去使用它。
目前擁有上千種數字貨幣,每一種代幣多半打著不同的功能與理念。然而隨著泡沫崩跌,許多人認為多數數字貨幣並沒有價值,劉認為:
「我認為幣和鏈,是不可分割的。單看鏈的生態系建構,要打造一個商業模式,勢必有有上下游合作關係,有社群,有用戶,如果沒有幣將整個生態串連,就實現不了激勵的作用。」
建立在以往互聯網的經驗,會怎麼看待數字貨幣的融資市場?
劉小鷹認為,數字貨幣就像是沒有監管的股票市場,股票市場就算有監管仍然會有人炒作,也有牛市與熊市。就算是在股票市場,也有炒短線的人,也有莊家拉盤的現象,也有長期的價值投資,公司也是真正經營公司讓股票穩步提升。
「人性是永恆不變的,投機是天性。」劉這麼評論道。
劉認為數字貨幣少了監管,投機現象便會兩極化,
「少了監管,投機行為像是『拉盤拋貨、割韭菜的過程』被放大到極致。有些團隊每兩個月就發一個幣,並去傳銷,這樣的行為是不能被鼓勵的。」劉繼續說道:
「正如當時互聯網『.com』泡沫的崩盤只是一個信心的崩盤,那是熊市的正常現象,應用還沒有落地,估值炒過高了所以股票就會修正到合理地估值,只是應用仍需時間。」
劉小鷹表示,牛市的前期會是理性的,到了後期漲得太快就會投資者就會逐漸變得非理性的,最後到了一個臨界點就會有了拋售的共識,也就交替到了熊市,這些都是創新伴隨的自然現象。
從互聯網創業到區塊鏈投資
「不同的是當時我是創業者我要 IPO,現在是以投資人角度看數字貨幣項目。」劉在互聯網時代以來一路從創業者轉變為投資人,對於當時創業需要融資的過程的回憶道:
「區塊鏈項目寫白皮書要發幣,讓我想到當時我們也要寫招股書。在當時我們沒有好的融資渠道,上市是我看到的唯一融資機會,所以我開始尋找券商、會計師、律師來包裝,1999年 有互聯網,提供資料給投行、券商,一起做公司的上市。」
劉特別談到,長遠電信在香港 IPO 後,當時老鷹資本也投資了太平洋商業網絡,看好未來手機也能夠透過網絡進行 P2P 的電商建立,
「在1999 年我就有購物車的概念,是多麼『牛逼』事情。」劉驕傲的說道。
劉表示,當時他與多位分析師做進行概念展示時,多數人仍無法理解互聯網電商時代的概念,但他們仍「鼓掌稱好」,認為這樣的概念有創意。而到了當時股市崩盤後,手機分銷業務便就往線下走,開手機零售店,但經營不善虧損就將業務整併。
「雖然收掉了很可惜,但我們是在香港最早的手機連鎖店。」劉提起了當時創業的經驗,並語重心長的分享了創業的艱辛,
「所以我很能理解創業者沒有資源,赤手空拳打造公司的辛苦,所以現在區塊鏈數字貨幣項目募資不需要去滿足傳統 IPO 的條件,諸如財務等等…..」
劉對區塊鏈融資市場評論道:「簡直太幸福了。」
被問及如何評價STO(Security Token Offering)時,劉認為 STO 不適合創業公司,STO 適合有金流、盈利,不具備 IPO 條件的公司。STO 雖相對便宜,但仍有一定的成本。但也特別提及對於「在區塊鏈領域外」的公司並不適合進行 STO:
「我認為進行 STO 的團隊仍須是與區塊鏈相關的團隊,因為代幣是面向全球的,如何去管理必須具備區塊鏈的知識才可行。」
對於區塊鏈的應用潛力
關於區塊鏈的應用,劉小鷹特別看好看好遊戲產業的應用,認為遊戲本身就有點數、金幣(代幣)。此外,劉認為適合區塊鏈應用的是原掀就擁有「大量用戶群」的行業,如航空公司、旅店、餐飲業,進行點數市場的代幣化。最後是來就是金融方面的信息創新,並特別看好供應鏈金融、或慈善公益金流以區塊鏈進行信任問題的解決。
劉小鷹也特別提到,認為台灣的產業背景是明顯的,金融也相對開放,雖沒有新加波香港開放,但股票市場也是相對健康發展的,台灣的民營資本、企業目前也面臨的諸多挑戰,需要出路。
「區塊鏈是全球化的,他有通過小地方去爆發的潛力,台灣可以發揮人才優勢,將區塊鏈對傳統企業整合起來,透過數字貨幣去推動。」劉如此說道
《BlockTempo動區動趨》LINE官方號開通囉~立即加入獲得第一手區塊鏈、加密貨幣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