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金逐漸在數位化浪潮中的地位逐漸被取代,在行動支付之外,多國也開始研究央行數位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CBDC)的可行性。然而,台灣央行最近指出,並沒有發行央行數位貨幣的急迫性;但央行總裁也但肯定分散式帳本技術(DLT)在金融領域的可行性。
中央銀行於今日赴立法院進行業務報告,在立委余宛如詢問央行總裁楊金龍如何看待「區塊鏈(Blockchain)與分散式帳本技術(DLT)」應用於金融領域的看法,楊金龍肯定了該技術在節省「人工作業」與「時間效率」上的可行性。
余指出,區塊鏈與分散式帳本技術目前應用於醫療、房產登記等領域,假設運用該技術提升作業效率、降低成本,並詢問其應用於金融領域的看法。楊以財金公司推出的「函證區塊鏈」為例,肯定了「從開始嘗試至目前為止」運作順暢:
[DLT]應該是可以解決以前用人工的方式、時間方面等,會更有效率
其表示,並補充:
目前在這方面(金融領域)的應用是可行的。
動區先前報導,自去年七月起,財金公司開始試行區塊鏈服務試點項目,並與全球四大審計公司 – 安永、勤業眾信、資誠、安侯建業,在聯合了台灣的20家銀行合作研發後,開始試行區塊鏈服務:並進行上市公司的半年期財務報告的審計,並在今年預計將推廣到國內約1500家上市公司進行財報函證。
據了解,本試點項目旨在解決以往審計相關流程一般要花上兩週至一個月的時間,而這個項目將簡化這個流程,在最佳情況下「將時程縮短到一天之內」。
不考慮發行央行數字貨幣(CBDC)
而央行在立院會報前提交的書面資料中指出,針對無現金社會趨勢,各國紛紛投入研究基於分散式帳本或區塊鏈技術的央行數位貨幣(CBDC),央行特別說明,主要是因應虛擬通貨熱潮及現金使用減少趨勢,各國央行擔心發行的現金被取代後,可能衍生一些負面效應。
不過,台灣央行表示此事尚不必擔心。
台灣央行指出,國際清算銀行(BIS)調查顯示,多數央行認為發行央行數位貨幣的可能性不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認為發展24小時全年無休的「即時快捷支付」,可作為央行發行CBDC的替代選項。
在台灣央行的書面報告中,也提及台灣社會經濟環境,認為台灣具有零售快捷支付系統發展早於其他先進國家的特點,因此央行目前主要工作是持續督促財金公司完善國內零售快捷支付系統功能,包括建置跨機構共用平台,優化國內電子支付基礎設施,解決目前不同電支機構間無法互通的問題,而發行央行數會貨幣並沒有急迫性。
國際清算銀行(BIS)被稱為央行中的央行,其立場長期否定比特幣(Bitcoin)等密碼貨幣,認為這樣的金融系統終將崩潰,BIS 總裁 Agustin Carstens 曾對媒體公開表示:「年輕人不要老想著創造貨幣」;而近期釋出的報告中,表示需要觀察分散式帳本與區塊鏈技術增進支付系統的效益,並舉出許多現有的支付替代方案,指出該技術並非唯一選項。
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於央行數位貨幣,則採用鼓勵深入研究的態度。
針對分散式帳本技術,台灣央行表示參與分散式帳本技術 (DLT) 試驗結果顯示,目前 DLT 仍面臨系統不具有可擴展性,仍要解決「無法即時處理大量支付交易」等問題。
?相關報導?
財金公司首創,金融函證區塊鏈服務上線後:證交所、27家各大銀行、超過五百家企業已響應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主席 – 拉加德:我們(央行)應該考慮發行數字貨幣的可能性
《BlockTempo動區動趨》LINE官方號開通囉~立即加入獲得第一手區塊鏈、加密貨幣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