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聊天機器人 ChatGPT 掀起熱潮,卻也成為不肖分子犯罪的工具,中國公安部今日表示,自 2020 年以來,共抓獲侵犯公民個資違法犯罪行為的行業內鬼 2300 餘名,其中還偵破了用 ChatGPT、區塊鏈、AI 換臉等侵犯公民個資的新型案件。
(前情提要:OpenAI遭集體起訴:ChatGPT會竊取私人訊息、全球版權損失30億鎂)
(背景補充:幣圈騙錢套路,ChatGPT全都懂)
據中國官媒人民日報報導,中國公安部網路安全保衛局政委孫勁峰 10 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針對侵犯公民個資違法犯罪行為,公安機關鎖定行業內部洩露源頭,2020 年以來,共抓獲電信營運商、醫院、保險公司、房地產、物業、快遞公司等行業內鬼 2300 餘名。
透過鎖定買賣公民個資的重點網路平台,中國公安部共抓獲一批數據中間商和物料供應商,緊盯 ChatGPT、雲端運算、區塊鏈、AI 換臉等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偵破一批利用人工智慧技術侵犯公民個資的新型案件。
與此同時,中國公安部還循線深挖下游犯罪線索,連帶破獲大量電信詐騙、套路貸、網路盜竊、網路洗錢等違法犯罪案件,形成「以點帶面,全面開花」的打擊態勢。
中國侵犯個資三大環節
中國公安部表示,當前侵犯公民個資犯罪主要有以下三大環節:
- 資訊獲取環節:犯罪分子通過黑客技術、內鬼、APP非法採集、騙取或收買等方式,非法獲取互聯網上即時通訊、電子郵箱等應用軟件傳輸的個人資訊,政務、商務、社交等網路平台存儲的個人資訊,行業內部資訊系統蒐集的個人資訊和公民持有的個人資訊。
- 資訊倒賣環節:非法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接下來會流轉到資訊買賣中間商手中。他們有的打著行業資訊交流的旗號組建即時通訊群組,自稱為「查檔」中介,根據客戶需求倒賣公民個人資訊;有的在互聯網上搭建售號平台,倒賣微信、QQ、微博、小紅書、抖音等各類網路帳號,通過低買高賣賺取差價。
- 下游犯罪環節:非法獲取的資訊最終用途,一方面是為網路水軍、網路洗錢等犯罪活動提供銀行卡、虛擬身份等物料支撐;另一方面是為電信網路詐騙、敲詐勒索等提供精準靶心。整體來看,侵犯公民個資已成為大量涉網違法犯罪的上游犯罪。
ChatGPT 爭議
ChatGPT 已惹出不少爭議,據動區此前報導,ChatGPT 開發商 OpenAI 在 6 月就因涉嫌「違規收集用戶資訊」而面臨集體起訴,一群匿名人士指控, OpenAI 一直在秘密地從網路抓取大量個人數據,來訓練其 AI 模型,從網路上竊取的單詞數量高達 3000 億個,潛在損失高達 30 億美元。
ChatGPT 還曾爆出烏龍,有一名執業 30 多年的美國律師用 ChatGPT 幫忙寫訴狀,沒想到引用的 6 個判例全是假的,導致這名律師面臨遭懲處的危機。
📍相關報導📍
Chatgpt之父的最偉大發明》WorldCoin願景:在AI時代建立數十億人的身份和金融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