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將 Friend.tech 與 SocialFi 的碎片化思考進行整理,探討 Friend.tech 的處境與 SocialFi 未來的發展。
(前情提要:Friend.Tech 猛烈攻勢下,一覽 SocialFi 生態格局、投資情況 )
(背景補充:SocialFi 的興起:friend.tech 如何重新定義 Web3 社交金融? )
本文是希望在產品熱度冷卻的時刻,回歸產品本身,摒棄「不就是 XXX」的想法,討論以下問題:
Friend.Tech 是什麼
- Friend.Tech 好在哪
- 為什麼是革命性騙局
- 為什麼是騙局的革命
- 能否持續和破圈,還有哪些阻礙要克服
對 SocialFi 的啟示
- Web3 社交是否有機會
- 發展的阻礙
- 有什麼可以學習的
Friend.Tech 是什麼
「Friend.Tech is the marketplace for your friends. 」,簡單來說,使用者可以在 Friend.Tech 發行自己的個人代幣,持有個人代幣的使用者可以獲得發行者的專屬內容。建議先體驗,再批判。
Friend.Tech 好在哪
Friend.Tech 是我心中的好應用。什麼是好應用?
個人心中的好應用,「能用且有用」是基本盤,「人群和場景」是天花板,「持續賺錢的商業化能力」則是生命力 。
Friend.Tech 從「能用且有用」的角度滿足了散戶、生態和 VC 的基本需求;在「人群和場景」上和現有產品差異化,並且具備泛化只非 Crypto 使用者的潛力;同時商業模式合理符合產品模式。
現狀是,不同的鏈有點像一個個賭場,使用者和專案是賭場裡的賭客和賭局。
賭場間的區別是,有的是全新品牌,有的是貼牌背書,不同的運作方式決定了賭場的聲譽和安全性。但更多的是相同,如大部分賭場都還在建設 / 擴容中,以期望容納更多客人和更復雜賭局,但是賭場空間大是賭場客流量高的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比如安全性只能保證場內的錢不會隨意減少,但是並不保證賭局的公平和安全;比如都沒有靠譜的商業模式,並不直接從賭局的實際結果中獲利。
過去賭場都在「搞生態」,搞得好的標準是「生態繁榮」,通過發 Grants 和空投的方式來激勵使用者和開發者,結果是「應有盡有但並不繁榮」。慢慢發現使用者和專案大都是同一批,專案同質化嚴重,使用者擼毛為主虛假繁榮,一旦 Grant 送完空投結束,立刻人走茶涼。如何更主動地用空投以外的因素去吸引使用者,扶持優質專案,做好生態投資,是各個賭場都要考慮的。
而 Crypto 使用者的第一目標是賺錢,因此對於各賭場來說,放棄做好建設使用者自然會來的幻想,積極擁抱可能帶來財富效應的專案或者 MEME 是一種還不錯的選擇,FT 正是這麼一種專案。
所以「能用且有用」的角度出發,當下的鏈上 Web3 Native 的產品需要對使用者「能參與,能賺錢」,對生態「能上線,能拉新」,最後對 VC 「使用者買帳,有想像力(成為大量使用者 Crypto 的入口)」。Friend.Tech 符合這一點。
FT 為什麼是革命性騙局
革命性在於,一般的專案方在賭場裡面開賭局,Friend.Tech 在賭場裡面開小賭場, 做資產發行,藉助 Bonding Curve,每個使用者可以體驗發幣、控盤、賦能的全套流程 ,自己做一次專案方;同時從機制上,只要仍然有具備影響力的使用者沒有加入到生態中,使用者可以始終期待開新盤。
騙局在於,整體而言,Bonding Curve 主導的機制 降低了做專案方 / 做盤子的成本 ,吸引大量使用者和資金進入,同時導致 使用者帳面收益虛高,回本之路漫漫。
解釋之前,首先對 Bonding Curve 和 Friend.Tech 的一些基本機制做簡單介紹:
- 帳號:繫結 Twitter 登入,繼承 Twitter 的 Profile
- 價格變動:任何房間的初始 Key 價格會隨著售出數量變化,呈指數級上漲,具體規則為 Price = Supply^2 / 16000,這就是 Bonding Curve
- 交易:Key 可以隨時交易,每次交易支付 10% 手續費,5% 歸房主,5% 歸協議
- 積分:根據使用者的行為,專案方會每週中心化發放積分獎勵
這套機制導致:
- Key 價指數上漲,變化陡峭 。在產品初期,很容易創造帳面的財富神話來營造 FOMO 情緒,引誘更多使用者和資金進入。根據估算,10 Keys 房間的價格為 0.00625E,20 Keys 為 0.025E(4x),50 Keys 為 0.15625E(25x),100 Keys 則有 0.625E(100x)
- 無限流動性但是低流動 。使用者每筆交易都和池子進行,使用者可以隨時退出但高抽稅,產品不需要大 DAU 來支撐
- 成本和收益計算變複雜 。Key 的交易價格在前端顯示時,並不會考慮手續費,賣出時也不按照前端顯示價格賣出
- 存在 Alpha 。所有使用者都是同一價格曲線,但顯然不是所有使用者都價值一致,基於 Twitter 的註冊機制讓使用者在上線時,不需要運營就可以對其做價格預估,意味著每個新盤子都有得炒
同時這套規則背後:
- 積分規則控制使用者行為,配合平臺發展階段。 從初期允許自持吸引資金,到鼓勵(3,3)促進交易,再到 TVL 不高增長時激勵持倉總價值,降低流動性,維持盤面穩定,降低崩盤速度
- 越貴的 Key 越難回本。 下圖 1 是一個 Key 價格的變化圖,橫軸為 Key 的總數,藍線代表某個房間 Key 當前的價格,橙色代表當前價格下買入一個新 Key 的成本,灰色代表當前價格下賣出 Key 獲得的收入。 可以看到,橙色線和灰色線想要到達同一高度,中間橫座標的差距越來越大,意味著 Key 價越貴,通過交易回本的難度越高,需要的接盤俠越多多。
- 虛假的帳面持倉,越便宜的 Key 賣出時虧越多。 使用者的真實持倉價值多少?根據經濟模型,Price = Supply^2 / 16000,每次交易支付 10% 手續費,使用者會自然而然的認為,賣出持倉後,大概能回本持倉的 90%。 然而,實際成交時並不是如此。這裡有兩個要素,持有同一個房間的多個 Key 時對持倉價值的影響,賣出時實際價格不等於持倉顯示價格的影響。 Key 的買入價格是以當下的 Key Price 為準,但是賣出的價格則是以賣出後的價格為標準,並基於此收取手續費。 舉例來說,使用者持有一個價格為 0.046E 的 Key(對應 27 個 Keys 的價格),賣出價格則是 0.0425E(對應 26 個 Keys 的價格),再收取 10% 的手續費,實際收入為 0.038025E,只有顯示持倉價值的 83.4%。從圖 2 可以看見,使用者的持倉實際價值永遠小於持倉的 90%,當 Key 的價格越低時,實際持倉價值越打折扣。
綜上,Friend.Tech 通過一套能快速創造 FOMO,並持續產生非共識標的的機制,能在專案早期快速引入新使用者;但是弊端是,隨著對房間的預期和共識形成,財富效應降低,注意力轉移後,會造成增長停滯並進入陰跌回撤,此時使用者開始頻繁賣出 Key 後,會明顯發現不符合預期的虧損,進一步降低投資慾望,導致專案進入死亡迴圈成為一個騙局。
延伸閱讀:深度解讀 Friend.tech 爆紅過程:死亡螺旋?10大風險?為何能估值15億美元?
面對這種情況,專案需要重構現有標的的期望,同時想辦法引入新的標的。
FT 為什麼是騙局的革命
當討論 Friend.Tech 是否真的有價值還是一個套著 DeFi 外皮的挖礦遊戲時,通常否認產品存在價值的聲音遠遠大過認可產品價值的聲音。似乎無論是唱衰 FT 的人還是支援 FT 的人都認為其沒有內在的產品價值,將其成功歸因於產品之外的因素,如 Paradigm 加持,技術選型正確等。
此處討論時,儘量不考慮這些因素,迴歸產品本身提供的價值來思考 Crypto Native 應用的與眾不同之處。如果總是抱著「使用者只是為了賺錢來使用產品,都是龐氏不可持續」的觀點,將有可能會錯過下一波 Web3 的應用層機會。
Friend.Tech 雖然是騙局,但是也有推廣至更大的「人群和場景」,成為革命性產品的可能性。
它滿足了一種潛在需求:基於 Bonding Curve,打通了有價值但是沒有運營能力的使用者的變現途徑,幫助使用者釋放自身價值的潛力,而不止是 Crypto 版知識付費。Friend.Tech 的模式的主要服務對象不是 1000 個鐵桿粉絲,而是下 1 個新韭菜。
先討論 FT 不是什麼。
首先,它不是一個服務專業運營者的知識付費平臺。 收費群在 Web3 中並不少見,有 Discord、微信群、Telegram、知識星球等成熟產品使用,也有基於訂閱的成熟商業模式,對於粉絲和運營者來說都更具備長期運營的保障,因此 Web3 並不需要一個原生的知識付費平臺。 觀察會發現,使用者雖然會在 Friend.Tech 上分享 Alpha 資訊,但 Alpha Group 的主戰場並不在 Friend.Tech。也就是說,從產品性質來說, Friend.Tech 不是一個圍繞專業人員的平臺,而是一個主打非專業的平臺。
同時,Friend.Tech 也
- 不像粉絲經濟,粉絲數上升時粉絲加入的門檻會快速上升,重內容不重情緒,不利於群體情緒的擴大和傳播
- 不像內容平臺,創作者的收入和是否持續創作不直接相關,沒有持續創作動力和相關契約限制
- 不像社交媒體,沒有公開分享、交流的途徑,也不依賴使用者之間的互動和建立聯絡執行
- 不像交友軟體,在利益的影響下,使用者之間難以建立持續的社交關係
那麼 Friend.Tech 是什麼?Friend.Tech 的所有設計都導向了一個字,「快」。
簡單對比,在使用 Friend.Tech 和不使用的情況下,一個個人使用者想要「開始」做收費群,需要考慮的事情:
對比就會發現,在 Friend.Tech 上,使用者如果想要對自己進行變現, 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註冊。
Friend.Tech 的房主不需要做出承諾和計劃,就可以和它的受眾粉絲,開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變現之路,房間的價格可以根據房主的運營意願、市場的需求和實際的運營效果達成一個動態平衡。 減少了漫長準備期間的精神和腦力磨損,提高了變現效率,縮短了正回饋路徑。
知識變現是一件很爽但是需要多種維度複合能力的事情,前期準備、增長、運營、長期維護等都需要人力和精力。 但是借用 Friend.Tech,任何人都可以隨時開啟自己的個人變現(或者割人變現),擺脫了繁瑣的「準備」,分離了費心的「運營」,先做起來,註冊即開始。
因此,無論是人人皆知,時間價值難以被定價的頂級使用者,還是有能力但不擅長運營的潛水大佬,都可以很輕鬆地加入到個人價值變現的浪潮中,只需要有 1 個人認同他的價值,即可開始產生收入,聽起來比 1000 個鐵桿粉絲簡單多了不是嗎?
現在的 各大平臺上,有大量有能力但只能通過提高影響力然後進行廣告流量變現的人 ,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精力不足、有可能本來就是不擅運營、還有可能是使用者自己也無法量化自己的價值或者把自己的價值標準化為可銷售的服務或者商品。整體變現路徑長,細節多,準備非常繁瑣,而基於 Crypto 設計理念的社交市場,可以讓使用者將自己的 Spare Time 高效利用來產生回報,而不侷限於特定的形式。
這或許就是 Friend.Tech 除了價值波動帶來的龐氏和高投機性以外,可能產生正外部性,並拓展到更廣泛的人群和場景的地方。
除了從體驗上帶來的創新外,還有一些有意思但還沒想通是否可行的觀察,Crypto 的特點為平臺帶來了新的流量分配邏輯,即流量從完全由平臺掌控,變成使用者有某種意義上的自主權。
傳統社交媒體,使用者依賴符合平臺規則或者直接向平臺付費來獲取流量。而在 Friend.Tech,給了使用者更多的選擇,基於鏈上資料(如直接往地址入金,拉高房間 Key 價,和頂級使用者(3,3),提高鏈上活躍度等)和 Twitter Profile 這些公開可監控的內容,許多使用者構建了自己的監控體系。這種監控體系難道本身不也是一種新的基於資產的流量分配邏輯,同時這些投入都不直接歸屬平臺。或許現在來看,普通使用者很難從資產價格的角度去和頂級使用者競爭,未來流量會更集中在少數人手中,但是如果有了新的資產發現,同時這套邏輯和個性化推薦結合呢?也許會有新邏輯。
綜上,Friend.Tech 是一個依靠 Crypto 的理念,提高了傳統模式效率,捕獲了未被廣泛滿足的需求的真正 Crypto Native 產品,能提供具有從 Web3 泛化到 Web2 的價值的潛力,即使它是一個騙局,仍然是一個可能發起革命的騙局。
最後提一嘴運營,和 StepN 的社群運營相比,Friend.Tech 在運營方面的投入實在是太小,甚至連 Founder 的推特都是鎖定狀態。上線兩個月,FT 主要有四次增長,基本都是外界因素助力,如 Paradigm 和 Coinbase 的流量加持,Token2049 的線下社交傳播裂變。但仍然有一些做法是可以學習的:
延伸閱讀:社交火熱》friend.tech協議收入超越Uniswap,獲 Paradigm 種子輪投資
「運營」,就是根據專案階段,選擇正確方式,撬動核心資源,提高業務價值 。FT 做好了這些事,來吸引最初的頂級 KOL 作為種子使用者加入:
- 專注 Web3 使用者,邀請制保證早期邀請碼獲得者拿到低價籌碼,幫助 CX。專注 Web3 使用者的好處是,產品容忍度高,投資意願強,共識差距大,同時在同類競爭中先行者對有使用者有更高的粘性。同時邀請碼制度保證了早期使用者能夠拿到相對更低價的籌碼,並進一步幫助宣傳,借用他們的影響力
- 把 Twitter 當基礎設施,精簡產品且降低門檻。雖然經常有人會說,Friend.Tech 通過 Twitter 註冊繼承了 Twitter 的使用者關係,減少了遷移成本。但嚴格來說,Friend.Tech 繼承的是 Twitter 的 Profile 和基礎功能,只專注如何提高房主的開房間體驗和使用者的交易體驗,而不需要關注房主如何獲得注意力,讓關於流量的一切都發生在 Twitter 上。也正因為如此,房間預覽、廣場等內容平臺常見的基礎功能,Friend.Tech 都不需要。
- 不限制開盤機器人,提供初期正回饋,進一步吸引資金進入。開盤機器人的存在,為早期大量新註冊的使用者提供了最初的收入和正回饋,還能通過快速拉高前期大 V 的 key 價來創造話題度滿足虛榮心,在產品模式尚未爆火前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開盤機器人的存在也創造了許多造富神話,通過造夢敘事引入做夢資金,拉高 TVL。
延伸閱讀:Telegram Bot是什麼?分析優缺點、風險及最熱門電報機器人整理
FT 能否持續和破圈,還有哪些問題
討論完優點後,再討論 FT 現有的問題,希望可以為同類產品的後續優化提供參考。
個人認為,Friend.Tech 會持續有生命力,但是短期內難以指望破圈增長。 可持續的原因是,市場永遠不缺暴富和 FOMO,尤其是在熊市中。可以猜測當行情好轉,市場 FOMO 情緒足夠強,使用者對於內幕訊息和 Alpha 的渴望和付費意願也會增強,作為一個持續收割新韭菜的產品,非常適合牛市的環境。 短期內不能破圈的原因是,FT 目前仍然有諸多阻礙破圈的缺點,外部環境也不適合。因此在產品完善前,信任重構前,其破圈可能性很小。不過由於代幣的具體玩法沒有推出,仍然可以期待團隊和 Paradigm 在經濟模型和玩法方面的創造力帶來新的思路和增長。
目前 FT 產品上的潛在問題有:
基本功能的不完善:如各種延遲卡頓、不支援多種內容型別、只支援 ETH 支付等
可優化的方向:
- 提高房間運營能力,推出更多輔助房主精細化運營的功能 。比如: 1. 幫助將優質 Key Holder 轉化為房間價值,如開放房間群聊的功能 2. 幫助房主高效對 Holder 進行區分,如不同的入場成本、持倉數量、持有時間等 3. 幫助房主從內容獲得回饋,如 Holder 對房主內容的互動統計 4. 幫助房主從更多維度展示自己,如某個地址或者最近某次交易的收益率等
- 從機制上給房主更多收益,Token / 積分則主要激勵 Trader。 如改變抽稅的分成比例,有人會說當前的機制抽水只有 10% 對比傳統平臺 20% 以上其實不高,但是換個角度想,交易手續費的部分才是使用者的消費,進入池子的部分是投資,實際上對提供內容的房主收入抽水了 50%。整體機制導致 Token 才是房主的主要運營動力,抽水只是平臺的收入模式,平臺利益和房主利益不一致。Token 是槓桿,兩端都要撬。
- 房間的價值發現,刺激更多交易。 目前運營依賴房主在 Twitter 上自行,也許可以自動推薦給使用者不持有,但是可能感興趣的房間的內容。同時
- 如果要考慮引入更多使用者群體,可以考慮從經濟曲線降低進入門檻,豐富進入房間後的收費方式 。類似黃推先付門檻,後面再收費。
需要仔細考慮的點:
- 對於使用者來說投資和消費模糊 :從體驗來說,使用者會自然而然地把購買金鑰視為投資行為,金鑰價格是其投入,而不會把一次買賣行為的磨損視為對房主的消費。既是消費也是投資聽起來很美好,但很可能會影響使用者在使用產品時的預期和行為導致兩頭都不好。
- 價格變動規則對後來者非常不友好 :當下的機制是,越晚買,買越貴,回本需要的接盤俠就越多。這種規則不鼓勵更多的人投入進來接盤,也許反過來,早期低成本籌碼的持有者需要冒更大風險等更多使用者進入才可以回本,而後期高價進入的人需要的接盤俠少也許會是更合理的機制?
- 抽水方式對交易積極性的打擊 :使用者對自己的成本和收益是反直覺的,一開始使用者可能會被表面的資料騙,但是熟悉之後就會發現虧錢概率很高而且虧很多,認清真相後,使用者會選擇退場,只賣不買,而非去算收益
- 經濟模型單一和產品複雜度的權衡 :單一經濟模型的好處是產品簡單易上手,但容易提高使用者門檻,也限制房主型別。門檻方面,假設一個通過諮詢服務的房主移到的 FT 平臺,如果以 Key 的一次完整買賣的手續費作為購買者的付費,則房間價格需要至少是原來一次付費諮詢價格的十倍才能匹配房主的原本的收入,這麼高的門檻會導致一部分潛在使用者的流失。同時當前機制也不適合穩定產出的內容型房主,像 Onlyfans 博主的內容是產出和價值相對穩定的無限資源;指數增長更適用圍繞注意力、時間、Alpha 等有限資源運營的博主,對有限的需求拉動價格上漲會更合邏輯。
- 代幣作用和積分權重 :目前積分發放的規則主要基於持倉,對同價值的房主之間的區別似乎區分不大(如果有是我沒搜到),如果發幣後繼續維持這種規則不利於平臺活躍。可能可以把房主當作礦來做,有的礦收益高有的礦收益低,在礦和礦之間流轉的過程中,不斷重塑對礦的共識來重獲注意力並刺激新一輪交易。
外部環境:
- Web3 總體活躍人數和型別有限,限制了上限。對玩法的熟悉、共識的形成導致潛在收益慢慢降低,隨著注意力轉移,導致進入增長瓶頸
- Web2 對 Web3 / Crypto 仍然不信任,收割粉絲的風險可能導致難以引入 Web2 的使用者
- 觀察此前破圈的產品,特點是單次或者少數幾次入金和鏈上互動,就可以獲得快速的正回饋,如買 NFT 被社群矇蔽,買 GameFi 道具默默打金,Friend.Tech 目前很難做到這一點
對 SocialFi 的看法和啟發
Web3 社交是否存在機會
提及 Web3 社交產品時,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 「沒有需求」,那麼社交需求是什麼? 社交可以總結歸納為這樣一個模型:「人」是最小的單位;「性」、「交流」和「關係鏈的維護和拓展」是基本結構;「臉」、「內容」和「關係」是社交資產;「愉悅」、「認同」和「槓桿」則是最終的社交目標。
從上述模型來看,社交「需求」基本沒有變過,但是主流的社交產品在網際網路的發展過程中卻發生過遷移,也有新的社交形式湧現。因此,用 「沒有需求」 來否定社交產品的可能性是不合適的。
需求可能變化,形式可能創新,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可以從雙向關注(加好友),到單向關注再到雙邊匹配,內容的分發方式也可以從基於熱度的媒體式到基於個性化推薦的 Feed 形式,社交的正規化始終在創新。
個人看法,Web3 Social 依然是值得期待的。一方面,當下鏈上需要應用層的產品,VC 會持續在這個方向做嘗試和投入;另一方面,如果相信越來越多使用者會使用區塊鏈,數位化生活是一種趨勢,越來越多的數位資產成為新的社交資產的時候,就一定會有鏈上社交產品的需求,不一定社交產品能把新使用者帶入 Crypto,但是被帶入 Crypto 的新使用者到了一個量級時,會需要滿足原生需求和習慣的社交產品。
不用 「沒有需求」 來一筆帶過,Web3 社交產品還有哪些問題
使用門檻高,使用者基數小 。重視新增來提供活力的社交產品,門檻高獲客成本高,使用者基數小難以構成網路效應
對 Crypto 的偏見,現階段不適合做內容平臺和社交媒體。 對於一個有足夠影響力的非 Crypto 創作者來說,聲譽和信用非常重要。要一個有足夠影響力的使用者冒著被粉絲罵割韭菜的風險,帶著粉絲從舊的平臺遷移到新的平臺非常困難
去中心化是賣點也是風險,有害內容、黑灰產的問題沒有好的去中心化解決方式 ,但會嚴重影響社交產品的體驗,Nostr 就遇到了這個問題
延伸閱讀:Nostr 為何一發沖天?以太坊上 Web3 社交協議全不堪一擊
Web3 Social 應用宣揚的需求常常是次要的的 ,舉例:
- 隱私、去中心化和安全。確實能看到很多使用者對於中心化社交平臺不夠隱私、安全、去中心化的討伐,但是使用者實際想要的是中心化的平臺更隱私和安全,而未必是一個隱私和安全的新平臺。去中心化、隱私和安全是使用者在這些平臺已經滿足了需求下長出來的新需求,是第二需求。
- 通用的穿越網際網路的身份。一個不接地氣的 KOL 需求,大部分普通使用者需求是成為 momo,以多元多面的身份和定位,在不同的社群內活動。比起統一的身份,融入 Vibe 和社群是人在社交中更自然的行為。
常常想要解決中心化平臺有網路效應和規模效應之後出現的問題 。如沒有資料所有權,利益分發不合理,中心化控制,缺乏隱私等。錯誤對標帶來幻想和錯誤判斷。
Web3 和 Web2 的區別產生的影響和以往的技術迭代的影響不一樣 。認為 Web3 Social 是一個有潛力的賽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過去網際網路發展過程中,誕生了許多有巨大商業價值和護城河的社交產品,同時隨著技術迭代,社交產品的迭代又有打破這些商業價值和護城河的新正規化。所以如果把區塊鏈視為一種新的技術革命,它也理應創造新的社交正規化。但個人眼裡,過去社交的變化離不開幾種因素:上網的人越來越多,裝置越來越小,成本越來越低,
做社交本來就困難。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需求和社交習慣,很難找到一個足夠大的需求或者創新,來吸引足夠多習慣和需求不同的使用者將其社交資產遷移到新的平臺。最常見的情況是找到了一類新文化帶來的新人群,但是文化是一種注意力產物,注意力轉移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現象。在沒有新媒介、新工具和新資產的情況下,僅依賴發現一波新的人群來構建一個新的社交網路限制了增長的上限,增長停滯,使用者流失,無法變現是宿命;開啟想像空間需要一個有持續生命力的新需求或者新正規化。
腦洞一下,社交產品從 FT 有哪些可以參考的?
忘記 Crypto 的價值主張 ,如資料確權、去中心化、隱私、創作者經濟等,價值主張容易偏離重心。
舉例來說,創作者經濟或許是一個偽命題。見過的許多創作者經濟的專案,通常落到三個點,1. 社群共創,2. 投資付費結合,3. 權利追溯,但普遍不致力於提高使用者的付費意願和付費習慣。價值和口號是搞團隊攻山頭的必須品,但是要吸引同志還是要先滿足剛需。回到社交的核心要素,圍繞 Crypto 去發掘新需求,發行新社交資產,發現新傳播邏輯,發明新連線方式
- 資產優先,多嘗試發行新資產,並基於新資產探索新的社交模型 。利用 Crypto 的各種定價機制來給原來體系下難以定價的價值做價格發現
- 社交模組化,模組化的不一定要是基建 。過去運營一個號內容、運營、市場、設計等都是密不可分的。然而當 FT 給出了一個內容和運營分拆,運營後置的邏輯樣本時,是否可以期待未來 Crypto 實現組織的模組化,來改變許多優秀的創作者不擅長運營和市場,需要籤第三方機構來代運營的現狀?回到創作者經濟,創作者、平臺和粉絲之間的關係不會被簡單打破,社群共創也未必能做出能賺錢的好內容,但能否把運營、市場和設計拆分出來讓社群參與來提高內容的商業價值?共創未必專注於內容,也可以做品牌共創。
- 不做對現有產品的優化版,也不做大 DAU 是成立前提的產品或者功能 。 前者的典型是去中心化的推特,後者的典型是基於 Token 或者 NFT 才能加入的群組型產品,做社群首先要做增長,作為一個新產品本來使用者就少,還要層層把關把使用者擋在外面,看似方便實則…
- 重視空投規則的設計,中心化地規則設計有利於產品的長期發展 。以往基於模稜兩可的空投暗示,讓使用者去摸索的策略,不適用於應用層產品。應用層產品應重視非鏈上的互動行為,利用空投預期,在不對產品做大量改動的情況下(比如加入一大堆的新手引導),來影響使用者行為
- 關注鏈上的需求,比如 Friend.Tech 是對內幕訊息老鼠倉的需求 。無論 Web2 還是 Web3,使用者總是有認識新人的需求,只不過 Web2 裡可能娛樂放鬆類需求更多一些,Web3 可能共謀類的需求更多一些
- 做好大戶服務,讓資金量的量變能夠產生體驗的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