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發表iPhone 16系列與Apple Intelligence,帶來全新A18晶片,到底值不值得買?但外媒卻點出預覽版本的 AI 十分落漆,會像ChatGPT 般編故事,可能會使得蘋果推出該功能的時程延後。
(前情提要:iPhone能當悠遊卡刷了!蘋果系統將解禁,Circle預告推出USDC行動支付)
(背景補充:OpenAI推出新模型GPT-4o mini:性價比最高可免費使用,今秋引入蘋果iPhone)
蘋果發表會於今(10)日台灣時間凌晨登場,為全球帶來以Apple Intelligence(AI)重新設計的iPhone 16 系列,其中不只外型有巨大變化,還增加了新的照相機控制鈕,以及全系列搭載的 A18 處理器,但外媒實測 Apple Intelligence 實際應用,卻發現有些落漆。
新機亮點/台灣價格
iPhone 16 全系列維持16 / 16Plus / 16 Pro / 16 Pro Max 等命名方式,並無謠傳中的新產品定位型號(Ultra)出現,其中16 / 16Plus 搭載 A18 晶片,相較於 iPhone 15 的 A16仿生晶片,CPU 快了 50%、GPU 快了 40%,也進一步增加了記憶體頻寬。
硬體上加入了 iPhone 15 Pro 新增的動作按鈕,並且在電源鍵下方增加相機控制鈕,可感應輕觸、深壓、左右滑動等操作,實現一鍵切換相機參數。而過往的方形相機模組改變為直排,雙鏡頭一個提供 4800萬畫素的Fusion 相機,並自帶兩倍光學變焦、另一個則是1200萬畫素廣角鏡頭,並支援微距模式。
遺憾的是,16 / 16Plus 螢幕更新率仍維持在 60 hz、並且傳輸速度維持在 USB 2.0。
16 Pro / 16 Pro Max 系列則搭載 A18 Pro 仿生晶片,相較於 iPhone 15 的 A17 Pro ,CPU、GPU 都快了 20%,也進一步增加能源效率與記憶體頻寬,同時蘋果也特別強調,中間增加了散熱鋁框架,電池效能也大幅強化,而旗艦機種16 Pro Max 、螢幕大小增加至 6.9 吋。
相機部分則首度加入 4K/120fps 的杜比視界、ProRes拍攝,帶來了主鏡頭4800 萬像素 Fusion 相機、4800萬廣角鏡頭,並且維持五倍光學變焦,這也是首度在iPhone 16 Pro上擁有 五倍而非三倍的光學變焦。麥克風部分也首度搭載四麥克風,在錄製影片與聲音時,可以透過 AI 功能調整即時混音與預覽效果。
下面是台灣公布的售價,將在9/13開放預購、9/20開始發送:
iPhone 16/16Plus
128GB NT$29,990/ NT$32,900
256GB NT$33,400/NT$36,400
512GB NT$40,400/NT$43,400
iPhone 16 Pro/Pro Max
128GB NT$36,900/-
256GB NT$40,400/NT$44,900
512GB NT$47,400/NT$51,900
1TB NT$54,400/NT$58,900
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實測
同時蘋果也公布全新的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在iOS18裡面,你可以使用新的書寫助手、照片快速搜尋、簡訊通知摘要、Emoji 自動 AI 生成、拍照自動搜尋餐廳評價、搜尋寵物資訊等等功能,同時也強調這些功能都保留第三方開放性,除了Apple 原生的選項,你還可以探索其他包含Google、ChatGPT 等選擇。
影片也舉例了在路邊拍攝腳踏車後,使用Google API 就能在網路上搜尋同款並購買、拍攝複雜的大學教材筆記時,可以選擇ChatGPT 來幫你學習及理解概念等等。但必須要講的是,iPhone 16 首發並不能直接享用這些功能,英文版本的 Apple Intelligence 將在 2024 年 12月預定更新,而中文版以及其他語言則要等到 2025 年以後才有。
而到底Apple Intelligence好不好用?根據華盛頓郵報記者Geoffrey A. Fowler的測試,他認為Apple Intelligence當前完成度仍不高,而且常常出錯,使他認為有時候有些幫助,但更多時候是令人大笑的,因為他說 AI 很擅長編故事:
有一次他直接跟我說,川普支持賀錦麗副手華茲(Tim Walz)參選總統,還有一次,它編輯了我的自拍照,把我P成禿頭(為啥?)
Geoffrey A. Fowler 也表示,這可能不是蘋果的問題,而是所有AI語言模型技術上遇到的「幻覺」通病,他也強調這是以生成式AI為賣點會遇到的問題,除了語言模型的問題以外,他在Apple Intelligence 預覽版上還遇到一些可笑的錯誤,例如使用文字助手時,他卻摘要詐騙訊息等等。
不過他對於蘋果的努力也緩頰,相對於不同國家的文化,要為其客製化並且讓他成熟到全部人都能輕易使用,這需要非常長的時間,這勢必會拖延蘋果推出各項Apple Intelligence的時間。
📍相關報導📍
蘋果、輝達爭搶OpenAI融資機會,Sam Altman締造史上最強募資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