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六(28),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在發表的部落格文章中提到,以太坊需要構建一個統一的生態,而非割裂成彼此不相容的多個網路。對此,Vitalik 提出一套指標來衡量專案與以太坊價值觀的「一致性」。
(前情提要:「中年危機」的以太坊10年內權力3次洗牌,如今正嘗試告別 Vitalik 時代 )
(背景補充:以太坊基金會除了賣幣還在幹啥?11月泰國Moore峰會有端倪 )
在本輪牛市中,區塊鏈第一大公鏈以太坊的表現並不如市場預期,除了主網生態表現沒有新意之外,也有許多人指出 Layer2 網路正在分割以太坊的價值。
延伸閱讀:Multicoin 創辦人:三大理由 Solana 市值將超越以太坊
似乎是在回應市場質疑,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在 28 日發表的部落格文章中提到,以太坊需要構建一個統一的生態,而非割裂成彼此不相容的多個網路:
這個生態系統的優勢在於有眾多不同的個人和組織,包括客戶團隊、研究人員、第二層協議團隊、應用開發者、以及本地社區團體,他們各自朝著自己對以太坊的願景努力。然而,主要的挑戰在於確保這些項目能夠集體構建出一個統一的以太坊生態,而非變成 138 個彼此不兼容的小王國。
以太坊「一致性」標準
為了實現以太坊生態的統一,V 神提議制定一套指標來衡量專案與以太坊價值觀的「一致性」。對此,V 神列出以下衡量標準:
- 開源程度:開源的重要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程式碼可檢查以確保安全性;(二)降低專有技術鎖定的風險,並促進無需許可的第三方改進。不過 V 神也表示,並不是每個部分都要完全開源,只不過生態系統依賴的核心基礎設施必須進行開源,這是基於自由軟體基金會(FSF)的自由軟體定義和開源促進會(OSI)的開源定義。
- 開放標準:構建以太坊生態系統互操作技術,並遵循開放標準,包括現有的標準(ERC-20、ERC-721)以及正在開發中的標準(如帳戶抽象、跨 Layer2 傳輸、地址格式標準 )。
- 去中心化與安全性:最小化審查漏洞,並減少對集中化基礎設施的依賴。常用的指標包括「可退出測試」(如果你的團隊和服務器明天消失,你的應用程序是否仍然可用?)和「內部攻擊測試」(如果你的團隊試圖攻擊系統,會造成多大的破壞?)。
- 正和思維(Positive-sum): 項目的成功應該惠及整個以太坊社區,即使他們不直接屬於該項目的生態系統。具體例子包括使用 ETH 作為代幣(從而增加其網絡效應)、對開源技術的貢獻,以及承諾將部分代幣或收入捐贈給以太坊生態系統的公共產品。此外,項目是否具備持久價值、以及其技術是否能超越加密貨幣領域發揮效用,這些也是 V 神的考量因素之一。
不過 V 神也表示,每個項目的指標清單可能有所不同,指標也會隨著時間而改變,上述指標是現階段可以摸索出的基礎指標。
為「去 V 神化」做準備?
另一方面,社群長期認為 V 神在以太坊上的影響力無人能及,他的一言一行都到市場的放大檢視,而這也導致 V 神的決策會決定「以太坊」這條大船的走向。但本該提倡去中心化的以太坊,卻讓整個生態的發展與 V 神的決策緊密關聯,這無疑是一種非常中心化的現象。
延伸閱讀:Cardano創辦人開砲:以太坊太獨裁!發展方向過度仰賴V神決斷,ADA更民主
或許,V 神提出「以太坊一致性」的指標,是為了統一整個生態系統的發展方向。隨後,進行所謂的「Vitalik 可退出測試」,以檢驗當 V 神退出後,以太坊是否能夠真正實現去中心化並自主發展。這一測試或許正是為了確保以太坊的長期穩定性,並減少對單一個體的依賴,從而讓它成為一個更具去中心化屬性的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