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匿名人物「中本聰」發表白皮書 《比特幣:一個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 ,利用密碼學以及分散式帳本技術,讓比特幣可以不需要第三方中間機構就可以安全、不可篡改、同時可查核的完成交易。
整個系統運作,是由網路上所有願意參與「比特幣區塊鏈」的人共同維護,因此比特幣也被稱為「 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 。
比特幣區塊鏈下的加密貨幣,也被稱為「比特幣」。它是獨立存在於網路上的電子現金。是最早出現也是目前市值第一的密碼貨幣。
比特幣最大的特色莫過於「去中心化」、「點對點」進行交易,我們習慣的中心化交易方式是將全力集中在某個單位,而去中心化交易則是將集中的權利分散給每個人。
比特幣其他的功能與優點還有……
目前我們已經知道比特幣跟其他密碼貨幣都是虛擬,沒有實體貨幣。於是名為「錢包」的應用程式是我們日常使用比特幣系統的媒介。不過比特幣錢包不是真的裝載比特幣,比特幣實質是記錄在區塊鏈的。錢包其實是裝載私鑰的容器,擁有私鑰就擁有資產控制權限,私鑰其實是一長串的字元,直接備份很麻煩,使用者可以用更簡單的方式保護自己的比特幣資產 。
中本聰在他的白皮書裡把產生比特幣消耗電力和時間的過程, 比喻成在金礦消耗資源將產生黃金,注入到世界經濟中。 因此這個產生比特幣的過程就被稱為「挖礦」。
比特幣本身是採用「區塊鏈技術」,簡單來說就它像是紀錄交易的帳本。 帳本的一頁就是一個區塊(block),每頁接在一起,形成區塊鏈(blockchain)。
新的交易持續產生,所以得不斷更新帳本,平均每十分鐘比特幣區塊鏈就會生成一個新的區塊,這個區塊記錄了過去一段時間內未被驗證消化的交易。沒有中央伺服器來記帳的情況下,誰來記帳呢?正是前面有提到的礦工,而挖礦就是這記帳的工作。
所有連接到區塊鏈網路的節點都可以成為礦工,中本聰則想出了「工作量證明」做為選擇誰來記帳的機制,成功記到帳的礦工,就會有「新生成」的定額比特幣作為獎勵。
工作量證明機制的過程就像是一輪又一輪的電腦數學競賽,比特幣的礦工節點會先把過去全網未打包的新交易集中打包 ,礦工們再利用電腦算力去「解一個難度爆棚的數學題」 ,誰先算出符合條件的解答, 就有資格把創建的新區塊添加到區塊鏈上,並廣播給其他節點確認並進行帳本更新,該礦工同時也獲得這一輪的礦工獎勵 。
推薦閱讀
《義大利|比特幣線上支付普及超越 VISA , 萬事通卡,每月 21 萬筆交易用於線上購物》
《「比特幣救了我們一家人」 一位委內瑞拉國民的真實自白》
比特幣的理念,就是“Be your own bank ” 也就是說,你要自行保管自己的錢!保管比特幣時,其實是在保管「私鑰」 ,弄丟了私鑰就等於失去擁有這筆比特幣的權限,因此我們需要存放私鑰的地方那就是錢包(Wallet),市面上的錢包主要分成兩類: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Made with ShibaNin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