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測試」是一種較新的思維工具,用於檢查項目和網路中心化的依賴程度,可以成為評估去中心化項目的關鍵測試,也可以完善並升級成為一種風險評級工具。
(前情提要: V神買入3萬枚$ANON幣價暴漲140%,他看好的匿名發文是什麼?)
(背景補充: CZ、V神齊喊單!生物科學迷因幣拉漲千倍,熱錢湧向 DeSci 去中心化科學賽道)
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Buterin 在部落格文章 Making Ethereum alignment legible《合法化以太坊的對齊》一文中曾經闡述過這樣的思考建議:關於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問題,要確保儘量減少對中心化基礎設施的依賴、儘量減少審查漏洞。
為此,我們可以測試評估的方法有:「離開測試(Walk Away Test)」和「內部攻擊測試」。
其中,「內部攻擊測試」是指自主對系統發起攻擊,觀察會製造出多大的危害,以此發現漏洞;而「離開測試」是一種較新的思維工具,用於檢查專案和網路中心化的依賴程度,可以成為評估去中心化專案的關鍵測試,也可以完善並升級成為一種風險評級工具。
Making Ethereum alignment legible,原文請查閱:
https://vitalik.eth.limo/general/2024/09/28/alignment.html
什麼是「離開測試」?
如果你的團隊和伺服器明天就消失了,你的應用程式還能用嗎?
這就是「離開測試」的核心測試思想 —— 這是一個可以用來評估 Web3 專案、平臺或協議是否具備真正的獨立運作能力和可持續性發展價值的思維工具。
「離開測試」與區塊鏈去中心化和自治性的技術哲學理念緊密相關,這個測試可以衍生的思考方向包括:
專案開發方面:
- 如果開發團隊解散,專案是否依舊能夠獨立運轉?
- 是否有一個活躍的社群可以在團隊離開後接管專案?
- 專案的程式碼是否是開源的,並且能吸引開發者繼續改進?
- 是否有去中心化的驗證節點保護網路,或者足夠的社群支援來維護髮展?
經濟模型方面:
- 專案是否擁有可持續運作的經濟模型?
- 專案是否具備可持續應用的應用場景?
- 專案上的資產增值是否實質上依賴於投機操控或中心化控制?
社群治理方面:
- 專案各方參與者是否有途徑公平參與決策?
- 專案是否能夠在不明確核心管理者的情況下啟動決策機制並解決問題?
- 專案是否必須要依賴於少數核心成員才能治理,還是具備分佈更廣泛的群策群治基礎?
「離開測試」為什麼重要?
如果一個專案過於依賴創始團隊或某些關鍵人員才能運作;如果一個網路必須要依賴一個固定的伺服器才能處理資料,那麼它本質上仍是中心化的,該專案或網路的長期生存能力、價值,甚至抗審查和抗風險的能力都可能會遭受質疑。
「離開測試」的重要性,在於通過這個思維工具能夠挖掘出專案或網路對中心化基礎設施依賴的實際情況,讓專案或網路能夠有效進行改進,它依託的技術哲學思想便是堅定的「去中心化」。
2017 年,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在一篇早期論述去中心化理念的部落格文章中曾經這樣寫道:
「去中心化」是在加密經濟學領域最常見的詞彙之一,也經常作為直接依據被用來衡量一個網路是否是區塊鏈網路。然而,對於這個詞的實際含義也往往引發了許多混淆和困惑。
Vitalik Buterin 指出:當人們在討論某個去中心化問題時,他們實際上在討論的是這樣三個獨立面:
架構上是中心化,還是去中心化的?
比如,這個系統是由多少個電腦組成?這個系統可以容忍多少臺電腦在任意一個時間崩潰後還能繼續執行?
政治上是中心化的,還是去中心化的?
比如,有多少個體和組織能夠最終控制組成這個系統的電腦?
邏輯上是中心化的,還是去中心化的?
比如,系統的介面和資料庫結構是一個單一的整體呢?還是非結構群體?如果把系統的使用方和提供方一分為二,他們還能作為完全獨立的單元進行執行嗎?
而強調「去中心化」的作用和意義是什麼,Vitalik Buterin 在 2018 年的博文中也為此進行過清晰的解釋:
- 具備容錯力:去中心化系統遭遇意外失效的概率較低,因為去中心化系統依賴於很多獨立的元件,理論上,獨立的元件同時時效的概率相對較低。
- 具備抗攻擊力:去中心化系統使得被攻擊破壞和操控的成本更高,因為去中心化系統缺少敏感的中心點。對有明確中心點系統發起攻擊的成本和難度顯著低於去中心化系統。
- 防範勾結串通:如果去中心化系統中的參與者要犧牲其他參與者的利益,密謀為自己獲利,他們要比中心化系統中的參與者付出更高的代價。
核心價值:評估去中心化專案的關鍵測試
如果從「離開測試」的邏輯來看, Bitcoin 可以被認為是通過了這個測試:大眾並不知道中本聰在哪裡,但是 Bitcoin 能夠依託去中心化網路和全球開發者繼續發展。
而在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於 2022 年曾經在論壇提及:目前幾乎所有的 Rollup 都不算成熟,大多採用了被稱為 Training Wheels 的輔助手段來保障運作。但是,Training Wheels 的輔助手段從另一方面反應了 Rollup 專案對「人工干預」的依賴,不依賴 Training Wheels 的 Layer2 網路風險越低;越依賴 Training Wheels 的 Layer2 網路風險越高。
為此,Vitalik Buterin 等人根據 Rollup 專案對 Training Wheels 的依賴程度進行了分級:Stage 0(完全依賴)、Stage 1(部分依賴)、Stage 2(完全拋棄)。隨後, L2beat 網站通過社群徵集意見的方式對這套分類方案進行了修正,並在 2024 年 6 月升級為「Layer2 風險評級指標」,為不同 Layer2 專案進行風險評級。
對此,Vitalik Buterin 指出:他的理想目標就是能看到更多像 L2beat 這樣的實體出現,以能夠追蹤各個專案在滿足既定標準,或滿足社群提出的其他標準方面的現實情況。專案之間的競爭將不再是「是否擁有正確的朋友」,而是根據清晰易懂的標準儘可能地「保持一致」。
從更大範圍看,「離開測試」其實也能完善並升級成為一種風險評級工具,用以衡量 Web3 錢包,或者遊戲、DeFi 等各類去中心化用例的去中心化實質和發展可持續性的實際情況。
正如一個常見的政治哲學理論:要解決「誰監督誰」的問題,最好的辦法是權力分立,而不是權力集中。專案「結盟」導向的是權力集中,而權力分立的實現要靠制度和文化 —— 在區塊鏈世界,這個制度和文化代表的就是「共識的標準」。
📍相關報導📍
V神霸氣:給我放尊重點!以太坊基金會賣ETH不是割韭菜,是確保營運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