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9 月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奏效,重挫開發商信心,2024 年全台住宅類開工宅數僅 12 萬 7,883 宅,創下近 5 年新低紀錄,不過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日前透露,他發現最近一年多,台北市靠自己買房的年輕購屋族變多,主要從事幣圈等 6 種職業。
(前情提要:比特幣.房市黃金交叉》炒房大戶帥過頭示警:房價會連跌好幾年,每年砍4%..)
(背景補充:台灣央行利率連3凍「楊金龍未喊第八波打房」,但第 7.5 波打房已悄悄突襲)
台灣房市在去年 9 月的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後,買氣明顯下滑,根據住商機構統計內政部資料,2024 年全台住宅類開工宅數僅 12 萬 7,883 宅,創下近 5 年以來最低,亦是連二年衰退。
六大都會區數據如下:
- 台北市開工宅數達 1 萬 1,164 宅,年增 17%
- 新北市開工宅數僅 8,528 宅,年減 62%
- 桃園市開工宅數達 2 萬 6,466 宅,年增 48%
- 台中市開工宅數達 3 萬 3,185 宅,年增 16%
- 台南市開工宅數 8,367 宅,年減 37%
- 高雄市開工宅數 2 萬 437 宅,年增 36%。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觀察去年開工數據,曾在 2024 年 7 月開工量達 1 萬 7,331 宅,創下歷史單月最高紀錄,主因為當時央行限貸、銀行限縮土建融情況逐漸嚴峻,加上政府當時尚未出重手打房,未來景氣仍看好,建商不管是迫於資金壓力,或看好房市熱潮,皆加緊開工腳步。
不過去年 9 月後央行推出第七波信用管制,重挫開發商信心,此後月份房市表現冷淡,致使 2024 年開工量較顯平靜。
台積電工程師 5 年買 3 間房認賠殺出
與此同時,最近一名自稱在台積電工作近 20 年的員工於 PTT「home-sale」板上分享經驗,指早年有許多同事透過房地產投資獲利,特別是在 2000 年至 2010 年間,當時雙北以外總價 200 至 300 萬元就能買到 3 房中古屋。
不過這樣瘋狂掃房的情況並未持續太久,從馬政府到蔡政府一連串的稅改政策,令房價愈改愈高,新進場的投資者已無法享有過去的獲利空間。
而政府推出新青年政策後引爆買房潮,許多台積電員工紛紛進場購屋,不只是老鳥,連新人剛進來就買房,頭期款不夠就先跟爸媽拿,深怕自己會錯過這波致富列車,只是在近來這波「金龍海嘯」下,他身邊也開始有人因政府強力打炒房,而被打到認賠殺出的案例。
原 PO 舉出身邊兩個案例,案例一是一名在台積電工作 5 年的學弟,短時間內購入三間房產,第一間掛在自己名下,第二間掛在妻子名下,今年原打算再購入第三間,原以為「第三間至少能貸到七成」,結果信用管制後,銀行只願意借四成,他被迫只能解約賠錢。
案例二是與原 PO 差不多資歷的同事,他指對方為資深投資客,新青安一推出立刻找還在念大學的小孩作為人頭,後來因為金管會要求銀行查核,發現後直接拒貸,最終違約賠錢了事。
少年幣神買房比例大增?
儘管房市低迷、台北市房價高昂,內政部實價登錄顯示,台北市新建案平均成交價已逾每坪 120 萬元,但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日前發文透露,他發現台北市靠自己買房的年輕人變多了,部分建案甚至占 20-40%,而這些人通常都是從事 6 大職業:
前陣子有三位朋友陸續說,最近一年多來,台北市靠自己買房的年輕人比例有變多喔,這類買方在他們的案子所占比例大約有 20%~ 40%不等。我驚到從椅子上掉下來,怎麼會呢?這些年輕人從哪裡冒出來的錢,從事什麼職業?
朋友們說,這類年輕買方大多不到四十歲,從事職業有少年股神、虛擬幣圈、自行創業、科技業、做網購、自媒體人士……等等。職業種類很雜,但共通點是傳產業的很少。
何世昌感嘆,時代在變,致富的管道也在變。雖然新聞上常看到報導年輕世代「躺平」、「精緻窮」等現象,但卻有不少年輕人力拚向上,只是他們並不走上一輩走過的尋常路而已。
有匿名消息向動區表示,去年有 2 至 3 位在幣圈頗具影響力的 KOL,均選擇在台北投資房地產。
比特幣、房市黃金交叉?
值得留意的是,相較於當前台灣低迷的房市,加密貨幣市場正呈現兩樣情,自去年 11 月川普勝選以來,比特幣迅速從 6.8 萬美元飆漲至最高逼近 11 萬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川普就任後力推加密貨幣友善政策,再加上可望將比特幣納入國家儲備,令市場備受期待。
此前有專家向動區分析,台灣房市接下來可能每年跌 5%,連跌三年,但比特幣有望在川普執政期間再創新高,房市、比特幣將迎來黃金交叉,擁有房地產的人或許可以適度抵押,買比特幣來分散下跌風險。
動區提醒:加密貨幣市場波動劇烈,本文內容不構成任何具體投資建議,請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策前務必謹慎。
📍相關報導📍
打房見效》七都預售屋解約數月破百起,專家:屋主想快脫手 先自砍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