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表示,AI 成本正以每年 10 倍的速度驟降。他以 GPT-4 和 GPT-4o 為例,指出約一年成本已下降 150 倍。
(前情提要:ChatGPT驚爆超2000萬用戶「帳密外洩」於暗網兜售,OpenAI:正在調查中)
(背景補充:OpenAI免費開放「ChatGPT搜尋功能」不用註冊帳號也能用,Google要慌了?)
中國新創公司 DeepSeek 推出的推理模型 R1,在效能上與 OpenAI 的 o1 模型相當,但成本卻大幅降低。每百萬輸入 Token 的成本僅約 0.14 至 0.55 美元,遠低於 o1 模型的 7 至 15 美元。這一差距引發市場關注:隨著技術成熟,AI 使用成本是否會持續走低?
AI 的使用成本大約每年降低 10 倍
就在今日,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發表文章,分享他對 AI 經濟學的三項觀察,其中一項便聚焦於 AI 成本的驟降趨勢。
Altman 指出,使用任何特定水平的 AI 成本大約每年下降 10 倍,而更低的價格會帶來更多的使用量。他以 GPT-4 和 GPT-4o 為例,從 2023 年初到 2024 年中,每個 Token 的價格下降了約 150 倍,足以證明這一趨勢的真實性。
他進一步強調,相比摩爾定律每 18 個月性能翻倍的速度,AI 成本的下降速度快得令人難以置信。
隨著 AI 成本持續下降,Altman 預期:
- 許多商品的價格最終將大幅下滑, 因為目前許多成本來自智慧與能源的限制。
- 相反地,奢侈品及本質稀缺的資源(如土地)的價格,可能會出現更劇烈的上漲。
AI 產業的「奧特曼定律」?
回顧半導體產業的歷史,摩爾定律成功預測了晶片性能每 18 個月翻倍的發展軌跡,成為推動產業進步的黃金準則。許多科技巨擘也紛紛效仿,提出屬於自己領域的成長預測。
如今,Sam Altman 提出的「AI 成本每年下降 10 倍」論點,是否有潛力成為 AI 產業的「奧特曼定律」?
如果這一觀察持續成真,它將成為 AI 產業模型成本演進的黃金定律,並為未來的技術發展樹立新的標竿。
其他兩個觀察
此外,Sam Altman 提出的其他兩個觀察分別是:
1) AI 模型的智慧程度大致等於訓練和運行它的資源的對數
這些資源主要包括訓練算力、數據和推理算力。Altman 觀察到,只要投入足夠的資金,就能獲得持續且可預期的性能提升,而這種現象符合跨越多個數量級的擴展定律。
2) 線性增加的 AI 智慧,其社會經濟價值是超指數的
這意味著 Altman 觀察到,即便 AI 智慧只呈現線性增長,其帶來的社會經濟價值卻會呈現超指數式爆發。他進一步表示,由此可得出一個結論,即短期內我們沒有理由相信這種指數級別的投資熱潮會停止。
Altman 表示,如果這三個觀察繼續成立,AI 對社會的影響將是巨大的。經濟層面上,或許會像電晶體一樣,成為一項能大規模應用並深度融入各行各業的重大科學突破。他表示:
就像我們平時不會特別關注電晶體或相關公司,但它的價值卻無處不在,滲透進生活中的每個角落。同樣地,未來我們或許不再特別談論 AI 本身,但會理所當然地期待電腦、電視、汽車、玩具等產品具備令人驚豔的智慧功能。
極端降低成本有助於 AI 民主化
另一方面,隨著 AI 技術不斷進步,Altman 認為,勞資雙方權力失衡的風險可能來得比預期更快,因此需要「提前干預」,而不是等到問題惡化後才試圖解決。
Altman 提出了聽起來有些「奇怪」的想法,例如:為地球上的每個人提供一定的「運算資源預算」(compute budget),讓每個人都能公平使用大量 AI 資源。
同時他指出,不斷壓低 AI 成本本身可能就能達到類似的效果。如果成本接近於零,那麼 AI 資源就能像空氣或自來水一樣普及,無需額外的政策干預,人人都能受益。
最後,Altman 闡述了自己的目標:
到了 2035 年,任何人都應該能夠運用相當於 2025 年全人類智慧的能力,每個人都應該能夠使用無限的天才,並按照自己的想像去引導它。
現在有大量的人才因缺乏資源而無法充分展現自身潛力,如果我們能改變這種情況,全球所產生的創造力成果將為我們所有人帶來巨大的益處。
📍相關報導📍
OpenAI 縮了!Altman:暫無計畫控告 DeepSeek,專心打造更優質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