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迷因幣曾因其「公平發行」的特點吸引大量散戶投資者,但隨著 Libra 事件的發酵,市場對迷因幣的熱情逐漸減退,未來的焦點可能將轉向更具實際應用價值的加密項目。
(前情提要:Bybit 駭客用 Pump.fun「發迷因幣洗錢」遭官方盯上,仍持有超 46 萬枚 ETH 贓款)
(背景補充:CZ玩迷因幣!買入TST激勵幣價暴漲75%,抱怨DEX體驗太糟提3點改進)
近期加密貨幣領域的討論持續升溫,尤其是「Memecoins」與其他社交代幣,已成為近期熱議的焦點。這個話題再次被激起,源自於阿根廷總統 Javier Milei 所推動的 $Libra 代幣崩盤事件,造成超過 1 億美元的損失,並引發對迷因幣未來的質疑。儘管 Libra 事件的影響仍在持續發酵,Memecoins 是否將成為過去式尚未可知,但毫無疑問,市場對這類缺乏實際應用價值的代幣的熱情已逐漸消退,未來的投資焦點很可能會轉向更多具有實際應用的加密項目。
延伸閱讀:如果 Libra 和 Melania 沒出現,加密世界真的會更好嗎?
Memecoins 與集體無意識
加密貨幣分析平台 CryptoQuant 的 CEO 及分析師 Ki Young Ju 於昨(23)日發表了引人注目的言論,他將 Memecoins 視為「集體無意識的原型」,這一概念源自 20 世紀心理學家榮格(Carl Jung)的理論。
榮格認為集體無意識是人類共通的記憶和符號,
代代相傳,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基礎。
Ki Young Ju 進一步指出,動物和名人迷因幣反映了集體無意識的深層結構,而其他的 altcoins 則屬於集體意識的表現。他提到:
動物迷因幣象徵著巫術與動物崇拜,而名人迷因幣則代表著崇尚人類的更高宗教思想。人類的演化始終與共同信仰息息相關——崇拜、組群與合作。
他強調,若能創造出人們信仰的事物,就能在加密領域中蓬勃發展,這對創業者尤為重要。
$Libra 崩盤與 Memecoins 的未來,投資者關注轉向實用性項目
Libra 代幣的崩盤不僅對投資者造成重大損失,還讓阿根廷總統 Milei 面臨彈劾風險,甚至導致 Meteora 的共同創辦人 Ben Chow 辭職。這一事件引發了廣泛的反思,許多人認為,這可能是 Memecoins 時代的終結,並呼籲對該領域進行更為理性與合理的監管。
這場風波爆發後,許多觀點認為 Libra 事件是迷因幣泡沫破裂的縮影,並反映出市場對「公平發行」的信任不足。
隨著 Libra 崩盤,風險投資家 Nic Carter 認為,這一事件標誌著迷因幣對散戶投資者的吸引力已經走到盡頭。他指出:
迷因幣的核心價值主張在於其「公平發行」的市場模式,這讓散戶投資者能夠避免與風投公司共同參與低流通、但高稀釋價值的 altcoin。
Carter 進一步指出,未來投資者將更多關注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項目,他認為:
迷因幣的熱潮已經結束,未來可能還會有新的發行,但這種模式的吸引力已經消退。
無盡的迷因幣發行:競爭過於激烈
根據 GeckoTerminal 的數據顯示,2025 年 1 月,超過 60 萬種新代幣問世,其中大多數為迷因幣。這樣的發行規模引發市場擔憂,大家開始質疑過多的加密貨幣競爭會帶來的稀釋效應,尤其是投資者的注意力與資金有限,這樣的競爭是否會對市場造成進一步的壓力。
📍相關報導📍
Bybit 駭客用 Pump.fun「發迷因幣洗錢」遭官方盯上,仍持有超 46 萬枚 ETH 贓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