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正測試最新AI晶片昇騰910D,挑戰輝達在高端市場地位,同時應對美國制裁,推動中國半導體自主
(前情提要:川普背刺黃仁勳!Nvidia H20「先講好沒用」遭美國禁虧55億鎂,亮牌談判下場如何啟示台積電? )
(背景補充:美國海關扣比特幣礦機「誤認華為射頻」喊台積電觸禁令,現已全面放行將利好礦企 )
全球半導體競爭日益激烈的時刻,中國科技巨頭華為正積極推進其最新 AI 處理器——昇騰910D ,這款晶片被視為華為挑戰美國晶片龍頭英偉達(Nvidia)高端產品的關鍵一步。據《華爾街日報》等媒體報導,華為已與多家中國科技公司合作,測試昇騰910D的可行性,並預計最快在2025年5月底發送樣品給合作廠商,為其性能鋪路,據稱關鍵AI算力的部分,可以Nvidia 三年前所推出的 H100 媲美。
華為目標:屌打 H100
華為將 昇騰910D 設計對標在英偉達於 2022年推出的 H100晶片,除了總體算力指標追求齊平以外,還目標設為在部分實現反超,而舊型號華為昇騰系列晶片(如910B和910C)在中國本土市場需求強勁,預計2025年內出貨量有望超過80萬片,客戶涵蓋中國三大國有電信運營商及如字節跳動(ByteDance)等大型AI開發商。
儘管中國AI產業面臨外部貿易壓力,但華為昇騰生態正在美中博弈下正逐步建立優勢,但華為也坦承,與英偉達相比,其晶片製造能力仍受限於工藝水平,主要依賴國內代工夥伴中芯國際(SMIC)的7奈米製程,這與英偉達能使用台積電更先進製程的情況存在差距,導致華為晶片在原始計算能力和功耗效率方面仍面臨挑戰。
中國半導體如何突圍
自2019年被列入美國貿易黑名單以來,華為在獲取先進半導體技術方面持續受阻,美國不斷升級的出口限制,包括對英偉達H20等高端AI晶片對華銷售限制,嚴重影響了中國企業獲得頂尖算力的途徑,這也迫使中國加速半導體自主研發進程,形成一種「反推進力」。
華為也調整策略,不再單純追求單晶片極致性能,轉而強調通過構建更高效的整體計算系統來提升總體算力。例如,華為推出的CloudMatrix 384系統,能整合大量昇騰晶片協同運算,旨在彌補單晶片性能的差距。儘管系統整合帶來新的工程和優化挑戰,但這是華為在限制下尋求突破的重要方向。
展望:全球科技格局的未來
華為昇騰910D的目標與進展,事實上更像美中兩國在地緣政治和科技領域深度角力的縮影,美國制裁正在加速中國半導體產業鏈的本土化和自主化,重塑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格局。
雖然制裁短期內限制中國的技術發展速度,但也可能促使中國建立起獨立自主的技術體系,並可能讓美國企業失去龐大的中國市場。這場半導體競賽的結果,將對未來全球AI發展、技術創新路徑以及國際力量對比產生深遠影響。華為昇騰910D能否成功大規模應用,不僅牽動華為自身命運,更可能成為觀察中國能否在關鍵科技領域實現自主可控,並在全球科技版圖中佔據一席之地的關鍵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