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 2017 的 ICO、2018 的 DApp 後,國際知名區塊鏈公司 ConsenSys 為 2019 年下了幾乎沒有什麼爭議的註解「屬於 DeFi 的一年」,並且直言 2020 年亦將如是。
本文為 2020 台灣區塊鏈產業特輯系列第一篇,完整「區塊鏈產業年度圖鑑(報告)」將於 2020 年 2 月 1 日正式釋出,歡迎留下 email 第一時間掌握「台灣區塊鏈產業年鑑」資訊
點擊圖片(回顧 2019 台灣區塊鏈年鑑獨家內容)
DeFi 究竟 (Decentralized Finance,去中心化金融)是如何在今年深深撼動了區塊鏈產業版圖,成為區塊鏈產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Buzzword(行話)」呢?
我們將透過下列五個主題來帶大家回顧與展望 DeFi 世界:
- 【 1 】消退的 IEO 熱潮與展露頭角的 DeFi
- 【 2 】穩定幣(Stable)的風行
- 【 3 】受挑戰的 MakerDAO 霸權:百家爭鳴的 DeFi 世界
- 【 4 】使用者體驗:一站式服務與資產追蹤平台
- 【 5 】日正當中的 DeFi 熱
先讓我們來回顧 2019 年發生了哪些事:
【1】消退的 IEO 熱潮與展露頭角的 DeFi
2019 年初 IEO 熱潮的消退
如果大家還有印象,應該還記得在 2019 年年初之際沸沸揚揚的「IEO(Initial Exchange Offering)」熱潮,有別於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直接將以太幣投給項目方本身,透過 IEO 募資的項目方以交易所作為募資平台,項目方將發行的代幣放到交易所上來進行公開販售。投資者購買代幣後將能在交易所上進行流通與轉售。
在 2019 年 1 月打響 IEO 第一砲的是 BitTorrent(BTT)和 Fetch.AI(FET)兩個在幣安上迅速完成 IEO 募資的項目,隨後許多項目跟風在各大交易所上發起了 IEO 募資。不過 IEO 的本質仍是 ICO 項目募資,當大家漸漸發現 IEO 不過就是換個新名詞與新玩法的割韭菜,在交易所做波段的賺法沒什麼搞頭時,便漸漸涼了。
穩定複利的追求
隨著 IEO 風潮退去,投資者開始尋找下個風口,穩定的複利此時再次被重視。傳統在交易所放貸雖然有 7–20% 不等的年利率,但許多交易所都有被駭紀錄是不安定的風險。
就在此時,去中心化借貸平台 Compound 上的 DAI 放貸年利率來到了 17% 的高峰,許多人紛紛將目光放到了全新的名詞「DeFi」之上。
DeFi 的崛起。
「你有聽過 DeFi 嗎?」
幾乎在 2019 年年中時席捲了各大區塊鏈社群,DeFi 究竟是什麼?
Decentralized Finance 去中心化金融,亦即把金融相關業務給去中心化,搬到區塊鏈上來運作,透過以太坊智慧合約程式邏輯來取代傳統中心化的銀行機構。投資者不再需要去信任「銀行」、「交易所」等中心化的機構,而是能透過直接檢視開源的智慧合約程式原始碼來信任程式碼本身。只要程式碼沒有漏洞,就能夠確實按照寫下的合約邏輯來執行運作。
於是乎,約莫在 2019 年第三季,「DeFi」的放貸高年利率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的目光,許多的熱錢開始湧入。連帶地,各式各樣的 DeFi 產品相繼推出,至 2019 年 10 月,有價值近 7 億美元的加密貨幣資產投入去中心化金融相關應用中。
【2】穩定幣的風行
DeFi 將各式各樣的金融產品與服務在區塊鏈上實現,投資者可以用多樣化的投資策略來賺取投資報酬。對於較為保守的低風險承受度投資者來說,自然不會希望投資存在幣價波動的不確定風險。
(假設我有一個很好的投資策略能夠一年獲利 50%,但因為我的標的物是以太幣,可能一年後幣價下跌反而把我的獲利給侵蝕光了。)
因此,穩定幣在 DeFi 的世界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大家開始交易、持有 USDT 以外的各樣穩定幣,有別於 Tether 公司發行、擔保的 USDT 及 Coinbase 發行的 USDC,在 DeFi 世界最受矚目的莫過於:透過智慧合約去中心化發行的穩定幣 DAI(以舊版 DAI,現名 SAI 做論述,下同)。
主宰 DeFi 世界的去中心化美元穩定幣 DAI
DAI 的發行機制是透過抵押以太幣來按時價以特定演算法鑄造出相應數量的 DAI,隨著去中心化金融的風行,比起由中心化機構來擔保發行的穩定幣,人們更願意相信、持有透過智慧合約程式碼來發行的穩定幣 DAI。為了更符合去中心化的本質,許多 DeFi 產品皆以 DAI 為主要標的物來開展業務。
因此在 2019 年,DAI 的發行量大幅攀升,到了 11 月甚至眼看要突破原先訂定的發行量上限:1 億(美元),使得 MakerDAO 平台治理代幣 MCD Token 的持有者趕緊投票表決提高上限。
歲末大事:MCD(Multi-Collateral DAI)升級
在 2019 年 11 月,MakerDAO 開始進行 DAI 的升級計畫,將把原先錨定以太幣為抵押品的 Single-Collateral DAI(現名 SAI)升級為支援多種抵押品的 Multi-Collateral DAI(DAI)。
截至 2019 年底,新的 DAI 支援了 ETH 與 BAT 兩種加密貨幣作為合成 DAI 的抵押品,並在未來有持續新增更多種類抵押品的計畫。
【3】受挑戰的 MakerDAO 霸權:百家爭鳴的 DeFi 世界
各大平台的興起
儘管 MakerDAO 與 DAI 幾乎是整個 DeFi 世界的心臟,在 2019 年的發行量也持續增長,不過 MakerDAO 中的抵押品價值佔整個 DeFi 世界抵押品的比例卻從 2019 年初的 90% 在年底時跌落至約 50%。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根源於 借貸平台 Compound 與 合成資產平台 Synthetix 的崛起。
廣為人知的去中心化當鋪 Compound 中的抵押品價值從 2019 年初的 13.4 M 美元一度增長至近 130 M 美元。
Synthetix 更是從三月初的 1.6 M 美元成長到近 180 M 美元,至今穩居 DeFi 世界抵押品總值第二的寶座(僅次於 MakerDAO)。
除此之外,亦有許多後起之秀如: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dYdX、放貸與保證金交易平台 Fulcrum、借貸平台 Nuo Network 等也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長趨勢,讓 DeFi 世界逐漸進入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投資者也因此受益有了更多樣的選擇,能夠自由分配資產至各樣的平台與標的。
USDC 的角力
除了各大平台的崛起外,DAI 也面臨了另一項同質性更高的競爭對手:USDC。
USD Coin(USDC) 是由知名交易所 Coinbase 由法幣作抵押擔保發行的美元穩定幣。在 DAI 突破一億美元的發行量上限之際,USDC 的發行量一度突破了五億美元大關。
除了發行量的比較外,USDC 在幣價的匯率更是展現比 DAI 更高的價格穩定性,穩定性對於穩定幣的持有者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屬性。
大量的供給及穩定的匯率隨著 USDC 被各大 DeFi 平台上架與接受,無疑對 DAI 產生了更大的威脅。上述種種因素也造就了 MakerDAO 在 DeFi 世界的霸權地位有逐漸下滑的趨勢,漸漸進入百家爭鳴的 DeFi 戰國時代。
延伸閱讀:Binance|幣安研究院年度報告:DeFi 的現狀及展望(附完整報告)
【4】使用者體驗:一站式服務與資產追蹤平台
DeFi 門檻與解決方案
僅管 DeFi 有許多前所未見的益處和利多,然而必須要重視的問題是:對於非區塊鏈產業人士來說,理解、操作 DeFi 仍然存在相當高的技術門檻。於是乎區塊鏈使用者體驗的問題再次被放大檢視,國際上有些公司如:
Zerion、InstaDApp 提出了「一站式服務」,讓使用者在一個平台就可以操作各種 DeFi 服務,如此來提升使用者體驗並降低操作與知識門檻。
在台灣,區塊鏈技術解決方案開發公司 Pelith 亦率先洞察到這個問題並推出了「EasyDAI 輕鬆貸」。
EasyDAI 輕鬆貸
原先使用者如果要把 DAI 存入 Compound 放貸賺取利息,必須先把法幣兌換為以太幣,至去中心化交易所跟智慧合約互動兌換成 DAI,再到 Compound 跟智慧合約互動完成放貸作業,是一個冗長且需要諸多先備知識的過程。EasyDAI 將以上的流程簡化到直接將以太幣投入即可,之所以能夠做到的原因正是 DeFi 具有「高可互通性」的特性。由於 DeFi 項目都運行在以太坊區塊鏈之上,因此可以透過智慧合約開放的接口(ABI,Application Binary Interface)相互串接整合。
Pelith 公司為了解決另一個區塊鏈門檻:錢包操作與保管,讓使用者可以儘快使用、體驗到去中心化金融的奧妙,因此開發了「體驗錢包」,讓使用者可以在痛苦漫長的區塊鏈知識學習之前即成功完成放貸並開始賺取利息。
在 EasyDAI 上支援 DAI、SAI、USDC 等穩定幣種在 Compound、Fulcrum、MakerDAO 等平台上放貸賺取利息,對於投資者來說在操作上將更為簡潔,任何人都能輕鬆上手開始體驗並享受去中心化金融。
資產追蹤平台
如同上述提到,DeFi 進入了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投資者可以在各式各樣的平台進行投資,不過一但投資的平台數量變多,要追蹤獲利狀況時如果需要一一訪問各平台難免費時費工,甚至可能會遺漏。因此便有了能夠協助投資者追蹤 DeFi 世界所有平台上資產獲利情形的「資產追蹤平台」問世,如:defiportforlio、Zerion,讓投資者可以更輕鬆便利地來管理自己的 DeFi 資產。
【5】日正當中的 DeFi 熱
由於 DeFi 在全世界的大放異彩與超高話題討論度,許多業者相繼推出了各式各樣的服務試圖搭上這股 DeFi 熱,尤其在 2019 年尾出現了強烈的競爭現象。
無抵押解決方案的橫空出世
儘管去中心化金融非常地便利且提供多樣化的投資方案,然而在 DeFi 世界中大部分的服務都需要抵押品才能夠進行各樣投資操作。如在 MakerDAO 中合成 DAI 的抵押資產必須維持在 150% 以上的抵押率;Compound 中則是借貸出的資產不得超過抵押品價值的 75%;Synthetix 更是要求維持 750% 以上的抵押率。
對於沒有太多本金的投資者來說,縱然想到了很好的投資策略也不得其道而行, 因此有些平台如 Aave、Sablier 發現了這個痛點,推出了不需要抵押品或是僅需要極少的抵押品便能開始進行投資的方案。
CeFi 與 代操代管公司
除了許多交易所推出的「CeFi,Centralized Finance」,即將加密貨幣資產放置在交易所中心化地產生利息外,加密貨幣代操公司 Bincentive 推出了模仿 DeFi 的「烈火、磐石」投資方案。此外也有同樣為了解決 DeFi 的推廣困難與操作門檻而推出替顧客操作並保管 DeFi 資產的財富管理公司 Steaker。
甚至連這樣的代操市場也出現了競爭,例如後起之秀啟富「投顧」,為了透過話題性吸睛更是推出了號稱「年利率 35%」的投資產品。
延伸閱讀:台灣新創 Bincentive 推出「比特幣本位」DeFi 借貸產品,目標客群鎖定比特幣信仰者
結論
綜觀整個 2019 年,鎖定在 DeFi 內的資產總價值從年初的 $ 274 M 美元成長至 $ 786 M 美元,並且持續在增長中;並且越來越多嶄新的平台和服務在 2019 年中被推出,各式各樣的金融在區塊鏈上被以智慧合約的邏輯來實現。
相信在 2020 年可期待更大幅度的增長及更多新平台與服務的出現,提供使用者更好的體驗與更多樣化的投資方式。
(本篇文章為 2020台灣區塊鏈產業系列 I《Defi 的發展現況 — 沛理科技 · 陳品》,期待第二集《加密資產安全 — 庫幣科技 · Michael Ou》的讀者,歡迎關注 動區動趨 BlockTempo)
點擊圖片,回顧《2019,台灣區塊鏈產業指南》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