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在之前的敘事中,大多以「數位黃金(Digital Gold, 數字黃金)」作為標籤,並由此產生了「避險資產」的預期。而在這次3.12黑天鵝事件並沒有展出任何避險資產的特性,這讓不少人心生失望。那麼,比特幣是不是避險資產?如果是,為什麼比特幣在「3.12 黑天鵝事件」中沒有展示出避險特性?如果不是,那它是什麼?本文由專欄作者藍狐筆記撰寫。
比特幣到底是不是避險資產?由於現在的比特幣和未來的比特幣肯定不一樣,現在就下定論,做完全定性是不合適的。
從短期看,不具有避險特性
這一點從這次黑天鵝事件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在全球資產市場普跌之下,並沒有走出獨立行情,反而下跌更猛。從三個方面看這個問題:
首先,不管背後的原因如何,當前的比特幣都還無法充分證明其已經擁有避險特性。在事實面前,任何辯解都會顯得蒼白無力。
其次,不僅是比特幣,黃金也下跌。在流動性枯竭的特殊情況下,有什麼資產算是避險資產?
流動性危機
這次爆跌的大背景是COVID-19的全球爆發、石油價格戰等多重事件,造成全球資產市場下跌,並此引發流動性危機。
2008金融危機時黃金也曾下跌。
而在此次3.12黑天鵝中,黃金也下跌了大約10%(當然,相對於比特幣下跌超40%要好很多),不過這說明一旦出現流動性危機,所謂的「避險資產」也無法成為避風港。
再次,如果我們把比特幣比作為「數位黃金」,此次大跌並不能就此認定它未來無法成為「數位黃金」。
延伸閱讀:OPEC 與俄羅斯談判破裂:油價史上第二大暴跌、美股道瓊觸發熔斷機制,比特幣遭波及
延伸閱讀:趣聞》保加利亞,會不會是第一個「比特幣持有量超過黃金儲備」的國家?
市值量體太小
比特幣下跌前市值大約在1600億美元,相對於黃金的8兆美元,股票市場的70多兆美元,房產市場的200多兆美元,衍生品市場的500多兆美元,這個體量幾乎是滄海一粟。
傳統資產市場的風吹草動,對於比特幣市場來說,可能就是滔天大浪。
與此同時,比特幣可以在全世界範圍內24小時不間斷地流動,這是其他任何資產都無法實現的。
比特幣每10分鐘左右生成一個區塊,大約6個區塊後可以確認交易完成,也就是大約1個小時內完成交易。這種便利的特性在特殊情況下也可能導致比特幣成為解決流動性的重要選擇。
由於比特幣當前的體量小,而流動性好,易受衝擊,這使得它在特殊情況下暫時無法成為“避險資產”,即便黃金在這種情況下,也未能倖免。
如果,比特幣未來有足夠高的市值,它是否有機會成為「數位黃金」?
從長期看,有可能
從更底層的邏輯來看待比特幣。比特幣本質上是一種貨幣實踐,它的貨幣政策決定了它走的是跟傳統法幣體系完全不同的兩條路。
由於信貸經濟體系的天然特性,長期看,法幣的通膨不可避免,它是貶值的。如下圖:
在面對法幣貶值的情況下,黃金由於其稀缺性,獲得人們的青睞,並將其看作為“避險資產”。但避險資產並不意味沒有波動。從黃金過去十年的價格看,最高點在1900多美元,最低點在1050美元,如今在1500多美元。
從長期的角度,跟法幣相比,黃金是避險資產。1971年之前,1盎司的黃金在美國可以兌換出35美元,而今天1盎司可以兌換出1500多美元,也就是在過去近50年來,美元貶值超40倍。如下圖:
而比特幣的價值用黃金盎司來衡量會是什麼效果,可參考下圖:
可以看出,即便跟黃金相比,在過去的十年間,比特幣資產的表現也是很突出的,跟法幣資產相比更是如此。
從這個角度,看是否成為「避險資產」,
也許需要一個更長的時間尺度,不是三天五天,而是三年五年。
數位黃金
那麼,比特幣會不會成為「數位黃金」,並進而成為避險資產?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
1. 比特幣在過去十多年的歷史證明了它的生命力。
比特幣的產生是通過PoW挖礦,它輸入的是算力,輸出的是代幣(Token)。
這個代幣是有算力支撐的,它並不是憑空發行和產生的,而這個基於算力的競爭,本質上是能源的輸出,這樣競爭也為它帶來安全性。
從這個角度,比特幣本質上是有其價值基礎的。比特幣價格從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到如今5,000多美元,最高點是近2萬美元,這期間多次經歷大起大落,但其總趨勢是向上的。
如果不是從三天五天看,而是三年五年看,相對於貶值的法幣,它算不算「避險資產」?
延伸閱讀:全球最大避險基金橋水|達里歐:經濟衰退要來了,投資人應選擇黃金「而非比特幣」
2. 比特幣具有編程的稀缺性。
比特幣的稀缺是不可篡改的,礦工的獎勵每四年減半,也就是說比特幣的通膨壓力每四年減少一半,當前1,800多萬枚,最終總數是2,100萬枚。而這跟傳統法幣市場的量化寬鬆形成鮮明對比。
隨著2020年的減半,比特幣新增量將降至1.7%的年化發行率。比特幣的S2F跟黃金接近。
專欄作者註:S2F衡量的是新供應佔總供應的比率
延伸閱讀:比特幣獎勵減半如何影響幣價?從「兩次歷史紀錄」和 S2F 估值模型帶你分析
全球黃金總庫存大約為19萬噸,每年新產生的黃金大約3,260噸,年化通膨率(Inflation Rate)大約1.7%。
也就是說,黃金需要58年時間內才能生產出當前庫存量的黃金。而在2020年減半之後,比特幣的S2F大約也是58左右。
從稀缺性的角度,比特幣基本上跟黃金可以相媲美。
延伸閱讀:貨幣並非集體幻想〈二〉黃金的「相對稀缺性」vs 絕對稀缺的 BTC
3. 比特幣還有其他跟黃金類似,甚至優於黃金的屬性。
比特幣帳本不可篡改,具有交易費用低、便攜性好、易分割性等特點。
比特幣節點可以獨立驗證任何比特幣,由博弈的礦工保護比特幣帳本的不可篡改。比特幣可在全球範圍流動,相對於笨重的黃金,比特幣交易費用低、容易攜帶、易於分割、有更好的流動性。
至於比特幣的其他闡述,可以參考作者之前的文章《觀點|談談海耶克和中本聰,比特幣也許找到了解決「經濟危機」的可能途徑》
結語
短期看,比特幣不是避險資產,它才誕生十多年,很年輕,體量很小,跟有千年曆史的黃金共識相比還有差距。
但從長期看,考慮到它固有的稀缺性、便攜性、不可篡改等特性,考慮到人類逐漸向數位世界遷移,「數位黃金」會不會由數位原生的比特幣來實現?
一切還未揭曉,但並非沒有可能。
一旦它成為「數位黃金」,未來就有機會成為「避險資產」。
?相關報導?
支付媒介?數位黃金?2020減半? 人們對比特幣最大的誤解
新手科普|白話解讀即將到來 Ethereum 2.0,以太坊區塊鏈的革命性升級
Ethereum 動態更新|基金會發布以太坊 2.0「最終規範」
讓動區 Telegram 新聞頻道再次強大!!立即加入獲得第一手區塊鏈、加密貨幣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