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中國央行(人民銀行, PBoC)早在 2014 年便設立數字貨幣研究所,研究發行法定數位貨幣的可行性 。那麼,數位人民幣有哪些應用場景呢?對商業銀行甚至對貨幣政策有哪些影響?
(背景知識:一文讀懂「人民幣 3.0」,中國「央行數位貨幣 DCEP」試點仍然是 4+1)
(前情提要:中國央行數位貨幣|四大銀正在深圳測試 DCEP 錢包;試點傳將擴展至「粵港澳大灣區」)
(事件背景:沒有中國!G7 聯手開展 CBDC 合作,全球央行數位貨幣競爭拉開大幕)
8月14日,中國商務部印發《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其中公佈了數位人民幣試點地區:在中國的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中西部具備條件的試點地區開展數位人民幣試點。
本文將詳細剖析數位人民幣(DCEP)的應用場景、對金融監管或是貨幣政策影響、再者其討論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延伸閱讀:中國央行急推「數位人民幣」是為抗衡支付寶跟微信?更注資 85 億成立「成方金融科技」
延伸閱讀:中國央行將攜手滴滴出行 (DiDi) 測試「數位人民幣」,首批落地應用倒計時?
一、數位貨幣的主要應用場景
1. 大額支付端
目前各國都在積極開展數位貨幣批發端大額支付系統,大多基於區塊鏈技術。
歐洲和日本中國央行實行 Stella 項目,分佈式帳本技術(DLT)在金融市場基礎設施中得以應用;加拿大的Jasper項目,試驗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大額支付系統;新加坡的Ubin項目,評估在分佈式帳本上以數位新元的代幣形式進行支付結算的效果;此外,香港的LionRock項目、泰國的Inthanon項目等均是試驗基於區塊鏈技術。
延伸閱讀:泰國央行:CBDC 已經投入企業交易測試;9 月與香港金管局試行跨境交易
延伸閱讀:中國高層:數位人民幣 DCEP 的「後端結算系統」搭建完成,正式進入測試階段
批發型中國央行數位貨幣目前已有幾個項目正在推進,原因之一是部分中國央行的大額支付系統已進入技術生命週期的衰退階段,所使用的計算機語言和數據庫設計已經需要淘汰。
基於區塊鏈的新型支付系統用於大額支付,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參照 Ubin 項目的數位存託憑證模式,無需借助類似網聯支付平台這樣的中間渠道,各家支付機構和商業銀行可以通過在金融專網中構建對等網路的方式,以統一的區塊鏈網路連接起來,開展支付清算。
考慮到目前區塊鏈技術的交易性能還在演進的過程中,清算業務宜在批發層面展開。
2. 現金數位化
商業銀行與中國央行間流通的準備金和貨幣市場的現金一直是流動性的關鍵,如今,數位貨幣重點在兌換,解決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自上而下來看,為保證數位貨幣發行和回籠且不改變中國央行貨幣發行總量,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和數位貨幣之間有等額兌換機制:在發行階段,中央銀行扣減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等額發行數位貨幣;在回籠階段,中央銀行等額增加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註銷數位貨幣。
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再向市場以類似的方式來發放和回收數位貨幣,同時銀行間和市場間也可以進行數位貨幣的兌換。
若從自下而上的角度,我們不難發現,數位貨幣不是被某一機構「發行」出來的,而是公眾在用手裡的現金「兌換」出來的。
因此,傳統上實物貨幣受制於印鈔造幣環節的問題得以解決,數位貨幣的印鈔造幣可以瞬間完成,使得交易環節對帳戶依賴程度大為降低,有利於人民幣的流通和國際化。
同時數位貨幣可以實現貨幣創造、記帳、流動等數據的實時採集,為貨幣的投放、貨幣政策的製定與實施提供有益的參考。
3. 不同種類數位貨幣的實際應用
目前市場上流動的數位貨幣有很多種,不同種類的數位貨幣在實際應用中具有不同作用。
延伸閱讀:CBDC|新冷戰時代序幕?美聯準會理事:正與麻省理工學院合作,開發「實驗性數位美元」
二、數位貨幣對貨幣政策的影響
數位貨幣對基礎貨幣的影響:改變貨幣結構,將導致基礎貨幣數量減少和存款準備金增加。
數位貨幣的發行,將會代替流通中的現金,導致基礎貨幣 M0 中的現金減少,如果數位貨幣完全替代現金流通,那麼流通中的現金將會消失,屆時基礎貨幣數量將會下降,居民將更多資金存儲商業銀行,那麼將會增加商業銀行法定存款準備金數量,也會計提更多超額存款準備金。
因此,數位貨幣將導致基礎貨幣數量減少和存款準備金增加。
數位貨幣對貨幣乘數的影響:數位貨幣對貨幣乘數的影響比基礎貨幣影響更大,將會顯著放大貨幣乘數。
由於數位貨幣降低現金漏損率,不同層次貨幣轉化更為便捷,使居民現金持有的意願進一步降低,將更多貨幣用於收益率較高的資產,持有現金和活期存款數量顯著下降,這樣根據廣義貨幣乘數的公式,短期將會放大貨幣乘數,隨著數位貨幣的普及,貨幣體系運行效率更高,廣義貨幣供給量將會顯著增加,對貨幣乘數有放大效應。
m=(1+k+t)/(k+r_d+r_e+t*r_t)
其中,m 為廣義貨幣乘數,k 為現金活期存款化,t 為定期存款活期存款比,r_d 為法定存款準備金率,r_e 為超額存款準備金率。
數位貨幣對貨幣流通速度的影響:不同層次資產轉化速度加快,加快貨幣流通速度。
根據電子貨幣目前對貨幣流通速度的影響,我們發現,數位貨幣的發行將會對流通中貨幣形成替代效應,會使流通中貨幣減少,由於數位貨幣更加便捷攜帶、支付交易成本低,貨幣流通速度將會顯著快於傳統現金,而且避免了現金漏損和沈澱,隨著數位貨幣普及,數位貨幣將會佔據貨幣使用種類主流,貨幣流通速度將會更快。
數位貨幣對常規利率政策的影響:數位貨幣將會提高中國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精準度。
目前中國央行主要操作對像是以商業銀行為主的銀行間金融機構,通過調整公開市場操作利率 OMO 或者MLF ,引導商業銀行 LPR 報價發生變化,因此數位貨幣的發行將會使得中國央行利率決策機制更加精準,通過降準等數量型貨幣政策工具將會進一步讓渡給價格型貨幣政策工具,公開市場操作利率調控將會常態化,在貨幣政策中的作用將會更加凸顯。
數位貨幣對非常規貨幣政策的影響:數位貨幣發行為負利率政策實施創造了條件,也使量化寬鬆政策更加精準。
數位貨幣發行後,居民的資金大多以帳戶形式存在,無法通過持有現金的方式規避負利率的影響,從而不會影響貨幣的信用創造過程,因此,法定數位貨幣使中國央行不再陷入流動性陷阱,在一定程度上為負利率政策的實施創造了條件;
同時中國央行對數位貨幣金融帳戶有較強的把控,中國央行有能力通過對帳戶分析,對特定產業、企業和特定區域個人實施差別化利率政策和結構性寬鬆政策,使得中國央行量化寬鬆政策更加精準,數位貨幣也為中國央行其他非常規貨幣政策工具創新打開窗口。
三、數位貨幣對金融監管的影響
數位貨幣有助於打擊詐騙、腐敗、反洗錢、偷稅漏稅、恐怖組織融資等違法犯罪行為。
由於中國央行發行的數位貨幣依托區塊鏈技術,具有安全性高、有限匿名、可追索,因此對於傳統現金而言,一旦脫離金融機構,將難以追蹤和監測,在詐騙、販毒、走私、逃稅、洗錢、行賄、資助恐怖活動等非法交易時成為首選。
隨著數位加密技術和算法在數位貨幣上的應用,貨幣的來源、去向、支付原因、支付金額及頻率、甚至數位貨幣本身均具有可以分析,一旦發現異常交易,將可以追溯,對於一些政府人員收入可以做到定期核查,警惕權力尋租和腐敗行為發生,有助於打擊地下經濟。
數位貨幣可以提高金融監管效率,使得宏觀慎重監管更好的發揮作用。
延伸閱讀:嚴防資金出逃!中國央行數位人民幣最終將「監控所有大於 10 萬 RMB」的交易
數位貨幣的流通和支付,彌補了金融監管制度的空白,有助於維護金融穩定,尤其是互聯網金融整治過程中,產品設計複雜,存在資金池等問題,容易產生監管空白,增加了金融監管難度,數位貨幣很好的克服了互聯網金融的多重風險:一是資金損失風險;二是客戶資訊洩露風險;三是局部金融風險向系統性風險蔓延,從而金融監管效率。
同時中國央行-商業銀行的發行流通體系,由於數位貨幣存在,化解了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不足等難題,甚至協助宏觀慎重政策的實施。
數位貨幣將會提高監管的透明度。
傳統貨幣體系下,存在貨幣傳導效率不高,甚至資金流向房地產、兩高一剩等領域,增加了調控難度,但是數位貨幣體系中,貨幣流動性被記錄,有助於實現垂直化支付。首先便是財政資金的專款專用,其次監控商業銀行資金投向,避免流向房地產和兩高一剩等產業,第三是對於中央撥款也會提高使用效率,養老金和社保實現全國一體化管理,企業補貼和低息貸款也能流向更多中小企業,從未提高監管透明度,提升資金使用效率。
四、數位貨幣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1. 數位貨幣發行對信用擴張影響
中國央行向商業銀行投放中國央行數位貨幣的過程。
中國央行數位貨幣作為 M0 的一種新形態,構成中央銀行的負債,不參與商業銀行的貸款創造過程。商業銀行須向中央銀行上繳 100% 的準備金,同時中央銀行從中國央行數位貨幣發行庫向商業銀行庫轉移相應金額的DC/EP。
商業銀行向客戶發放中國央行數位貨幣的過程。客戶需要用自身現金或存款進行兌換,同時對應中國央行數位貨幣的歸屬將會由商業銀行發行庫轉換為客戶(商業用戶)的數位錢包。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央行數位貨幣不能直接使用商業銀行傳統帳戶,因為傳統帳戶存取轉帳商業銀行需要調用帳戶所有者真實信息,無法完成匿名要求,但中國央行數位貨幣的推廣需要商業銀行現有的基礎設施。
因此要設計數位錢包,並嵌入在商業銀行的傳統帳戶體系基礎中。嵌入的數位錢包不構成商業銀行的負債,將成為商業銀行新的託管業務。
特定的發行方式和全額準備金政策控制信用擴張程度。
在數位貨幣領域,100% 的準備金就意味著,每一枚數位貨幣背後都有一個實物背書,比如 Tether 公司發行的USDT 和委內瑞拉政府發行的「石油幣」。
Tether 公司承諾嚴格遵守 100% 的準備金保證,每一枚 USDT 代幣背後都有 1 美元資金背書;而委內瑞拉政府也承諾將以50億桶原油為石油幣背書,一枚「石油幣」等價於該區一桶原油。
數位貨幣類似金本位時代的黃金,以數位貨幣作為法定貨幣,實際上意味著金融系統的製度安排將從部分準備金制回到完全準備金制。
延伸閱讀:委內瑞拉|國家發行的騙局幣?央行擠兌無法即時換石油幣,零售商無法補貨經濟更加惡化(Petro)
為了保證中國央行數位貨幣不超發,商業機構向中國央行全額、100% 繳納準備金。
也就是說,發行時,中國人民銀行先把數位貨幣兌換給銀行或者是其他運營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眾。雙層運營體係不會改變流通中貨幣債權債務關係。
中國央行的數位貨幣依然是中央銀行負債,由中央銀行信用擔保,具有無限法償性。因此,數位貨幣在中國特定的發行方式下,不影響現有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也不會強化壓力環境下的順週期效應,這樣就不會對實體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但需要注意的是,單純地全額繳納準備金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信用擴張。數位貨幣進入信貸市場,仍然會出現貨幣派生和貨幣乘數,因此,這依然有可能出現貨幣超發的情況。
目前中國央行數位貨幣處於設計數位錢包的試點環節,具體的形式和內容尚未定型,因此數位貨幣的應用對商業銀行的影響有一定的利好,但同時也存在不確定性,具體未來是怎樣的設計中國央行還有很大的操作空間。
2. 商業銀行是數位貨幣發行載體
中國央行數位貨幣設計目標是實現 M0 數位化,發行一款具有中國央行信用的電子貨幣,實現全面替代現金。
從數位貨幣設計完成,到被民眾普遍接受,再到完成替代是現金的目標,中國央行數位貨幣的如何推廣則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在這一過程中商業銀行扮演重要角色。商業銀行具有成熟的信貸網路基礎設施、支付網路基礎設施以及較為完善的 IT 服務系統,能夠為數位貨幣的推廣提供載體。
一方面,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商業銀行基礎設施比較成熟,網點分佈較廣。
目前,已有 23 萬銀行網點數遍布全國各地,存款信貸網絡密布,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各個層級的商業銀行對應客戶群體開始分化,具有較高的專業化程度。
另一方面,商業銀行在互聯網應用及服務體系上不斷發展,金融科技方面持續投入大量資本,人才儲備持續擴充。
以電子支付為例,2019年銀行系統電子支付業務規模達到2233.88億筆,同比增長27.51%;電子支付業務金額達26070400億元,同比增長2.65%。
其中移動支付規模達到1014.31億筆,同比增長67.57%;移動支付金額達3471100億元,同比增長25.13%。
中國央行可利用現有商業銀行在資源、人才、技術、IT 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優勢,令其承擔重新重複建設、另起爐灶、缺乏經驗的成本與風險。
3. 數位貨幣可能給商業銀行帶來的利好
大銀行帶動數位貨幣和錢包的推廣,客戶黏性被提高。
銀行通過建立開放平台,聚集合作夥伴,讓最終用戶可以通過不同介質、渠道,在日常的生活和消費中使用到銀行的服務。對於銀行來說,發展數位貨幣如果和其他支付方式並存,也許會影響一部分銀行卡持卡客戶。但是銀行卡收入和收單收入佔總收入比例並不高,不是銀行強依賴的一部分收入。
而數位貨幣可以延伸到更多的零售場景中,並在一定時期內或僅開放給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可以抓住該機會獲得活躍流量,增加客戶數量,發展開放銀行服務。
同時,因為技術路線的開放性,商業銀行可以在適合的場景中將智能合約和數位貨幣相結合,為客戶創造更高層次的服務網路。
數位貨幣減少了紙質貨幣在流動過程中的成本,提高了銀行的運營效率。
傳統上中國央行通過控制 M0 來管理流動性,數位貨幣是 M0 的替代,增加多少中國央行數位貨幣將減少多少的 M0,這意味著商業銀行的現金管理的成本將大大降低。
另外,數位化的央行數位貨幣脫離了物理實體,減輕了商業銀行在現金整點調運以及保管環節的人力物力支出,包括每日票幣整理、捆紮和封裝,損傷票幣識別、挑選、上報、對調運車輛運行維護和押運人員培訓,以及業務庫建設開支,安全系統配置與維修,守庫員管庫員薪資培訓等。
央行數位貨幣以加密數字串的形式出現,因此沒有折舊、不需要物理空間儲存,也不需要空間上的調運,將會極大減輕商業銀行日常經營成本,提高商業銀行經營效率。
負利率的數位貨幣推動商業銀行淨息差的提升。
商業銀行的收入方面,如果數位貨幣計息為負,將打通負利率政策由貨幣市場到借貸市場的傳遞,從而改善商業銀行淨息差水平。在 DC/EP 基本完成對實物現金替代,大額實物現金持有受到限制的場景下,客戶無法將負利率銀行存款轉換為零利率紙幣,只能繼續持有,並向商業銀行支付費用。因此商業銀行資產端準備金的負利率損失得以從負債端客戶存款處彌補,從而改善商業銀行淨息差水平。
拓展商業銀行業務,促進銀行業發展。
數字貨幣中心化管理模式下,商業銀行可新增表外業務,包括代理央行數位貨幣發行、數位貨幣錢包託管等業務。目前已經頗受關注的數位貨幣,一旦被允准應用,則會帶來很多流量。在更多的使用流量下,銀行可將支付作為流量的入口,有利於銀行推廣更多的增值服務,帶動銀行的現有服務。類比支付寶的發展路徑,將支付作為基石,圍繞支付提供花唄、借唄等金融服務,同時還具備餘額寶、基金銷售等理財功能。
疫情期間,抗擊疫情和經濟的穩增長需要大量信貸資金的支持。
目前,央行再貸款再貼現的規模合計達到8000億元,其投放的都是基礎貨幣量M0。數字貨幣“雙層經營”體系具備可追溯、不可更改的特質。從運送方式來看,物理運送變成了電子傳送;從保存方式看,央行的發行庫和銀行機構的業務庫變成了儲存數字貨幣的雲計算空間;銀行機構向流通領域投放現金後,社會公眾持有流通貨幣的介質由實物現金變成了數字貨幣。未來如果央行推出數字貨幣,央行就可以通過數字貨幣形式投放再貸款再貼現的信貸資金,來密切跟踪資金的流向,監控信貸資金確保其發揮充分功效。商業銀行也會與之密切聯繫和合作,來獲取更多的業務機會。
商業銀行可藉助數字銀行進行信息化系統改造。短期來看,數字銀行的生成、發行、投放、存儲和安全必備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能夠形成生成系統、發行系統、央行對接接口、記賬系統、數字錢包、安全芯片解決方案、身份認證、加密傳輸、大數據分析系統等。其主要建設方央行、商業銀行,銀行IT 服務商、安全廠商、大數據技術商將有望提供服務。在DC/EP發行預期下,銀行IT系統改造、聯盟鏈建設、認證改造、支付清算環節也有望更新受益。長期來看,DC/EP 或用於創新的場景和設備中,商業銀行可以連接各行各業,打造開放銀行場景,在必要條件下嵌入智能合約,因此銀行可形成一個巨大的生態系統。
4. 數字貨幣的發行可能給銀行帶來的挑戰
數字貨幣付息將會將會惡化商業銀行淨息差水平,推升銀行業資金成本。如果數字貨幣計息為正,持有DC/EP將會產生利息收益。批發端方面,數字貨幣的利率有可能超過存款準備金利率成為新的利率走廊下限,因此商業銀行批發端可能會提升商業銀行資產投放的最低收益率;而在零售端,數字貨幣計息將會導致客戶傳統存款比例下降,從而迫使商業銀行提高存款利率推高資金來源成本。綜合來看,由於存在存款準備金利率,資產端最低收益率的提升將會小於負債端自己成本的提高,因此惡化商業銀行淨息差水平。
商業銀行的彈性可能會降低,抵御風險能力差。數字貨幣對商業銀行的傳統經營模式造成衝擊,且因其安全性高於銀行存款,可能對銀行存款形成一定的競爭。一方面,如果大量存款從商業銀行賬戶轉移到央行的數字貨幣,銀行存款會不可避免的下降,銀行的低成本業務比例下降。而商業銀行業務中,存款業務是負債業務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負債業務優勢資產業務開展的基礎,商業存款的下降,使得銀行的放貸能力減弱,銀行的盈利能力下降,銀行將不得不通過提高利率來爭取存款。因此,數字貨幣對商業銀行存款的爭奪,明顯會對傳統經營模式下商業銀行產生致命性的打擊,使銀行失去其信用中介的職能。另一方面,如果數字貨幣提供更便宜的國內和跨境交易費用,支付費用收入更可能會減少。由於數字貨幣帶來的盈利能力下降,同業競爭將會加劇,商業銀行抵禦經濟衰退的能力下降。如果銀行尋找收益率更高(風險更高)的資產來取代虧損的盈利能力,如果那麼很可能會對金融穩定造成負面影響。
商業銀行的地位可能會大受影響。傳統的商業銀行能夠通過儲蓄和放貸,並利用部分存款準備金制度,可以行使貨幣創造的職能。但如果數字貨幣大規模投入使用,銀行的儲蓄和放貸都將大幅削減,加之數字貨幣所依賴的區塊鏈技術使得商業銀行無法實行部分準備金制度,商業銀行將失去其貨幣創造的職能,其在市場上的地位也將會被撼動。這不僅對商業銀行自身,也對整個經濟的發展都產生深遠的影響。
延伸閱讀:VISA加密部負責人 : 央行數位貨幣是「未來10年支付領域」最重要的趨勢 (CBDC)
延伸閱讀:泰國央行:CBDC 已經投入企業交易測試;9 月與香港金管局試行跨境交易
📍相關報導📍
大進展!英國央行打造新「支付結算體系RTGS」,支援央行數位貨幣 CBDC (數位英鎊)
法國央行|數位歐元計畫開展企業測試!匯豐、埃森哲、SEBA皆入選
台灣央行數位貨幣|楊金龍: 2025會讓電子支付達到90%;我們無CBDC的迫切性
讓動區 Telegram 新聞頻道再次強大!!立即加入獲得第一手區塊鏈、加密貨幣新聞報導。
LINE 與 Messenger 不定期為大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