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這個顛覆未來金融體系的論文,自 2008 年起已悄悄上線滿 12 週年。這些年來,比特幣歷經風風雨雨,若是中本聰正在這世上的某一個角落看著這一切,他會滿意現在比特幣、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嗎?
(背景知識:中本聰,我找到你了)
(事件背景:觀點|從「橋水基金 Ray Dalio」的《世界貨幣興衰史》,尋找比特幣的最後機會)
今天是 2020 年 10 月 31 日,當全世界都在慶祝萬聖節的同時,《比特幣: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這個顛覆未來金融體系的論文,已經悄悄上線滿 12 週年。
雖然這十二年中,許多「山寨幣」、「競爭幣」相繼出現,但都動搖不了比特幣在信仰者心目中的地位。
延伸閱讀:澳本聰威脅:「我可以關掉比特幣網路」—— 真的做得到嗎?
延伸閱讀:【劉禧深論】比特幣的三個基本面之《獨特性》:為什麼我選擇比特幣,而非區塊鏈?
橫空出世
2008 年,華爾街金融危機爆發,美國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史上著名的金融風暴引起全球經濟大幅倒退、人民對金融機構的不信任感據增。
同年 10 月 31 日,一位帳號名為 Satoshi Nakamoto 的匿名人士在「metzdowd.com」網站的密碼學郵寄清單中,發表了一篇名為《比特幣: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的白皮書。他在其中寫道:
我一直在開發一種完全對等的、無須可信賴的第三方的新型電子現金系統。
幾個月後,比特幣網路於 2009 年 1 月 3 日正式上線。
迄今為止,比特幣已經問世滿十二年。若是中本聰正在這世上的某一個角落看著這一切,他會滿意現在比特幣、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嗎?
延伸閱讀:趣聞|十年過去了,買披薩的工程師和「一萬顆比特幣」上哪了?
十二年的發展
這十二年來,比特幣歷經風風雨雨:2009 年網路正式上線、創世區塊被開採出來;2010 年實現第一筆實體交易、成為著名「披薩日」的由來;2012 年,比特幣基金會成立,有 1,000 個商家開始接受比特幣付款;2016 年,比特幣市值破百億美元;2017 年,比特幣衝上歷史高價-近 20,000 美元、年內漲幅達 2,000%;2018 年經歷整年熊市低谷,後 2019 年又因習近平一席認可區塊鏈技術發展的談話,揭開了小牛市序幕。
而 2020 年,根據 Cointelegraph 的報導,喬治敦大學麥克唐納商學院副教授-詹姆斯·安吉爾(James Angel)表示:
DeFi 應用程序、智能合約和代幣的興起引發了一場金融革命。
支付革命的到來,將引領央行數位貨幣的發展。
芝加哥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吉娜·皮特斯(Gina Pieters)則指出,「相信中本聰看到他願景的發展和新應用將會很開心」。
Blockchain.com 的研究主管-加里克·希勒曼(Garrick Hileman)評論:
它的影響巨大到足以和其他重大技術創新相提並論,如個人電腦及網際網路。
中本聰的願景是建立點對點或去中心化的數位現金系統,正如白皮書標題所述。他於白皮書中寫道,現有數位商務的問題在於它完全依賴「金融機構」作為可信賴的第三方來處理電子支付。
這具有本質上的弱點,例如交易可能被撤消、銀行不得不調解糾紛,且交易成本很高。白皮書介紹的第二段介紹了 Satoshi 的解決方案:
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基於密碼學證明而非信任機制的電子支付系統,允許任何兩個有意願的雙方彼此直接進行交易,而無需受信任的第三方。
然而,自論文發表以來的這十二年中,對點對點(無第三方介入)交易的需求已成為比特幣主義者的信條。但是,比特幣在這一方面的發展是否實現了中本聰的願景?
紐約大學倫納德·斯特恩商學院金融學教授大衛·耶爾馬克(David Yermack)表示,「治理日益集中化」的發展可能會令中本聰失望:
我認為,會令中本聰失望的最大原因將是:區塊鏈的治理,例如在礦池或甚至中央銀行,正在日益集中化,而這些組織也正計畫推出他們自有的加密貨幣。中本聰的任務是挑戰中央銀行的霸權,諷刺的是,數位貨幣的最大發行者最終似乎可能是中央銀行本身。
而 Angel 也補充:
中本聰應該會對目前主導比特幣協議的「集中式礦池」的治理方式感到震驚。
另外,他認為中本聰可能會對比特幣成為了有財有勢者及逃稅者儲存價值的資產,而沒有變成日常支付媒介感到失望。並且,中本聰將對「比特幣發展歷史加劇了財產的不平等」而感到悲傷:一些早期就接觸比特幣的人成為了鯨魚,而其他 99.99999% 的人則什麼都沒得到。
當前情勢
然而,隨著今年疫情的爆發、發酵,2020 年可以看出一些比特幣地位將不同日而語的跡象。
隨著全球刺激計劃的緊縮,投資者亟欲尋求可做為對沖通膨的工具,比特幣開始自避險資產舞台中嶄露頭角。
延伸閱讀:觀點|比特幣「數位黃金」之路越走越高,但它還能保持絕對優勢多長時間?
其價格達到了 10,000 美元左右,並連續幾個月皆維持在此水準之上。全球經濟在今年遭受的金融衝擊,似乎讓比特幣證明了其強大的抗衝擊和抗壓性。
隨之而來的,是大筆機構資金的湧入。如 MicroStrategy 和 Square 等機構投資者購入大量比特幣作為資產配置的一部份、電子支付巨頭 PayPal 上線了加密貨幣買賣功能、新加坡最大商銀-星展銀行也正計畫推出數位資產交易所等,皆為加密貨幣的大規模普及開了新的大門。
延伸閱讀:DBS|星展銀行發言人:「數位資產交易平台」處於籌備階段,仍未獲得監管批准
延伸閱讀:主流效應|MicroStrategy上《華爾街日報》頭版:現金是垃圾,那就賭4.5億美元在比特幣上!
這一系列的消息使比特幣的價格飆升至 13,000 美元之上。從 MicroStrategy 執行長Michael Saylor 到 JP Morgan,那些曾經猛烈抨擊過比特幣的人,最終都不得不正視加密貨幣即將帶來的金融革命。
從上方各界觀點,我們不難看出比特幣發展至今,仍有一些可能脫離中本聰初衷的結果,如集中化的交易形式、並未達成財富重分配、離成為日常支付貨幣還有一大段距離…… 等。但鑒於比特幣的年齡,其在短短十二年間從零價值竄升為大量機構爭相觀望、甚至入手的新時代產品,這樣的發展已可謂可圈可點。
諾爾歷史諮詢公司總裁富蘭克林·諾爾(Franklin Noll)說:
革命並非總是按照創始人的計劃進行,這是歷史帶給我們的經驗。
📍相關報導📍
比特幣價格創 2020 年新高下,「巴西 土耳其 阿根廷」正經歷嚴重法幣貶值
摩根大通:比特幣作為替代貨幣「與黃金激烈競爭」,價格將能再漲 2-3 倍
農曆新年到,該如何和長輩解釋「什麼是區塊鏈」?
回歸中本聰初衷?匿名幣興起,對區塊鏈新創帶來的啟示
讓動區 Telegram 新聞頻道再次強大!!立即加入獲得第一手區塊鏈、加密貨幣新聞報導。
LINE 與 Messenger 不定期為大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