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央行總裁楊金龍昨(11)日赴立法院備詢,坦言:「央行不會買比特幣」,因為它屬於投機性虛擬商品。另外在央行數位貨幣(CBDC)發展方面,楊金龍則認為,短期內虛擬貨幣還不會取代現金,但重申他們正在試驗「通用型 CBDC」。
(前情提要:台灣央行示警:比特幣自新高重挫22%是「高波動資產」,易受巨鯨控制價格)
(事件背景:台灣央行完成「批發型 央行數位貨幣」試驗!啟動通用型 CBDC 測試)
在各國央行大舉印鈔的背景下,比特幣(BTC)因供給量上限而被視為具有價值儲存能力,逐漸走向主流。如美國那斯達克上市公司 MicroStrategy、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香港影像科技公司美圖(Meitu)等,都已經宣布買進比特幣。
然而昨(11)日台灣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公開表態央行「不會」買比特幣。據《中時新聞網》報導,楊金龍解釋道,這是因為比特幣屬於投機性虛擬「商品」,而且有洗錢疑慮。
質詢立委羅明才進一步追問,央行內部 800 多位具有金融背景的員工,是否也都沒有買比特幣?楊金龍坦言,部分員工有小單位的購買,不過是為了瞭解其實際操作才接觸。
而立委高嘉瑜則指出,目前台灣買賣比特幣仍是「三不管地帶」,楊金龍則表示贊同,並回應道:
比特幣必須有相關規範才行,這是金管會、證期局的管轄範圍,若有需要,央行可以協助、提供意見
其實本(3)月初央行就曾透過臉書(Facebook)粉絲專頁,指出比特幣屬於高風險資產,提醒民眾投資前要謹慎評估。當時內文提到比特幣在漲至 59,367 美元新高之後,便大跌 22% 回落至 4.5 萬美元。而且因其供應量固定,數據顯示持有者高度集中、市場規模小,所以價格容易被炒作。
延伸閱讀:美圖宣布購入「379顆比特幣 15,000ETH」成香港上市公司首例!蔡文勝:區塊鏈戰略的價值儲備
虛擬貨幣仍「無法」取代現金
另外,立委林楚茵昨天也問及央行數位貨幣(CBDC)發展,據《工商時報》,楊金龍表示:「在可預見的將來,虛擬貨幣不太可能取代實體貨幣」。因為其價格波動大,而且「沒有內在價值、無法保值」。
再者,楊金龍認為若要推動 CBDC,則必須達到足以取代現金與電子支付,而且方便、資訊安全、成本低廉等目標的能力。但因為這些條件尚未完全達標,所以許多國家仍處於研究與測試階段。
據動區去年報導,2020 年 6 月台灣央行就已經完成了「批發型 CBDC」研究,並得出結論認為,與現行中心化系統相比,分散式帳本(DLT)建構的 CBDC 平台在效能上沒有明顯優勢。因此於 9 月開始通用型 CBDC 第二階段試驗,期程預定 2 年,將視實際試驗情形及國際發展趨勢,進行滾動檢討。
(以下為楊金龍備詢直播,來源:USTV 非凡電視 YouTube)
📍相關報導📍
台灣央行|大篇幅介紹狗狗幣:密碼通貨和「野貓券」如出一轍高風險
拜登簽署紓困案,美股道瓊&標普「雙創新高」;BTC漲破58,000,分析師: 將迎大漲
比特幣致命威脅 | 紐時: 能源爭議,恐讓Paypal 特斯拉 Square等公司「招致投資人危機」
讓動區 Telegram 新聞頻道再次強大!!立即加入獲得第一手區塊鏈、加密貨幣新聞報導。
LINE 與 Messenger 不定期為大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