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白宮通訊處主任斯卡拉姆齊(Anthony Scaramucci)月中受訪時才預告稱美國有望在今年迎來首檔比特幣ETF 上市,數日前,其創辦的對沖基金天橋資本(SkyBridge)便已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註冊成立比特幣 ETF 的 S-1 表格,成為繼 VanEck、Valkyrie Digital Assets 等公司後全美最新的比特幣 ETF 申請案。
(前情提要:中南美「比特幣 ETF」首通關,由巴西批准!天橋資本已向美國 SEC 遞申請)
(事件背景:深度解析|Ark方舟投資《Big Ideas 2021》:比特幣將成為企業現金、虛擬世界將快速突破)
天橋資本和對沖基金 First Trust Advisors 數日前(3 月 19 日)已向 SEC 提交了最新的比特幣 ETF 註冊申請。招股說明書中將該比特幣 ETF 定位為「新興成長型公司」(emerging growth company),未來預計在紐交所群島交易所(NYSE Arca)上市。
比特幣 ETF 是今年的一大焦點。在加拿大順利通過了 3 檔比特幣 ETF 後,外界持續關注把關嚴格的 SEC 是否會放行全美第一檔比特幣 ETF。天橋資本創辦人斯卡拉姆齊本月受訪時,便很有信心地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斯卡拉姆齊表示:
「我認為有了根斯勒(Gary Gensler, SEC 準主席)的加入,以及他對加密貨幣的豐富知識,我們很有可能在今年底見證比特幣 ETF 的發生。」
很快地,斯卡拉姆齊也付出了實踐。根據 SEC 文件,天橋資本和 First Trust Advisors 已在 19 日提交了比特幣 ETF 申請。該比特幣 ETF 名作「First Trust Skybridge Bitcoin ETF Trust」,將作為普通股在紐交所群島交易所上市。
文件中指出,由於目前尚未出現先例,故該比特幣 ETF 的普通股帳面價可能會以其資產淨值貼現計算。此外,文件中並引用《The JOB’s 法案》將該比特幣 ETF 定位為「新興成長型公司」,以減少須遵守的報告要求。
兩家公司也在文件內制式化地解釋了該比特幣 ETF 的風險,例如指出比特幣是一項「歷史有限的新技術創新」。文件內還強調,目前尚不能保證比特幣的使用率會持續成長,且若比特幣使用率下降,將導致波動性增加、價格下跌,對其普通股價值造成負面影響。
延伸閱讀:前白宮主任|天橋資本創辦人:美國有望於年底推出首檔「比特幣ETF」
延伸閱讀:天橋資本|白宮前通訊主任: 現在進場比特幣「不算遲」,升值潛力類於09年亞馬遜
多檔比特幣 ETF 叩響 SEC 大門
這是今年比特幣迎來牛市後美國最新提交的比特幣 ETF 申請案。去年十二月,VanEck 就已第三度提交了申請,Valkyrie Digital Assets 則在今年一月叩關 SEC,緊接著是二月的 NYDIG 及三月的 WisdomTree。
不過,目前還沒有任何一檔比特幣 ETF 闖過 SEC 的大門。
因此,如Valkyrie Digital Assets 便在等待比特幣ETF 申請通過之餘,於上週再提交了一份「比特幣概念股ETF」申請,類似於摩根大通(JPMorgan)申請以Microstrategy、Square、Riot Blockchain 等公司股票組成的新投資工具。
此外,根據《Coindesk》報導,加密基金巨頭 Grayscale 也傳出將推出自己的比特幣 ETF,或是將現有的比特幣信託基金(GBTC)轉為 ETF 上市。 Grayscale 與《Coindesk》隸屬於同一家母公司,即全球最大的區塊鏈集團 DCG。
斯卡拉姆齊:會有更多公司在資產負債表上加入比特幣
另一方面,斯卡拉姆齊上週在接受《Coindesk》採訪時給出了新的預測,即會有越來越多公司將比特幣納入資產負債表。他甚至認為,除非美元數位化,並且不再受政客及政策影響,否則比特幣很可能取而代之成為世界貨幣
斯卡拉姆齊說,美元供應量爆炸性提高,而貨幣供應量上升就相當於是無聲地對美國儲蓄戶徵稅。他表示,以一位盡責的首席財務長或財務主管的立場來說,他們將不得不考慮持有美元以外的其他資產。
因此可以預期,會有更多公司在資產負債表上加入比特幣。
斯卡拉姆齊透露,目前天橋資本已持有超過 6 億美元的比特幣。同時,他對於公司是否會在將來推出基於以太坊(Ethereum)的產品抱持著開放的態度,還表示他們也正在關注 DeFi(去中心化金融)。
📍相關報導📍
比特幣破除迷思兒童版!Square連載加密貨幣繪本,第一章:挖礦、法幣仙女消失!
加拿大第三檔!「CI Galaxy Bitcoin ETF」成功核准,即將上架多倫多證交所
解析|中國虛擬貨幣洗錢新手段:購買「比特幣礦工密鑰」轉移海外
讓動區 Telegram 新聞頻道再次強大!!立即加入獲得第一手區塊鏈、加密貨幣新聞報導。
LINE 與 Messenger 不定期為大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