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技術快速發展讓各產業都開創了新的商業模式,帶動了 AI 創業潮。研究機構 CB Insight 上(10)月的報告指出,2023 年 Q3 與電動車、永續製造、AI 領域的投資達 646 億美元,較 Q2 成長 11%。那 AI 創業的方向有哪些?台灣的機遇為何?本篇為新北市政府青年局「數位科技趨勢講座」的延伸專訪,討論 AI 引領的創業浪潮和台灣新創的機會。
(背景補充:AI翻轉工作力》專家親授AIGC工作流四階段:分析、定義、創意、執行)
顧家祈是金融科技新創 hiHedge 創辦人,在 2016 年開始使用 AI 分析數據,是首個入選歐洲第三大加速器 Startupbootcamp Fintech 的台灣新創。
顧家祈認為,台灣新創在 AI 創業潮的立足點很好,除了得益於台灣良好的開發能量,更多的是 AI 補足了人力缺口,提升了新創的生產力和執行力:
「ChatGPT 這類 AI 技術可用於自動化重複工作,提高生產效率,這類的革命性科技共同特點是讓眾多產業重新洗牌。落後的競爭者因更具彈性、失敗的機會成本低,反而更容易導入 AI 工具,甚至是打造『AI First』的創業模式。」
顧家祈:LLM 將改變商業模式!
顧家祈將 AI 創業分成兩類:1) 利用如 LLM 的技術開創新的商業模式,2) 開發 AI 生產力工具。
LLM 是指大型語言學習模型(Lager Language Model)。顧家祈表示現在已經蠻多公司正在用資料和公司 SOP,訓練自家的客服機器人或聊天機器人,讓客服服務變成 24 小時自動化流程,且成本更低。
舉例來說,新北市政府青年局旗下新創團隊的 HelperAI 就是將物流、租車公司的即時數據串接到 LLM 模型中,變成 24 小時的即時客服。這套系統除客服業外,還可以用在銷售和市場行銷,包括 SEO 優化和尋找潛在客戶名單。
還有一類創業形式則是開發新型 AI 生產力工具。顧家祈進一步解釋,隨著 AI 技術不斷發展和普及,新的創業機會將不斷浮現,AI 生產力工具的優化和改善就是風口之一。例如新聞編輯過去並沒有好用的逐字稿軟體,而 Good Tape 或是 Whisper 就改進了錄音生成逐字稿準確度跟速度,且可以結合 ChatGPT 整理逐字稿重點。
另一個例子是 Taskade。Taskade 是新興 AI 生產力工具,可根據專案需求生成任務列表,追蹤進度,設定截止日期,此外,還能將將專案和比例生成思維導圖和樹狀圖,助用戶整理資訊或是追蹤工作進度。
顧家祈表示,這類的 AI 工具代替了傳統的專案管理軟體和筆記工具,提供更高效的工作流程。隨著 AI 原住民¹ 越來越多,這些工具的需求和標準將會不斷提高。
[註1]:AI 原住民是指在 AI 技術發展早期就開始接觸並使用的族群,例如 Z 世代或是 α 世代
「不導入 AI 也無妨,只是一旦更年輕的創業家開始使用,產業格局就會大洗牌。」
企業應內部創業,導入 AI 降低創業成本!
除了指出創業方向外,顧家祈也鼓勵企業應該「內部 AI 創業」,因為 AI 工具能讓企業提高效率,或是降低成本。他以活動企劃為例,AI 可自動化分配任務,減輕管理者負擔,且 AI 還能分析大量數據,幫助企業更理解客戶需求和競爭優勢。
導入 AI 其實是很好的內部創業,因為 AI 可以讓單位生產力變高,多餘的人力和資金就可以用在其它業務上。像新北創力坊先前培育的 Amazing Talker 就已經開始在 AI 轉型,精簡人力,包括利用 AI 技術分析學員需求推薦師資和課程,以及利用 AI 工具簡化行銷企劃流程等。
顧家祈強調這些只是基本好處:
「AI 還能提供個性化建議,根據歷史數據和受眾偏好,提供關於活動內容建議,甚至還可以生成行銷文字和圖片,將員工從日常繁瑣的工作解放,更專注創造性的任務。」
創業風口僅兩年,台灣的優勢在哪?
AI 創業現在的機遇僅的持續時間很有限,顧家祈預估風口大約是兩年時間,他強調,一旦 AI 創業的模式和市場格局穩定,創業門檻會大幅墊高,競爭更加激烈,屆時台灣的優勢就不存在了。
顧家祈認為,台灣新創有潛力趕上這波的 AI 創業浪潮,其一是台灣擁有充足的開發能量,且 AI 補足了新創最需要的「人力資源」,解放了新創的執行。
另一方面,台灣對 AI 監管相對開放也是原因。
歐盟在今年六月通過了《人工智慧法案》,要求 AI 服務商需揭露資料來源和防止非法內容;美國現雖還在研擬監管法案,但 FTC 已著手調查 Open AI 的假訊息問題,而台灣相對較開放的監管環境為新創企業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
顧家祈總結:
「台灣現在擁有充分的潛力和優勢,可以在 AI 創業領域掌握機遇,成為全球的重要參與者,但這機會之門可能只有兩年,且只屬於第一批勇敢的創業家。」
📍相關報導📍
AI翻轉工作力》專家親授AIGC工作流四階段:分析、定義、創意、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