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OP Stack 應用在多條公鏈上後,Arbitrum 也推出了 Orbit L3 ,而最近 Matter Labs 也宣布推出 ZK Stack 開源框架。
(前情提要:技術》BNB Chain 新推出的L2「opBNB」是什麼? )
(背景補充:Layer2決戰以太坊》OP、Arbiturm、ZK-Sync、Starkware、Scroll..優劣分析 )
就在 OP Stack 拿下 BNBChain 公鏈,Arbitrum 祭出 Orbit L3 大法器之際, Matter Labs 也宣佈推出了 ZK Stack 開源框架,將構建了一套由 ZK 科技定義的 HyperChain 願景。
ZK Stack 推出僅僅是為了和 OP Stack 搶奪開發者資源嗎?深入分析發現,ZK Stack 或許 「意外」 卷出一個多鏈併發時代?(發幣會提前?)

簡單來說,ZK Stack 要為遊戲、交易所側鏈、企業鏈等高度訂製化、私有化的應用生態提供底層架構支援。
而且基於 ZK Stack 在 Account Abstraction、非同步跨鏈呼叫和無限擴充套件性等方面的技術優勢,為構造一個複雜的多鏈網路時代提供了可能性。
這和 OP Stack 以及 Arbitrum Orbit 的卡應用鏈生態位不無二致。
延伸閱讀:技術》BNB Chain 新推出的L2「opBNB」是什麼?
如果說 OP Stack 試圖搶 L1 轉型 L2 的市場,Arbitrum Orbit 則鎖定了 L3 私有鏈市場,ZK Stack 起勢則更高,不做選擇,L2 和 L3 兩個市場都要。
ZK Stack 為何如此自信 2、3 層通吃?L2 層 zkSync 本身已有成功範本,L3 則在於非同步跨鏈呼叫的技術優勢,這有些始料未及,似乎 @cosmos 未走完的路在 ZK 生態有了延續可能;
HyperChain 無需維護狀態和共識,可直接依賴以太坊,因此安全性高;且 HyperChain 之間可利用 ZK 證明直接驗證狀態變更,不用等以太坊,互動效率也高。
相較之下,Cosmos 不同 Zone 狀態同步和共識要通過中繼鏈 Hub 完成,Hub 需維護鏈自身共識和狀態,成本高,且需要接收每個新區塊並作鏈間驗證,延遲較高;
誰曾想,ZK Stack 竟會在多鏈互動層面開啟局面!
這種最大程度複用以太坊安全和共識的方法,簡化了設計且避免了重複投入,關鍵是它圍繞 ZK Proof 證明的二階段校驗,可以大大縮短 DApp 之間以及鏈之間的互動時間,提升互動效率。(參考此前針對 zkSync 的 Workflow 詳細說明)

同比之下,OP Stack 在非同步跨鏈呼叫上限制還很大:
- 狀態變更仍需 L1 驗證,限制了非同步性;
- Fraud Proof 生成需等待以太坊確認;
- 無法實現真正的 Sovereign 主權控制。
Arbitrum Orbit 做了一些改進但框架約束的本質沒變。
可以說,同樣是框架 infra 大戰,ZK Stack 的競爭位面遠在 OP Stack 等之上。
綜上, 表面上 OP Stack 和 ZK Stack 的都在搶奪開發者資源,這在其自身生態都不豐盈的前提下,總顯得有點操之過急,容易被人詬病。
不過,ZK Stack 的推出雖說為了卷競品,但其直接升維了一層競爭,長週期看跟 OP Stack 要做的事區別還挺大。
我們似乎真的可以期待下一個由應用驅動的多鏈併發時代了。
最後,大膽猜測下,Zk Stack 的推出除了畫餅意義,直接利好可能會加速 zkSync 的發幣程式。因為一篇 Credo 去中心化宣言,一個 Soverign 主權鏈的框架的設計背後,就傳遞一個訊號:Matter Labs 要從專注研發 ZK 技術到構建 ZK 生態社群了。要驅動社群生態增長,怎麼可能少了 Token 經濟學這個關鍵抓手。
不過,雖然 ZK Stack 未來多鏈網路想象空間大,挑戰也同樣艱鉅。
因為以太坊作為底層,其合約呼叫有 Gas Limit 上限,因此 ZK Rollup 還需進一步擴容,也需以太坊在坎昆升級後進一步強大,(沒否定 cosmos 生態的意思)況且,要連線異構鏈會增加系統複雜度,HyperChain 的核心 ZK 演算法很長時間都得依賴 zkSync。
📍相關報導📍
IOSG Ventures:解放以太坊效能,如何打破EVM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