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及其相關高層,因為受到疑似此前尋求與幣安及 Binance Labs 合作的專案方成員指控,而陷入輿論風波。本文將為讀者整理這起事件的詳細脈絡。
(前情提要:何一澄清幣安謠言一度哽咽,AMA上都講了什麼?社群怎麼看?)
(背景補充:何一回應「幣安上幣五大貪腐黑幕」:違法員工一定送去坐牢,讓其身敗名裂!)
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旗下風險投資與孵化部門 Binance Labs 在上月 24 日曾發佈公告宣佈,將對自身進行品牌重塑,不僅將名稱更改為 YZi Labs,同時也將更換管理層,邀請 Binance Labs 共同創辦人 Ella Zhang 回歸 YZi Labs 擔任負責人,幣安創辦人趙長鵬(CZ)則參與關鍵決策,意圖將其與幣安品牌進行完全劃分:
Binance Labs 今天宣佈更名為 YZi Labs。這一品牌重塑對於公司而言是自然發展的結果。多年來,Binance Labs 在幣安品牌下營運,但實際上也是獨立運作的。
現在隨著 CZ(趙長鵬)退出幣安,YZi 也順理成章地將進行變革。
專案方控訴 Binance Labs 黑幕太深
Binance Labs 的品牌重塑看起來原本是幣安將投資與上幣分割的積極舉措,不過同樣在 1 月 24 日,一名疑似與 Binance Labs 有過合作和專案方匿名代表,卻發佈了一篇長文,細數並控訴了 Binance Labs 及其相關管理層的黑幕。
隨著事件持續發酵,引起了社群的高度重視和討論,一時將幣安推上風口浪尖,讓共同創辦人何一也兩度出面解釋,下文動區就幫您把整起事件做個快速整理。
首先,該匿名作者表示在 Binance Labs 中,以負責人 Dana 為核心,大開所謂的投資後門,向專案方提出要求換取個人利益,導致專案方受到壓迫:
在整個過程中,無論是會議中被 Dana 粗鄙地質疑、輕蔑地對待,還是在後續溝通中被一再貶低乃至無視,Dana 作為 Binance Labs 的負責人的態度並未體現出對項目本身的任何興趣,反而更多表現為居高臨下的打壓與侮辱。
隨著我與越來越多的其他項目方交流心得,才逐漸認清了真相 —— 原來可以通過白手套走所謂的後門。其他項目方也明確提到,Dovey 和 Chris 就是其中的代表。
在此,我決定站出來披露掌握的確鑿事實與證據,因為如果整個行業對這些人和項目的暗箱操作、利益輸送與敲詐行為視而不見,Web3 終將背離其初心,最終受害的將是每一個真正熱愛區塊鏈與 Web3 的團隊與用戶。
對於其中的相關人物,作者總結披露了其相關黑幕操作:
1. Dana:女性,現居香港
曾在快手遭開除後與 Dovey 相識,並進入 Web3 行業,作為何一的助理,Dana 在 Binance Labs 權力非常大,不僅宣稱自己就能代表 Binance Labs,還推動自己看中的項目拿到幣安投資和上幣機會,斂財高達上億美元。
2. Dovey:女性,全球旅居,自稱何一閨蜜
Dovey 是 Binance Labs 的首席白手套,與 Dana 一起構建了一條完整的利益鏈,其常規操作是:先免費獲得優先解鎖的顧問代幣(1%),再要求項目上幣安後再打投資款,並通過自己在幣安內部的資訊,在幣安投資或上幣前聯繫項目方要求投資,其個人財富積累已經完全可以達到不依賴外部資金就能支持其基金 Primitive 進行投資的實力。
3. Nicola:女性,現居香港
是 Dana 的手下,配合 Dana 工作。
4. Chris:女性,現居上海
曾在紅杉中國任職,不過後來被淘汰,與 Dana、Nicola 等人關係密切,幫助一些毫無技術或應用價值的項目,靠熱度上幣安。
具體的例子是,Chris 在 Hooked、Sleepless AI 和 Catizen 項目中,協助項目方與 Dana 和 Nicola 溝通,安排了一系列的利益輸送行為。
5. Claudia:女性,現居香港
幣安上幣負責人,幣安上架項目很大程度依賴於其的解讀。
該文章作者介紹,在以上幾人的合作之下,他們在 Hooked Protocol、Sleepless AI、Catizen、Altlayer 和 Cheems 這五大專案上,瘋狂斂財,但最終卻讓相信幣安的投資者買單,匯聚了五大核心問題:
- 需要打點白手套和內部核心成員。通常 1% 起,且要求上幣立即解鎖。
- 在接受 Labs 投資時,必須承受巨大的估值折扣,流血稀釋。
- 在談 Listing 的過程中,如果是首發項目,需要拿出 4%-8% 的代幣參與 Launchpool 或 Megadrop,空投給幣安用戶。
- 在空投以外,還需要支付 5–10% 總流通代幣的上幣顧問費,這部分代幣是直接交給幣安的,且通常不對外披露。通常不向 Fantom 等海外項目收取,但這部分顧問費在華人計畫中間則是常規操作。
- 強制收取高達數百萬美元的上幣押金,跌破某一約定市值後不予退還。
何一如何回應?
對此指控,幣安共同創辦人何一在 2 月 2 日發出長文試圖做出澄清,他首先強調強調原 Binance Labs 已更名為 Yzi Labs,並獨立營運,Ella Zhang 為 Yzi Labs 的負責人,CZ 則直接管理 Labs。她表示自成立以來,Labs 與幣安運作完全獨立,各自獨立決策,數千個投資項目中,只有極小比例最終上幣安。
何一表示,幣安上幣流程設有層層防火牆隔離,儘管願意給多少幣作為幣安使用者空投,會作為一個參考指標,但任何涉及賄賂、內幕交易的行爲都完全違反規定。
同時強調,若有幣安及幣安系員工向任何項目、合作方索要錢財,股份,代幣「我們一定送他們坐牢,讓他 / 她身敗名裂」,呼籲市場對所有投資及合作資訊進行公開監督,所有舉報均可直接反映給 CZ 或 Ella。
對於市場上流傳「何一閨蜜」可獲特權等各種謠言,何一也予以澄清,表示任何人宣稱與何一存在私交,僅僅是利用這一說法牟取私利,實際上,labs 一直歡迎任何其他投資機構推薦項目,labs 歡迎任何機構、項目方成為 「labs 的閨蜜」。
針對市場環境,何一認為,當前市場上漲主要受傳統金融機構和 ETF 推動,而加密產業面臨優質資產短缺的問題。過去,產業以基礎建設為主,如今應用層面發展受監管政策制約,導致項目估值普遍低迷。
何一指出,區塊鏈雖具備變革生產關係的潛力,但目前大部分項目未創造真實價值。投機性空投、無實體經濟支撐的「XX to Earn」模式難以持久,優質資產應基於長期價值,而非僅靠發行代幣套現。
何一開 AMA 二度澄清
在前(2)日發文澄清後,為了再次與社群進行溝通,何一在昨(3)日再度在社交平台 X 上舉辦 AMA,並邀請這篇文章中被指控的當事人出面澄清,在 AMA 中,何一首先對於內部員工審查表達重視,由於社群最多對幣安的質疑在於「自家員工監守自盜」,他表示,幣安目前有兩名美國的執法協調員,並且在近兩年間進行超過 120 次的內部審計調查:
有 60 多人因違規被解僱,共計追回 3000 萬美元違法所得,目前已有兩起訴訟和追訴案件。
此外,對於社群時常議論的「上幣疑惑」,何一也以先前較為火熱的 AI 項目 Ai16z 為例,他表示:
該代幣列入考量時市值已經較大,幣安內部在上幣討論中會擔心是否出現「上線即頂峰」,因此內部意見不一。
此外,部分meme幣背景是由發幣集團發行,此類項目 Binance 也會謹慎上幣。
同時,被市場瘋傳為「幣安閨蜜項目」的 Hooked Protocol 創辦人 Jason 也在今日的 AMA 中表示,他與 Primitive Ventures 共同創辦人、Binance Labs 核心人物 Dovey Wan 曾是男女朋友,不過他也否認雙方在 Binance 上幣過程中存在違規行為。
社群反應
雖然何一及相關幣安代表積極出面對於近期的輿論做澄清,不過社群在聽了 AMA 後,卻似乎並不買帳,這場輿論也尚未終止。
例如,社群 KOL @ZKSgu 發推表示,幣安本次的 AMA 就是一場笑話,原因如下:
- 抓了 60 個貪腐員工沒有公示,追回 3000 萬沒有還給用戶
- labs 獨立運營,但是話題聊 List,然後上來一個個都說不知道
- 上幣項目 Sleepless AI 到底有什麼應用? 這次的 Space 聽起來就是 AI 寫稿
- hooked protocol 講者打完廣告就跑走了,連後面的 AMA 都沒耐心聽完
另外,社群 KOL @Phyrex_Ni 也發推用皇帝形容何一在幣安的地位,並提醒何一別被手下的大臣蒙蔽雙眼:
剛剛聽到一姐哽咽,我還是挺有感觸的。畢竟,就像皇帝一樣,誰也不希望自己的江山出現問題,大家都希望能當個好的群主。但手下的大臣們肯定各有各的小心思,不過我覺得大家關心的並不是這些,而是為什麼這麼多幣一上架就下跌。
一姐講完後,基本上就是各種品牌宣傳了,不是高學歷就是強背景,要不就是辛苦付出多年的 Labs 小夥伴。但這些根本不是今天的重點啊!大家也沒指望能在這次公開的 Space 裡得到什麼實質性的驗證,畢竟不可能自己說自己壞話,但至少表個態吧?說說你們選幣的原因、說說你們看好的理由、說說下跌的原因,這 TMD 才是大家真正想聽的!
好了,品牌宣傳結束後,原本應該是項目方自救的時候,結果變成項目方在做廣告,這就有點離譜了。自己的項目是什麼狀況,自己心裡沒數嗎?在這種場合讀稿+打廣告,你覺得這是個好主意?腦子壞掉了吧!
還有,一姐,真是有點天真了。正德皇帝有東廠、西廠和內廠,結果還是被蒙蔽了五年啊。
社群 KOL @xixi_kawayi 更是直接附上多個幣安新幣的下跌圖表示,幣安拉盤才是最好的回應:
其實,不會說話的話,大可以不開 Space。
幣安現在最好的反擊方式,就是讓新上架的幣種能夠在二級市場創造財富效應,帶動市場情緒,而不是在 Space 裡打同情牌。這可不是收割者該做的事!你們開 Space 在那碎碎念,那我們這些虧錢的散戶怎麼辦?
📍相關報導📍
幣安年終獎金曝光》超65%員工爽領45萬、最高達4600萬元;一覽七大海內外Web3求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