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 Protocol 推出 V1 重大升級,於美國大砍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與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科研經費之際,為生物科技的研發與募資注入 DeSci 的活水,使鏈上募資成為科研資金荒的新解方。
(前情提要: DeSci新篇章!量子生物學DAO推出$QBIO代幣,BIO Protocol首度發行)
(背景補充:去中心化科學DeSci是什麼?運作原理、引入DAO優缺點、潛力賽道整理)
本文為廣編稿,由 BIO Protocol 撰文、提供,不代表動區立場,亦非投資建議、購買或出售建議。詳見文末責任警示。
專注於早期生物科技的去中心化協議 Bio Protocol ,於 4 月 1 日正式在 Solana 與 Base 網路上推出其首個重大升級版本 Bio V1。
此次升級將 Bio 原本高接觸(high-touch,需要較多人力介入)的鏈下加速器模式,轉變為一個無需許可、可規模化的金融基礎設施層,為去中心化科學(DeSci)的研究募資與發展注入新動能。
傳統科研經費縮減,DeSci 浪潮興起
Bio V1 的推出時機點相當關鍵,今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與國家科學基金會(NSF)面臨預算削減的壓力,導致許多重要的基礎研究計畫資金短缺。
過去五個月內,Bio 已協助科學家在罕見疾病、長新冠(Long COVID)與量子生物學等前沿領域籌集了超過 1,500 萬美元的研究經費,為在資金困境中掙扎的患者和科研人員社群提供了重要的生命線。
Bio V1 核心功能:打造 DeSci 募資新範式
去年 11 月獲得 YZi Labs(前身為 Binance Labs)投資的 Bio Protocol,在其 V1 版本中引入了多項新功能,旨在簡化和優化早期生物科技募資與研發,並加入新穎的激勵機制:
- 由社群治理的 Launchpad:用於早期募資的代幣發行平台。
- 流動性與激勵引擎: 讓項目在募資後能立即獲得流動性,並將獎勵與科研里程碑直接掛鉤,激勵項目發展。
- BioAgents : 作為由 AI 驅動的代理,協助自動化處理如研發數據分析、實驗設計等科研任務,提高研究效率。
在 Bio Protocol 的生態系中,$BIO 代幣持有者扮演關鍵角色,他們可以參與治理,共同決定哪些生技項目能在平台上發行以及如何發展。作為回報,他們有機會獲得在該網路上成功崛起項目的早期代幣分配。
Bio Protocol 共同創辦人 Paul Kohlhaas 表示:
「是時候打破生物科技領域的『黑箱』了。透過 Bio V1 的升級,我們的目標是重塑生技突破的誕生模式,讓全球的病患、科研人員和加密貨幣用戶社群,從第一天起就能支持那些卓越的科學研究。」
不只募資,更強調社群共擁與降低成本
在全球生技領域面臨傳統資金枯竭問題之際,Bio Protocol 強調,DeSci 的力量不僅止於提供接觸全球資本的管道。更重要的是,它能讓病患和科研人員社群共同擁有他們協助實現的創新成果。這種「共同擁有權」的模式,能在科學發現的最早期階段就協調激勵機制,進而有效降低臨床試驗和研發的成本。
以 Bio 支持的項目 Curetopia 為例,該項目與罕見疾病患者的家庭合作,近期成功以不到 10 萬美元的研發成本為一種致命罕見疾病找出療法,遠低於過去傳統的研發成本。
關於 Bio Protocol
Bio Protocol 是一個為早期生技研發打造的新型金融層,旨在加速突破性研究的商業化進程。它讓全球社群、病患、科研人員與加密貨幣用戶,能從第一天起就能資助並共同擁有生技創新成果。該協議獲得 YZi Labs (前身為 Binance Labs)、Northpond Ventures 與 1kx 等機構支持,並已在全球促成超過 5000 萬美元的科研募資。
__
📍相關報導📍
BIO Protocol代幣籌集突破1100萬美元,用以加速去中心化科學 (DeSci) 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