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清算銀行 (BIS)在 1 月份的報告提及,加密貨幣市場已經歷一連串的繁榮和泡沫,過程導致投資者承受巨大損失,雖然暫不影響實體經濟,但 DeFi 和 TradFi 將更快地進入大眾視野,政府現在需考慮各種方法,改善現有的貨幣體系。
(前情提要:幣市短評》比特幣再漲破 25000!市值超車 VISA、供應量創五年新高)
(背景補充:基努李維也是比特幣HODLer!大讚是資源重分配「超棒工具」)
國際清算銀行在 1 月份的報告強調,加密貨幣市場的繁榮和泡沫,往往導致投資者承受巨大損失,雖然這些失敗跟實體經濟的關聯性低,但是隨著 DeFi 和 TradFi 更緊密地融合,政府「不得不」在這個時刻選擇各種方法去監管現在的加密貨幣。
應對加密貨幣監管的三個原則
報告中提及在監管加密貨幣帶來的風險時,政府的行動必須遵守三個原則:
- 適當保護消費者和投資者。
- 維護市場的安全性,防止詐欺、金融操縱、洗錢、恐怖主義。
- 在高通膨和宏觀經濟不穩定下,維持實體金融穩定。
政府面對加密貨幣的三個手段:禁止、隔離、監管
最極端的手段之一當然是完全禁止,這種方法的前提是,假如禁令有效的,代表用戶所有的潛在虧損都將消失,對實體的金融系統來說,也是最沒有風險的,但因為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活動是無國界的,代表執法相當困難,且這些活動可能只是轉移到沒有禁令的國家而已,同時該國也必須放棄所有加密貨幣領域的發展可能。
延伸閱讀:全球通緝的 Do Kwon 仍逍遙法外,為何抓他比 SBF 更難?
另一種方法就是隔離,隔離實體金融和加密貨幣,尤其在實體支付上,限制與 TradFi 的聯繫,這是完全禁止的過度手段,如果未來加密貨幣對實體世界沒有任何幫助且會逐漸消失,採取這種方法是很有效的。雖然禁止了 TradFi,但在投資上還是無法避免高回報吸引的資金,未能保護投資者這方面,會對監管機構的聲譽帶來不好的影響。
最後一個是採取適當監管,政府必須了解加密貨幣中的「功能」部分,例如央行要界定穩定幣在支付系統上的應用和拿捏監管力道、觸手是否可以伸向去中心化的平台,各國政府在現階段缺乏一個明確的參考點,只好從實體的平台上的會計、公司治理、合規下手。
延伸閱讀:SEC主席執法定調「比特幣以外都屬證券」;律師反擊:你是法官?可訂法律?
發行央行數位貨幣
國際清算銀行報告提到,因為各國中央銀行處於貨幣和金融體系的核心,所以具備獨特的優勢,可以迅速達到提高支付質量和降低支付成本。一種選擇是引入零售快速支付系統,像是美國即將推出的 FedNow 系統或諸如單一歐元支付區(SEPA)。另一個選擇是發行滿足實際需求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s)。如果設計和實施得當,可以支持私人企業的創新,提高金融包容性,增強公眾誠信度。
延伸閱讀:歐元區支持數位貨幣!英國央行卻質疑「數位英鎊」沒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