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 Carter 作為 Castle Island Ventures 的合夥人以及加密數據平台 Coin Metrics 的聯創深耕於宏觀加密經濟學多年;在創業前,Nic Carter 曾就職於 Fidelity 擔任團隊內第一位加密資產分析師。本文中,Nic Carter 簡述了本次加密市場牛市的來龍去脈,並深入分析了具體因果。文章源自於美國雜誌 Intelligencer 的 The Money Game 專欄《What Explains Bitcoin’s Resurgence?》,由專欄作者 Blockbeats 進行編譯與整理。
(前情提要:美國銀行報告:比特幣牛市是「泡沫之母」,漲幅1,000%遠超史上所有泡沫化)
(前情提要:加拿大前總理哈珀:美元不太可能被取代,但「黃金、比特幣」有望成全球儲備貨幣)
比特幣他回來了。上個月,比特幣的價格悄然突破了歷史高點,遠遠超越了 2017 年的前高 19,600 美元,在截稿前本文時徘徊在 35,000 美元左右。
而在 2018 年底,比特幣價格較高點下跌了近 90%。比特幣悄無聲息的這波操作,被許多人稱為「安靜的復甦」。對於這種從三月低點上漲了近 1,000% 的價格走勢,最有趣的現像或許是「大家好像並不是很開心」。
在比特幣宣告其三年來的歷史新高後的幾週內,凱蒂.佩里(Katy Perry)並未去做比特幣圖標的美甲。弗洛伊德.梅威瑟(Floyd Mayweather)並未高調地推出加密貨幣相關產品。《紐約時報》沒有發表題為「每個人都財富自由了,但你沒有」的文章。Google 搜尋「比特幣」仍遠低於其 2017 年的峰值。企業家們仍在繼續默默圍繞加密資產搭設金融基建,只是基本上大眾已對此漠不關心了。
那麼,在傳統認知還停留在將網路原生貨幣之王比作鬱金香泡沫時,比特幣正在悄悄地發生什麼改變呢?
從技術上講,並沒什麼。核心協議的最後一次重大更新(比特幣的實際轉帳規則)是在 2017 年 7 月被社群接受的。該協議的最新更新很可能會被社群接受採用,但它針對隱私和效率進行了改善。即使是在協議上實施這些微小更改,也可能需要花費數年時間。
延伸閱讀:比特幣完成重大更新|0.21.0版:支持洋蔥路由v3,Schnorr簽名/ Taproot技術升級
經典悖論
從技術角度看,「比特幣是相當靜態的」這個事實是其最經典的悖論之一:
儘管比特幣的創造是一項重大的技術飛躍,其結合併重組了密碼學、計算機科學、經濟學和點對點網路中的重要元素,但協議本身確是十分僵化的。正如其匿名創作者中本聰所說的那樣:
比特幣 0.1 版一旦發布,其核心設計就將在其整個生命週期中一成不變。
在過去三年中,比特幣並沒有變,而是周圍的世界變了。
作為加密領域的風險投資家,我投資於各類支持比特幣和其他公鏈所需的核心金融基建的新創企業,這也使我能清晰地看到加密資產的發展進程。那些致力於讓加密貨幣購買、持有、交易整套流程更容易的企業家一直在期望一次全額變現的機會。今天,似乎這一刻可能即將到來了。
我認為,當前的比特幣牛市,不是僥倖,也不存在泡沫。
購買比特幣不再存在任何職業風險
這種將人們的自由決定權從貨幣體系中完全剝離的想法與當今中央銀行的運作方式完全相悖,以至於比特幣遭到了諸多老派經濟學家的嚴厲抨擊(請參閱 Paul Krugman 和 Nouriel Roubini 的 Twitter 貼文)。
延伸閱讀:「拜登和葉倫會制裁你們!」末日博士:加密貨幣市場就是超大化糞池,坐等崩盤吧
儘管如此,還是有越來越多曾經不相信比特幣的人成為了比特幣擁護者。最早的時候,擁護比特幣的是那些風險資本家和企業家,像馬克安德森(Mark Andreessen),弗雷德威爾遜(Fred Wilson)和 Chamath Palihapitiya,他們都是基於對軟體投資的經驗,所以懂得網路效應的爆炸性潛力。
但是,今天湧現出了一批新的比特幣愛好者:這些老手具有數十年市場交易經驗,比起科技型創業公司他們更熟悉利率以及各類大宗商品。這些對沖基金專家們最近很明確地指出他們對於配置各類資產的原因。
前萊格梅森(Legg Mason)CEO Bill Miller 指出了聯準會(Fed)前所未有的印鈔速度,並提及到比特幣:
這是我們從未見過的技術創新,並且其每天都在被更多人接受。
斯坦利德魯肯米勒(Stanley Druckenmiller),那位曾參與到索羅斯(George Soros)對英鎊的阻擊行動中的投資者,他將比特幣比作黃金並列舉了其 12 年的往績和不斷增長的可信度。
以貨幣對賭而聞名的對沖基金明星保羅.瓊斯(Paul Tudor Jones)在一次採訪中說道:
我得出的結論是,比特幣將成為最佳抗通膨利器 — 防禦性利器。
因此,如果你認為世界各國的政府和央行最終會將通膨推高,那麼請將 Tudor Jones 的分析牢記於心,或許發現你需要配置一些比特幣。
那些華爾街上著名的比特幣懷疑者們現在已經開始重新考慮他們的立場了。
管理著 7 兆美元資產的貝萊德 (BlackRock)CEO 賴瑞.芬克(Larry Fink)此前曾對比特幣漠不關心。現在他承認,比特幣可能會成為一種全球資產,並在投資者的投資組合中取代黃金(總價值近 10 兆美元)。
摩根大通(JPMorgan)CEO 傑米.戴蒙(Jamie Dimon)在 2017 年曾稱比特幣是一場「騙局」,但最近他改變了這個想法,並開始與加密領域的玩家打起了交道。
掌管著世界上最大對沖基金的雷.達里歐(Ray Dalio)也不再那麼質疑比特幣了,並在最近的 Reddit AMA 中說道:
「我認為比特幣(和其他一些數位貨幣)在過去十年中已經確立了其作為類黃金的另類資產地位」。
在最終金融機構需要做出決定時,比特幣得到了其過去從未享受過的待遇:不用冒著被炒魷魚的風險去購買它。抱團在華爾街上非常普遍。
延伸閱讀:全球最大資管|貝萊德擬開始交易「比特幣期貨」!旗下兩支基金已向 SEC 提交申報
延伸閱讀:巴菲特必讀備忘錄!橡樹資本創辦人 : 感謝兒子為家族買入「可觀數量」的比特幣,將虛心理解
若你犯了一個別人不曾犯過的錯誤,那你的事業就完了。
但現今在華爾街上,比特幣已經開始被視為一種有效的貨幣資產,分析師和交易者們可以不必再遭受別人「鄙夷的眼光」去購買比特幣了。廣受尊敬的大宗商品交易員的全力支持完成了 Crypto Twitter 永遠無法做到事:讓比特幣在金融巨頭的世界中被接受。
預示著機構資金正湧入比特幣市場
就在 2013 年,如果想購買比特幣,最好的選擇可能就是將錢匯到日本的一家不受監管的交易所中,該交易所最初是用來交易和出售萬智牌的。(不出所料,這種交易所被駭了,價值數億美元的比特幣被盜了。)
延伸閱讀:倒貨危機!Mt. Gox與CoinLab談成90%受害比特幣賠償,引「50億美元拋售」隱憂?
顯而易見,專業投資人是不會考慮這種投資的。即使是在 2017 年比特幣上漲至 20,000 美元的過程中,也很少有機構資金流入比特幣。那時比特幣的價格飆升主要是由散戶投資者驅動的,他們認為他們的認知是超越華爾街的,或者是用比特幣做為投資其他代幣的工具。
但是散戶投資者往往對於價格變化過於敏感,當價格在 2018 年開始下跌時,許多散戶賣掉了他們的比特幣,收拾行囊繼續上路了;相比之下,機構投資者 — 對沖基金、互惠基金、捐贈基金、養老金、保險公司、家族辦公室和主權基金等等,那些手握數十兆美元的機構,他們在交易時操作是更謹慎的。
加密世界正在發生一個巨大變化,機構投資者正在有史以來第一次涉足比特幣。
歸功於金融基礎建設進步
促進這一進展的最大原因是,過去三年來,比特幣的金融基礎建設取得了巨大進步,尤其是在託管方面。
也就是說,如果你是機構投資者,並且想要購買一些比特幣,誰會為你託管呢?
與散戶投資者不同,機構投資者不會將數位資產放在書桌抽屜中的設備裡,或直接通過 iPhone 應用程式去 Coinbase 進行交易。像 Coinbase 和 Winklevoss 兄弟的 Gemini 這些即將上市的交易所,他們在起初主要是為散戶交易加密貨幣所建立的,並沒有考慮機構的需求。
但自 2017 年以來,出現了許多以服務機構為核心的經紀人和託管商:Coinbase 推出了 Prime offering;我的前任雇主,管理數兆美元資產的資管機構富達(Fidelity),推出了富達數位資產(Fidelity Digital Assets),專注於機構的比特幣託管和交易執行;其他許多「大玩家」也加入到了遊戲中。
延伸閱讀:專訪華爾街機構投資人|什麼是託管?為什麼富達 FDAS 取得紐約「信託執照」很重要?
養老基金、捐贈基金和主權基金可能不會信任加密貨幣交易所,但他們或許會信任像富達這種熟悉的品牌作為對手方。實際情況是這樣的:
近期,價值 100 億美元的資管公司 Stone Ridge 的子公司 NYDIG 促成了保險公司 Mass Mutual 購買 1 億美元比特幣的交易;同時,Coinbase 幫助了總部位於維吉尼亞州的企業級軟體公司 MicroStrategy 購買並託管了價值超過 10 億美元的比特幣。
所以,大量的資金在有合理理由的情況下,正在透過便利的工具進行買入。擁有 270 億美元資產的資管公司 Ruffer Investment Company 自稱是「全天候式配置者」(All-weather allocator),將其投資組合中的 2.5% 分配給了比特幣,並解釋道:
「負利率,極端的貨幣政策,不斷增加的公共債務,對政府的不滿——這一切在傳統避險資產,尤其是像政府債券都極其昂貴的時候,無疑為比特幣的成功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
12 月 16 日,古根漢投資(Guggenheim Investments)的 CIO Scott Minerd 在彭博社採訪中透露,經其分析顯示,每枚比特幣的價值為 40 萬美元,比當前水平高出十倍以上。
而且,你可以確信還有更多的高淨值個人,對沖基金,信託和家族辦公室正在悄悄地配置比特幣,但他們不會在 CNBC 上解釋任何理由。
延伸閱讀:「投機過熱,是時候拿點錢回來了」古根漢投資長 : 但長期看好「比特幣 40萬美元」
延伸閱讀:擲7.4億鎂買比特幣很滿意!傳統機構基金Ruffer《投資回顧》: 是挑戰黃金的超級貨幣
美國政府監管開綠燈
除了基建問題外,許多投資者對比特幣監管問題也持謹慎態度。如果你是一家機構,若你所擁有的資產有一天會成為非法資產,那這一切都是沒有意義的。
但是在這方面,對於比特幣多頭來說還是有很多好消息的。在美國,銀行的監管機構美國貨幣監理署(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澄清道,銀行可以為客戶存儲比特幣私鑰。有了此項政策,大型銀行向其客戶提供比特幣投資工具就只是時間問題了;你可能不信任小型加密貨幣券商,但是幾乎可以肯定,你會信任銀行。
此外,OCC 最近還授予名為 Anchorage 的專業「加密銀行」聯邦銀行憲章,這為傳統金融系統和加密貨幣世界之間更緊密的聯繫鋪平了道路。
延伸閱讀:美國銀行里程碑|加密託管商 Anchorage 成首間獲 OCC「聯邦級牌照」數位銀行
鑑於加密新創公司逐漸進入到了陌生的受監管銀行領域,老牌銀行也看到了數位資產的機會,並已開始相互聯結同盟。
正如許多加密領域的企業家所熟知的那樣,過去在美國若想與銀行業務扯上關係幾乎是不可能的。
如今,隨著加密生態被視為愈發重要的市場機會,多家銀行爭相吸引加密公司的注意。「區塊鏈,不是比特幣!」2017 年比特幣反對者的口頭禪已經不復存在了。
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也表達了明確的觀點,即「比特幣和以太坊等數位資產是商品」,這為它們在受監管的衍生品市場中鋪平了道路,並在機構投資組合中站穩了腳跟,交易比特幣和以太坊就像交易石油,黃金或小麥期貨一樣。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於 2017 年 12 月 17 日推出了比特幣期貨產品(在上一輪週期中拉升的最高點),隨後又啟動了選擇權交易,並宣布推出第二大加密貨幣以太坊的期貨產品。比特幣 CME 期貨市場的未平倉合約量在最近幾週達到歷史新高。
當像文藝復興這種規模高達 1,100 億美元的對沖基金參與到遊戲當中時,不管其做多做空,往往都是通過衍生品工具進行的。
比特幣的新傳教士
或許近期最積極的比特幣唱多者就是 MicroStrategy 的 CEO Michael Saylor 了,他將超過 10 億美元的公司資產配置到了比特幣中,這使他的公司成為了第一家將比特幣作為資產負債表中資產的上市公司。
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與持有現金相比,比特幣回報率更高,且比特幣價值保全性更強。」
Saylor 通過配置個人資產,公司資產和發行債券的形式以表其對比特幣的信心,並通過 Podcast 和其他媒體形式不遺餘力地宣傳比特幣的優點。
他將比特幣稱為「人類歷史上通過時間和空間傳導能量的最有效系統」。他抨擊傳統貨幣市場中的通貨膨脹,認為問題被大大低估了;並將 MicroStrategy 公司所持有的美元現金資產稱為「正在融化的冰塊」;將他的比特幣頭寸稱為謹慎的對沖而非上頭的投機。
儘管Saylor 的聲明或許聽起來有些誇張,但他確實真金白銀地配置了比特幣,這讓他有資格評價比特幣這個資產。到目前為止,比特幣的表現並沒有讓他失望:在公司宣布將部分儲備投入比特幣之前,MicroStrategy 股票的價格約為 120 美元。現在股票價格接近 600 美元。
延伸閱讀:變相持有 3 億鎂BTC?「摩根史坦利」大買 10% 的MicroStrategy股份,比特幣概念股成風口
像Saylor、富達(Fidelity)的阿比蓋爾.強森(Abigail Johnson)和 Twitter 的傑克.多西(Jack Dorsey)這樣的億萬富翁正在為比特幣背書——曾經,為比特幣吶喊的只有那些被邊緣化的自由主義者和那些加密派無政府主義者。新的投資人所重複提及的主題似乎和以往所聽到的並沒有什麼不同。
比特幣在協議分叉,出現漏洞,交易所被駭的情況下依舊保持完整健全。自創世以來,比特幣有著近 100% 的正常運行記錄,並已結算了價值數萬億美元的交易且沒有發生過回滾。
在傳統貨幣體制下,實際利率達到負值似乎已經無法避免,並且可能會進一步降低,此時像黃金和比特幣這類零收益貨幣資產具有新的吸引力。
許多曾經持有懷疑態度的人將比特幣從 2018 年崩盤中復甦的過程作為證明其能夠勝任價值儲存工具的實力。實際上,第二次的復甦式拉升才更具有說服力。
第一次,它可能會激起你的興趣,但你會謹慎地判斷是否購買看起來存在泡沫的東西;第二次,你會意識到曾誤以為是泡沫的東西,實際上只是在做長期趨勢中的周期性活動。
許多人對美元體系感到不安
比特幣在 2017 年之前的反彈與近期以來的反彈存在本質區別:三年前,比特幣急劇升值得益於其扮演著加密產業的儲備底層資產的重要角色(但暴跌的速度和其拉升的速度一樣快)。
這是一個完全獨立的現象,幾乎與外界無關。相比之下,從 2020 年開始的比特幣反彈的本質原因是人們擔心世界各國的大量印鈔和債務支出將導致全球貨幣體系的不穩定。
新冠的肆虐及其所引發的經濟衰退成為了各國央行加速印鈔彌補財政赤字的有力藉口。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央銀行,聯準會(Fed)在貨幣刺激政策方面表現的格外激進,這導致美國的貨幣供應量激增。
與此同時,美元的地位對於許多投資者來說也發生了動搖。
美元地位遭到挑戰?
若以一籃子主權貨幣衡量,美元在 2020 年春季反彈,但在隨後的時間裡出現了長期下跌。市場上存在的許多美元空頭看到的是市面上越來越多的美國債務,但卻無人購買,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信仰者越來越少,而其他主要貨幣也面臨著自己的問題。
這種對美元的不信任以及對當前全球貨幣體系穩定性的擔憂讓更多的人對比特幣產生了興趣,比特幣趨於零的可預測貨幣發行政策使其被譽為世界上最堅挺的貨幣。
儘管有許多其他抗通膨的對沖資產可供選擇,但比特幣同時提供了無限的增長空間 — 正如你買入了科技巨頭的股票。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算是雙注合一:一個健全的,不可逾越的貨幣協議以及一個快速擴展的加密金融網路中的儲備資產。
儘管這算是比特幣標誌性的一年,但它仍只佔據著全球資產的一小部分,且尚被較少的人接受。劍橋另類資產金融中心預計全球加密用戶群體將錨定在 1 億人左右,或全球人口的 1%。
比特幣目前的市值為 6500 億美元,僅佔地上黃金價值的 6%、美國國債的 2%。但同時,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它的市值增長了三倍。
就像以前一樣,一定會有人事後諸葛,並指出比特幣存在風險。就我個人而言,比特幣的故事還遠遠沒有講完,這種革命性的數位資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報導📍
德意志銀行調查|基金經理人評比比特幣「泡沫化」規模,半數打下滿分 10 分
IMF 總裁呼籲全球政府「竭盡所能地花錢!」;法幣通膨依舊,比特幣牛市續航?
讓動區 Telegram 新聞頻道再次強大!!立即加入獲得第一手區塊鏈、加密貨幣新聞報導。
LINE 與 Messenger 不定期為大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