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正在穩步逼近被認為是歷史高點的 20,000 美元,而對市場來也說是一個關鍵的心理門檻。不過,你可能忽略掉的是,自 2017 年 12 月牛市已過去了 3 年之久,由於連年通膨的關係,比特幣現在的購買力(Purchasing power)與當時也有所不同。
(前情提要:2017年來首次!比特幣突破19,000大關!瑞波 XRP 達 0.78 美元本月瘋漲239%)
比特幣在 2017 年瘋漲至近 20,000 美元引起全球關注,可惜曇花一現僅數個月後就大跌了超過 80% 以上。如今,花了近 3 年的時間,比特幣終於是又來到了 20,000 美元這道關前;只是,就購買力而言,與 2017 年相比,比特幣可能還有一小段的差距。
比特幣 Podcaster 柯斯提(Vlad Costea)今早發文指出,假如你是在 2017 年牛市高峰時買下的比特幣,那麼即便比特幣在近期重回當年的高點,它的購買力仍不如 2017 年來得強勁;其原因,正是美元長年通膨所造成的影響。
Factoring inflation should be higher considering the money printing. I think closer to 26000
— Your Password Here (@vicariousdrama) November 24, 2020
什麼是購買力?簡而言之,就是這筆收入能買到多少東西。以比特幣來說,它的計價方式通常以法定貨幣為主,而最常見的就是美元。
柯斯提使用了計算工具 Inflation Calculator,只要輸入年份和買價,就可以很快地得出目標價是要到多少才能夠讓該物件與先前買入時擁有相同的購買力。
柯斯提輸入了 2017 年的高點 20,000 美元,並在下個年份填上 2020 年,得出了美元在這三年的通膨率合計達到 6.2%。
也就是說,比特幣在今年要漲到 21,245.76 美元,才會與 2017 年的 20,000 美元比特幣擁有相同的購買力。在柯斯提的貼文中,還有網友預估稱,考量到美元的印鈔速度,比特幣可能還要再進一步上漲至 26,000 美元的水平,購買力才會與 2017 年一致。
根據美國官方統計資料顯示,2017 年美元通膨率為 2.13%、2018 年為 2.49%、2019 年為 1.76%,今年迄今約達 1.85%。也就是說,美元持有者平均會因為每年的通貨膨脹損失近 2% 的購買力,等於說就算你純粹守著不用,財富也會憑空消失。
當然了,比特幣對標的是各種法定貨幣,不是只有美元。
因此,我們可根據台幣的購買力換算工具,來計算比特幣要漲到多少才會等同 2017 年的比特幣;以 2017 年歷史最高報價 588,812.55 新台幣,取 2017 年 12 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以及 2020 年 10 月的 CPI 作運算,可得出比特幣要至少達到 598,475 新台幣才會具有相等的購買力,差了將近 10,000 新台幣。
而這之所以值得留意,是因為今年受疫情衝擊影響,各國都紛紛加大了印鈔力度以挽救市場,美國今年年中印出來的鈔票數量就超過了過去 200 年的總和,聯準會(Fed)更已表態將放任通膨率暫時超過目標值的 2%,意味著購買力只會越來越低。
📍相關報導📍
美股歡騰大漲,那比特幣呢?葉倫有望接任美國財長,過去「加密金融」談話一把抓
專欄觀點|在比特幣逼近上輪牛市 2 萬關口之際,你手裡還剩幾個?
讓動區 Telegram 新聞頻道再次強大!!立即加入獲得第一手區塊鏈、加密貨幣新聞報導。
LINE 與 Messenger 不定期為大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