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Defi 大勢搶攻市場,一場與 CEX 爭奪交易賽道的戰事悄然拉開序幕,摩拳擦掌的 DEX 能否成功突圍?強大成熟的 CEX 又能否保住「鐵王座」?本文由專欄作者 PaNews 撰稿。
(前情提要:CeFi 絕地反攻!大農民 OKEx 進場,DeFi 之爭終結了嗎?)
伴隨著熱火朝天的農民種田潮,DeFi(去中心化金融)這趟高速列車正以驚人的速度向 CeFi(中心化金融)逼近。
其中,藉著流動性挖礦的東風,以及自動做市商這一神兵利器的 DEX 異軍突起,讓加密市場的交易賽道充滿了變數。
或許,連站在加密圈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 CEX(中心化交易所),也都未能預料到這場突如其來的爭奪賽。
儘管現階段的 DEX 數量仍只有 CEX 的十分之一,24 小時交易量也只有 CEX 的百分之一,但從 CEX 忙不迭上線 DeFi 代幣,且紛紛推出自家 DeFi 產品來看,中心化交易所壟斷的市場格局正在被沖擊和顛覆。
狹路相逢勇者勝。一場交易賽道的戰事悄然拉開序幕,摩拳擦掌的 DEX 能否成功突圍?強大成熟的 CEX 又能否保住「鐵王座」?
延伸閱讀:專欄觀點|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是未來牛市的助推器?
01) DEX 來勢洶洶,中心化交易所 C 位不穩?
經過兩年的錘煉,DeFi 僅在半年多內發展成為加密市場中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雖然起步較晚的 DeFi,發展速度與規模不容小覷。 DeBank 數據顯示,自今年以來,DeFi協議的總鎖倉量漲了近13.2倍,項目總市值漲了近8.2倍。
雖然近日加密市場整體開啟普跌模式後,DeFi 市場也未能倖免,不少代幣幾乎腰斬,但其部分備受矚目項目的表現仍讓一眾加密貨幣在其面前黯然失色。
不僅是 DeFi 板塊帶來的超高回報率讓很多投資者為之「折腰」,其爆發的潛力更是讓 VC 青睞有加。
例如,DeFi Pluse 平台上列出的 34 家去中心化金融公司已經從 100 多家風險投資基金中募集到超過 5 億美元的資金,其中不乏 Polychain Capital、A16z、Paradigm Capital、1Confirmation 等知名風投的身影。
延伸閱讀:Defi|傳奇創投 a16z 靠 Uniswap 打下的 DEX 江山,會被 Sushi「吸血鬼」整碗端走嗎?
而這些僅是 DeFi Pluse 上列出的 DeFi 項目,仍有不少項目融資尚未統計其中,由此可以看出 DeFi 的長期價值被資本深受認可。當然,來自社群的力量更是成為推動著 DeFi 發展的重要一極。
儘管從誕生到現在,DeFi 一直被認為是手握改變未來金融形態之刃的顛覆者,但其突然爆發是讓 CEX(中心化交易所)都始料未及的。也正是在這波熱潮中,DEX 逐漸在交易所格局中佔據一席之地。
ICO Analytics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 8 月加密交易所的平均網站流量較上月出現大幅上升,平均網站流量環比增加約 26%。
其中,幣安、Coinbase、火幣、Kraken等交易所漲幅均超過 30%。
值得一提的是,在統計的前 20 最受歡迎的加密交易所中,去中心化交易所 Uniswap 環比激增 165%,位列第 12 位,這是 DEX 首次進入前 20 名。
(source:ICO Analytics)
與此同時,The Block 也指出,8 月份 DEX 交易量超過 110 億美元。
DEX 現貨交易量與 CEX 交易量的比率連續一個月上升,在 8 月份超過 6%,該比例在 7 月份只有 3.95%。
雖然高速成長的 DEX 一時半會兒很難真正撼動 CEX 這顆大樹,但 DEX 對其活躍度和交易量的衝擊是顯而易見的。
在 DeFi 熱潮初期,從加密市場的游刃有餘到 DeFi 生態的應接不暇,中心化交易所們陷入了被牽著鼻子走的境地,只能跟隨 DEX(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節奏開設 DeFi 專區,無審核上線熱門項目,只為滿足用戶的交易需求。
更甚至有些平台在未經過項目方同意的情況下,為了流量將一些 DeFi 項目「強上」。
延伸閱讀:不甩上線風波,Polkadot 代幣 “DOT” 漲逾 220%!加密基金分析師:將躍升市值前三
如此被動的場面,是這些中心化交易所不曾有過的。
而 DEX 和 CEX 這兩種不同的業務模式也讓加密市場產生了兩極分化,新興派忙著在 DEX 中撿錢,古典派只能在 CEX 中接盤。面對這種情形,不少新興派玩家調侃道,「去 CEX 接盤,估計這輩子都解不了套。」
不可否認的一個事實是,DEX 正贏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青睞。對於 CEX,尤其是小型的中心化交易所而言,未來將會越來越難生存。
延伸閱讀:觀點|Defi 為何「難以走向主流大眾」?阻礙 CeFi 集成 DeFi 的 8 個原因
02) 流量保衛戰:從被動上幣到主動強推“挖礦”
當玩家正大量從 CEX 中提幣,瘋狂為 DeFi 「輸血」時,加密市場卻迎來大幅下跌,隨之而來的是 CEX 延遲或限制提幣。
一時間,「CEX 用數據砸盤反擊 DeFi」的猜測不脛而走。
雖然這僅是揣測,且不少中心化交易所也都予以否認,但現實卻是以 ETH 等為首的代幣確實正在不斷流出。
例如 ETH,CryptoQuant 數據顯示,近期 CEX 的 ETH 流出量正在不斷攀升,其中 9 月 7 日交易所提款轉帳總數高達 72642 ETH。
(CryptoQuant:中心化交易所ETH流入出情況;中心化交易所ETH轉出量)
隨後,一場「提幣運動」開始在各大社交平台傳播。
談到「提幣運動」,可追溯到2014 年「門頭溝」事件出現後引發的「密鑰證明運動」,該運動得到廣泛聲援,其初衷是為保證資金安全,號召用戶自己掌握私鑰。
此後,幾乎每年都會出現提幣運動,但都未取得多大成效。
與以往不同,雖然目前 DeFi 引發的「提幣運動」看似形式大於內容,但 DEX 已憑藉著自己掌握錢包與私鑰、無需做繁瑣的 KYC 等優勢佔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且不少投資者都對其推崇備至,這也使得 CEX 有點坐立難安了。
但就目前而言,DeFi 技術和資金的高門檻、網路擁堵、高額手續費、安全等問題也使其難以較快走向大眾。與此同時,DeFi 瘋狂之下亂象叢生,如項目跑路、創辦人套現砸盤等現象,也使得 DEX 大規模普及任重道遠。
與其一味迎合,不如改變自己。
趁著 DeFi 勢頭有所放緩,幣安、火幣、OKEx 等各大中心化交易所紛紛推出自家平台幣的流動性挖礦,且展開自有公鏈支持 DeFi 的定位。
延伸閱讀:野心邁向 DeFi,幣安推出與以太坊智能合約兼容的「幣安智能鏈」(BSC)
然而,這種玩法本質上與 IEO 不無區別。
IEO 的玩法是鎖倉平台幣後,投資者用平台幣參與項目投資,而交易所的挖礦玩法也是鎖倉平台幣,用挖礦的模式按照比例分發新代幣。
對於 DEX 而言,只是提供了一個低門檻、無 Gas費用、滑點低的參與方式,讓更多的普通大眾可以參與進來。
另外,隨著交易所的流動性挖礦頻率加快,其是否會如以往 IEO 一般高開低走,項目質量下滑,還值得商榷。
而外界對這種鎖倉挖礦的看法也褒貶不一。
Primitive Ventures 創始合夥人 Dovey wan 評價道,這是個無本萬利的生意。
中心化交易所上做「挖礦」的項目,可能有點本末倒置了,因為流動性挖礦對於項目來說是冷啟動流動性,想要拿中心化交易所的流動性那估計有點天真了。
而微博知名 KOL 超級君認為,DeFi 挖礦盈利在於門檻,門檻越高潛在利潤越豐厚。交易所的 DeFi 挖礦門檻低,其利潤也就相對薄弱了。
值得一提的是,大火的 DeFi 也曾帶來了局部的牛市。
在 DeFi 光環的加持下,CEX 這種面向大眾的新玩法,能否如 2019 年的 IEO 玩法為低迷行情注入一劑強心針?
OKEx Research 首席研究員 William 告訴筆者,各大交易所推出的鎖倉挖礦的模式或將引領下一波行情發展。
他解釋道,鎖倉挖礦實際上是以前的「鎖倉」+「空投」,是交易所真金白銀地砸錢,用戶當然會趨之若鶩。相比於 DeFi 的「流動性挖礦」讓二級市場用戶接盤,這種做法更有利於市場的健康發展,但能給 DeFi 的流動性挖礦續命多久,還有待市場觀察,因為DeFi的流動性挖礦,本身就沒有可持續性。
延伸閱讀: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Vitalik 砲轟:「DeFi 流動性挖礦」就像是央行瘋狂印鈔
03) 是互補而非取代,用戶訴求是競爭的不二法門
儘管 DEX 與 CEX 掐得不亦樂乎,但高速發展下兩者皆暴露出很多短處和問題。
DEX 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 AMM(自動做市商)。
CoinGecko 的數據顯示,這 9 家 DEX 佔據絕大部分日交易量的 9 家 DEX 中,7 家都是基於 AMM 的DEX。
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傳統的訂單簿模式很容易出現交易速度慢,交易深度差、交易滑點大等問題,而AMM 從根本上改變了用戶交易加密貨幣的方式,開闢了「人人皆可做市」的新時代,是拯救 DEX 深度的秘密武器。
不過,AMM 在交易定價權等方面仍存在不小的問題。
與此同時,眾所周知,DEX 的基礎設施不僅是在技術層面 API 上要求穩定,有較強的穩定性,更為重要的是要有充足的流動性。
但從現階段來看,受制於基礎設施,部分 DEX 的整體成熟程度還欠些火候。
而發展多年的 CEX 有著用戶基數大、交易深度足夠、資產流動性充足等強大優勢,這些都是 DEX 無法媲美的。
對於 DEX 而言,若想真的超越 CEX,還需在技術上繼續深入打磨。而對於 CEX 而言,DeFi 已經為 DEX 做了很多的用戶教育。
如果說之前的提幣運動只是停留在口號上,這次很多人嚐到了 DeFi 真香後,可能會真的遷移到 DEX 上交易。
藉著 DeFi 的東風,DEX一路高歌猛進。
DeBank 數據顯示,與年初相比,DEX 用戶數漲了近10.7倍,交易量漲了近158倍。
雖然目前 DEX 的交易量並沒辦法與 CEX 相提並論,但與 CEX 時常面臨的運營風險、刷量行為等正將用戶逼向 DEX。
與此同時,DeFi 帶來的超高回報率,使得越來越多的 DeFi 玩家開始去 DEX 交易,屢創紀錄甚至成為了常態。
而隨著 DeFi 進一步打開開放金融增長空間,其繁榮生態將成為 DEX 發展的助推器。
DeFi 和 CeFi 在一定程度上是互補的。或許就如 OKEx CEO Jay Hao 所言,目前 DeFi 在進入門檻、用戶流量和產品體驗上欠佳,而 CeFi 在透明度上被客戶所詬病。
我們可以用 DeFi 協作完成資產的託管和清結算工作,而 CeFi 則可以在獲客和合規等方面發揮作用,由此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總而言之,在 DeFi 這場圈地運動中,無論是 DEX 的強勢崛起,還是 CEX 的全力反擊,說到底還是用戶之爭。
而拋開 DEX 和 CEX 孰優孰劣的成見,用戶訴求是永遠不變的核心,也是取勝的不二法門。
或許,DEX 與 CEX 的競爭將成為為用戶提供更好服務的原動力。
📍相關報導📍
分析師警告:DeFi 交易過度倚賴 USDT USDC ,中心化風險不容小覷
挖蕃薯風波|Yam Finance 爆智能合約漏洞!Defi 項目未經審計釀隱憂?
幣安流動性挖礦 Launchpool 明天啟用!簡化 Defi 的「Cefi」真有市場嗎?
讓動區 Telegram 新聞頻道再次強大!!立即加入獲得第一手區塊鏈、加密貨幣新聞報導。
LINE 與 Messenger 不定期為大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