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CCN報導,中國正試圖阻止所有國內和國外的加密貨幣交易和初始代幣發售(ICO)相關的網站,這可能是中國給予加密貨幣相關產業的最後一擊。
據「金融時報」週日報導,中國央行管理的一份報紙報導說,當局正在製定一系列監管措施,進一步打擊加密貨幣行業。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於2017年初開始加大對國內交易的審查力度。
據國家資助的網站ThePaper.cn報導,中國人民銀行關聯文章摘錄如下:
為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當局將對國內外ICOs和虛擬貨幣交易所採取監管措施,包括禁止相關業務,禁止和處置境內外虛擬貨幣網站。
9月4日,中國首次發布「關於初次代幣發售(ICO)的禁令」,緊接著又實施了一系列限制措施,有效地打通了國內加密貨幣交易所,要求在9月30日前完全停止交易活動。
清理整治後,以人民幣計價的虛擬貨幣交易量一度從全球交易量的90%以上下降到1%以下,大大降低了風險水平。
繼9月禁制後,加碼監管力度
但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協會馬上了解到,9月份所採取禁止國民對加密貨幣進行投資的措施現在已經不管用了,為此,中國政府正在進一步禁止並檢視國內加密貨幣業務和國際交易平台。
當局隨後發出公告,警告投資者應警惕海外加密貨幣交易和參與初始投幣(ICO)的風險。
中國央行已經進一步有效地建設防火牆,以防止國內交易者和投資者使用國際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網站。
該公告表示,實施監管封鎖是通過「告知」的精神來完成的。該公告也證實國內投資者在當地禁令後轉向海外平台的結論。
報告指出,日本和香港已經成為中國加密貨幣交易者的主要活動國家,
透過海外交易規避監管,虛擬貨幣交易和ICO活動有復甦的趨勢。
以國內參與的海外ICO為例。 根據這項「公告」可以發現的各種風險和問題依然存在,包括非法發行,不現實項目,欺詐甚至傳銷等,投資者可能更難以彌補損失。
中國的種種限制已經促使一些中國的加密貨幣公司和礦工搬遷到瑞士和加拿大,前往這些更友好的庇護港和更加擁護的司法管轄區。
與此同時,中國對全球加密貨幣價格的影響依然在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