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中國民營銀行在 1 月相繼公告,為加快數位化轉型,將停辦現金收付業務,有專家認為,由於數位人民幣的全面推廣與使用只是時間問題,未來更多銀行或將進一步壓縮或停辦現金業務。對此,中國官媒昨日刊文試圖平息民眾擔憂,指中國銀行業的現金收付業務將長期存在,不需擔心。
(前情提要:中國央行推反洗錢新規:個人存取「5萬人民幣」以上現金,即須登記資金來源)
(前情提要:E-CNY普及化!數位人民幣APP上架後掀熱潮,用戶下載量增逾10倍)
在中國大力推行數位人民幣發展之際,北京中關村銀行在 1 月 28 日發布公告稱,經向有關監管部門報備,該行將於 4 月 1 日起停辦現金收付業務,停辦渠道包括營業網點櫃面和該行 ATM 機自助渠道。
北京中關村銀行在公告中表示,停辦現金收付業務後,客戶可通過該行手機 App、營業網點辦理除現金收付以外的其他各類業務;確需現金服務的,客戶可通過該行轉帳至他行辦理,並免收轉帳手續費。
遼寧振興銀行在 1 月 7 日也發佈公告稱,經主管人民銀行批覆,從 2022 年3 月 1 日起,該行將停辦櫃面現金存取款、零錢兌換、殘損幣兌換、 ATM 存取款等現金業務。
遼寧振興銀行表示,如客戶持有該行借記卡,可繼續在帶有「銀聯」標識的他行 ATM 辦理現金取款業務,也可以通過該行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等渠道辦理資金轉帳業務。
針對停辦櫃面和 ATM 現金業務的原因,北京中關村銀行提及,是為了「加快數位化轉型步伐、不斷加大線上業務發展力度」; 遼寧振興銀行則提及「為集中資源提升電子銀行的服務能力」,這釋放出上述兩家中國民營銀行向線上化、數位化轉型的訊號。
因應數位人民幣發展
針對上述銀行停辦現金業務的舉措,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莫開偉向中媒《紅星新聞》表示,他認為這主要是為數位貨幣的全面到來進行預熱、做好相應的準備;與此同時,也有來自現金業務費力不討好、增加工作量和經營成本等方面的考量。
莫開偉認為,隨著數位人民幣的應有場景豐富和不斷完善,全面推廣與使用只是時間問題,未來更多銀行或將進一步壓縮或停辦現金業務,並通過大力發展線上業務,來彌補現金業務縮減帶來的不足。
中國政府目前正在大力推行數位人民幣試點,並已在上月正式推出數位人民幣試點版 App ,據《南華早報》此前報導,已有超過 2.61 億人下載了該 App 。
據中媒《界面新聞》報導,中國當前共有 19 家民營銀行,其中沒有線下網點、可以異地展業的互聯網銀行僅有 4 家,包括微眾銀行、網商銀行、新網銀行、億聯銀行。
除了北京中關村銀行、遼寧振興銀行以及 4 家互聯網銀行外,重慶富民銀行、福建華通銀行兩家民營銀行目前同樣不支持現金存取業務。
民營銀行從業人士向《界面新聞》表示,北京中關村銀行、遼寧振興銀行停辦櫃面和 ATM 的現金存取業務,可能是為轉型為互聯網銀行鋪路,當前,由於民營銀行「一行一店」模式和監管禁止異地展業的規定,除允許全國展業的 4 家民營銀行外,其他銀行的業務擴張都受到限制。
中國官媒刊文平息疑慮
值得注意的是,在遼寧振興銀行、中關村銀行公告將停辦現金收付業務後,隨著中國正大力推動數位人民幣發展,不少中國民眾擔憂,是否將有更多銀行跟進,令實體金融很快將不復存在。
為了緩解民眾疑慮,中國官媒《經濟日報》 13 日刊文引述專家說法,指民營銀行停辦現金收付業務符合監管規定,此外,目前部分中小銀行為降低業務投入成本,開始減少線下網點數量,這是銀行業數位化轉型的一個大趨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教授、國際法系主任伏軍表示,由於大型銀行的服務涉及更多的企業及個人,監管機構在這些銀行停辦現金結算業務方面應當給予更多的限制,以確保現金收付業務持續向社區、社會提供。
《經濟日報》提及,未來,或將有更多的民營銀行停辦現金收付業務,但對中國銀行業而言,現金收付業務將長期存在,用戶不用擔心。
📍相關報導📍
中國國務院:支持在零售交易等場景試點使用「數位人民幣」;相關概念股聞訊齊漲!
數位人民幣 | e-CNY試點版 App 甫上線便擠下微信、成 iOS 免費排行榜冠軍
中國CBDC衝刺|微信正式啟用數位人民幣支付!e-CNY試點版 App 推出更新
讓動區 Telegram 新聞頻道再次強大!!立即加入獲得第一手區塊鏈、加密貨幣新聞報導。
LINE 與 Messenger 不定期為大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