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密集可見的超商,將變成戰爭時的緊急民用補給站,也有社群討論,在有電力與網路的超商內,加密貨幣在戰時的能使用度將變得顯眼。
(前情提要:《零日攻擊》掀起戰爭中「加密貨幣無用論」,斷電斷網有解?黃金更好? )
(背景補充:川普「移民金卡」一天賣1000張進帳50億美元,商務部長:戰爭爆發時可來美國重新開始 )
在區域緊張局勢持續升溫的背景下,台灣政府已計劃在潛在的軍事衝突中,能夠向全體國民提供基本的民生物資。全台超過1.3萬間的便利商店可轉變為戰時的補給據點,負責發放口糧、飲用水及其他必要的緊急物資。
《衛報》今日刊登了一篇相關報導,詳細闡述了台灣政府與主要連鎖便利商店,如7-Eleven和全家便利商店等,進行的密集協商與準備工作。這些隨處可見、深入台灣民眾日常生活的超商,將在戰時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成為政府在交通運輸可能受阻的情況下,維持社會基本運作和民眾生活的重要支柱。
4名不具名的知情者中,一名國防部官員向衛報表示「我們必須為最壞的情況做好準備」、「便利商店在台灣的普及率非常高,幾乎每個社區都有。它們的物流系統相對完善,可以有效地將物資送到需要的人手中。」
戰時配給:飲食醫護用品、Wifi
據衛報稱,台灣政府已經開始與各主要超商業者進行演練,模擬戰時的物資配送流程。這些演練涵蓋了從中央倉庫到各門市的運輸、儲存以及最終的發放等環節。為了確保戰時的順利運作,政府也計劃加強對超商員工的相關培訓,使其具備在緊急情況下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除了口糧和飲用水外,這些「戰時補給站」預計還將提供包括基本醫療用品、手電筒、電池等應急物資。也包含緊急聯絡使用的 WiFi 網路。台灣政府也正在考慮利用超商現有的POS系統,建立一套戰時的物資管理和分配機制,以確保資源能夠公平有效地分配給需要的民眾。
這項計劃今天引起了台灣社會廣泛關注。一位住在新北市的上班族林先生向台媒表示:「超商就像我們的好鄰居,如果真的發生戰爭,它們能成為我們的補給站,這讓人感到安心。」至於政府方面是否有相應回應,可能需要等至 14 日禮拜一才會有正式回應。
加密貨幣成為戰時交易單位?
加密貨幣支持者常有一個初始概念,就是Crypto能取代傳統法幣,甚至在戰爭時這類極端事態中,加密貨幣能成為方便攜帶、安全、無中心控制的交換貨幣,銀行關閉了,或是法幣貶值到無效力了,加密貨幣可以有效成為取代品。
但加密貨幣也有很強的局限性:戰爭中沒有電力,或是沒有網路了,無法連上區塊鏈的情況下,人們就無法使用加密貨幣進行交易,這也是「戰時加密無用論」的基礎。在今天「超商成為戰時補給站」的計畫曝光後,不少台灣社群已經在討論有網路與電力的超商內,在新台幣若遭遇戰時大幅貶值的時刻,加密貨幣有可能會意外成為交易的熱門貨幣與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