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區塊鏈產業仍舊處於早期,但相關投資併購活動一直在發生。最近 TokenData 發布了一份產業併購報告,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下產業發生了哪些併購事件。本文由專欄作者橙皮書重新編譯、整理和撰寫。
重點節錄:
- 產業成熟度:自2013年以來,一共發生了至少350起併購案,併購總金額超過40億美金。跟其它成熟產業相比,不管是金額還是數量都相對較小,但可以看到產業正在快速發展。
- 發展節奏:併購行為的活躍度跟市場行情為正相關關係,大量的併購案和資金都發生在2018年,隨後的暴跌和價格復甦,讓戰略併購開始流行。
- 資金:大多數加密貨幣公司由VC投資,在可預見的未來,由於缺乏大規模的IPO,並且大多數加密貨幣VC都處於起步階段,併購是目前的退出方式之一,但不是主要。
- 公司和策略:目前併購市場最大的買家是有錢的交易所,他們通過收購技術和人才來保持自己的競爭力,在可預見的未來,這種趨勢會繼續保持。
- 合規:有明顯的跡象表明,可以通過併購來滿足不同國家的監管要求。隨著監管不斷明確,併購將成為很多公司尋求全球監管合規性時採用的主要戰略。
- 去中心化:真正的去中心化併購還沒有發生,但2019年出現了很多代幣融合的案子,這可能是去中心化併購的重要機制。
併購事件
自2013年以來,已經進行了350宗涉及數字貨幣或區塊鏈公司的收購,併購行為在2018年達到高峰,一共產生了160多筆交易,預計2019年在90-100筆之間。
併購行為的活躍與否,跟數字貨幣價格和情緒正相關,18年年初行情高漲,也是併購活動最活躍的時間點。
併購價值
自2013年以來,產業一共發生了價值40億美金的併購交易,其中2018年的併購交易價值28億美金,而2019年預計為7億美金。
如果我們去觀察單比交易的金額會發現,2018年有5筆超過1億美金的收購,而2019年僅為1起。
但2019年的幾筆併購意義非常大,比如Facebook收購Chainspace,該團隊後來主導了Libra的設計與開發,以及首起數字資產託管團隊被併購和首筆代幣合併交易。
財務收購VS戰略併購
我們將財務併購和戰略併購做如下定義:
- 財務併購:目的是為了獲得財務回報,手段有槓桿買斷、反向收購和收購原本的portfolio,主要的資方是機構或者私人機構
- 戰略併購:目的是為了獲得團隊、搶戰賽道、拓展生態等,主要的資方來自於交易所或者公鏈團隊
2018年出現了很多動機不明的財務併購,仔細觀察會發現,不少財務併購是一家原本要破產的公司轉向區塊鏈被併購,或者區塊鏈創業公司收購只剩空殼的上市公司。
2019年發生的併購,大多為戰略併購,預計全年將發生70起戰略併購案。
誰在瘋狂收購
50%以上的併購交易由投資基金和交易所完成,其併購價值也佔併購總金額的一半以上。
交易所是最多的戰略併購買家:是目前產業唯一被驗證的殺手應用且有很好的現金流,他們也非常有動力拿錢去為產業添磚加瓦。
付費進場:不少非區塊鏈領域的公司,想要在擴大在該產業的影響力,買買買是不錯的選擇,人才和資源一併到手,Facebook就是其中典型。
公鍊和礦工:公鏈也是活躍的收購買家,關於Dapp和協議的相關收購也達到了40起。礦工在18年比較活躍,19年基本沒怎麼出手。
誰是交易所中最活躍的買家
我們知道交易所是最活躍的併購買家,其中最活躍的就是coinbase,他們已經完成了16筆戰略併購交易。
其中Earn(1億美元)和Xapo的託管業務(5500萬美元)併購,金額和影響力都在產業前茅。
排在Coinbase後面的是Kraken和Coinsquare,其中Kraken參與了7筆交易,Coinsquare參與了5筆交易。一項重大交易是Kraken以1億美元收購了英國合規衍生品交易所Cryptofacilities。
之後就是後程發力的幣安,截止現在他們已經完成了4筆併購,Trustwallet, JEX, Wazirx和DappReview。併購之外,幣安也對不少項目做了投資。
對於交易所來說,併購也是繞開監管的一種方式,通過收購當地獲得許可的公司來適應當地法規是常用手段,自2018年以來,以這種目的的收購交易發生了15起。
技術&戰略併購
技術&戰略併購主要分為三類:
- 1.人才和技術收購:意在直接獲取早期公司的技術成功和技術人員,這在18-19年非常流行,通過收購這些公司來在某個細分賽道佔據位置。
- 2.橫向合併:收購標的和收購買家的某項業務進行合併,一般類似的併購交易都金額較大,他們佔戰略併購總金額的一半以上。
- 3.多元化交易:比如收購本地合規公司或非產業公司的收購,典型就是Tron收購Bittorrent。
去中心化併購
關於上面提到的併購案,基本都是公司之間的行為,但有一些項目是完全去中心化的,這就涉及到代幣直接的合併。
比如,兩個競爭的隱私幣該怎麼合併?以及我跟你都是做預測市場的去中心化項目,我該怎麼收購你?
目前關於去中心化項目的併購和合併目前還沒有發生,大部分的項目都屬於某一個機構和公司。
但隨著一些去中心化網絡的價值增長,總會有一些其它的利益相關者,而併購這個概念可能也會隨之出現。
目前關於去中心化項目的併購,我們看到了一些嘗試,比如部分代幣的交換。
協議和Dapp的併購
儘管真正的去中心化併購還沒有發生,但很多開發團隊之間有大量的併購交易。很多團隊都在做去中心化協議或者去中心化應用。
在這裡主要有三種併購目的:
- 1.加速開發:直接收購協議的開發者團隊,這跟技術收購非常類似,我們看到了不少1CO募資的項目這麼做。
- 2.用戶拓展:項目收購完成後,獲取該項目的客戶/用戶。
- 3.協議商業化:收購技術團隊的目的是,把原本的開放協議商業化。比如由Stellar開發團隊組成的實體Lightyear與Chain的合併,合併後的公司更名為“ Interstellar”,並將Chain的客戶帶到Stellar區塊鏈。
首次代幣合併
2019年出現了第一批代幣合併案例,在18年的風過去之後,合併抱團取暖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我們來看兩個案例:
- TRONAce&TRONDice:2019年4月,在TRON區塊鏈上運行的兩個菠菜Dapp都發行了自己的token,TRONAce收購TRONDice後,TRONDice的token將被合併/交換為TRONAce token。
- COSS & ARAX (aka LALA):2019年4月,總部位於新加坡的加密貨幣交易所COSS和加密貨幣錢包ARAX宣布將合併。兩家公司都在2017年進行過1CO,合併之後,之前的token持有者會按比例拿到新的代幣。
儘管兩家併購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去中心化”,因為涉及的項目都是傳統公司,但從代幣角度來看,它們給未來可能的去中心化併購提供了一個思路。
最後我們來看下去中心化-中心化併購圖譜:
?相關報導?
幣價分析|中國央行發布白名單,昨觸及6500的比特幣暴拉回 7,300,單日漲幅達 9%
創投教父 Tim Draper: 比特幣將在 2020「閃電網路」完善後突破 25 萬美元
《BlockTempo動區動趨》LINE官方號開通囉~立即加入獲得第一手區塊鏈、加密貨幣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