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產業花了很多時間希望可以以某種方式服務藝術產業,但當數位檔案可以被 100% 大量複製的時候,就算用了最先進的技術(Filecoin + IPFS + Handshake),也解決不了最核心的問題,但也許數位藝術的獨特本來就不該承接傳統的觀念。本文由專欄作者 Noah Yeh 撰稿,不代表動區立場。
(補充知識:微探討》從加密遊戲、數位藝術品看非同質代幣 (NFT) 市場為什麼重要?)
對藝術市場我絕對稱不上熟悉,但我的經濟學背景讓我對這個市場充滿了疑惑,尤其是在數位藝術的定價及未來上。
雖然已經離開了區塊鏈產業一陣子,但偶爾還是會聽到有些人希望把區塊鏈與藝術綁在一起,我花了點時間探索這個方向,這篇算是中途筆記,如果有專家認為想法錯誤,歡迎留言討論。
藝術品上鏈 先講實體藝術作品
雖然我不斷在臉書上看到「12種區塊鏈重塑藝術市場的方式」的類似文章標題,但被提出的方法似乎總是有些缺陷。
貨幣化(tokenize)藝術品的流程沒有什麼問題,Non-fungible tokens 無法複製、變更等我也理解好處,但 NFT 的角色似乎跟傳統藝術市場的證書沒有什麼兩樣,尤其是當你把私鑰記在一張紙上並放入保險櫃裡的時候。
我們可能會爭論 NFT 在網上交易更加方便,但要交易高價的實體作品多半還是會需要實際碰面評估與將作品換手,並沒有解決太多的問題。
區塊鏈很有用,如果先不談技術成熟度,也許比證書更加可靠,但藝術市場對於現有解決方案並沒有太多的痛點(即使使用區塊鏈,還是需要專家及親友的鑑定),在沒有需求存在的地方新技術就只能扮演噱頭角色,沒有實質作用。
不過針對實體作品也許有一個例外,就是 Masterworks 的模式,這我們再晚一點會提到。
但我們先談談數位藝術。
延伸閱讀:Async.Art | 一幅72萬、千年看不完的「加密畫作」賣出!以NFT實現不斷變異的可編程藝術品
藝術小偷
我初期做研究的時候有朋友將一個影像藝術家介紹給我,叫 Rachel MacLean,她的作品在全球的博物館、畫廊等都有展出,在國際上算是有一定名氣與可信度。
為了理解他們的流程,我 email 他們表示對作品感到興趣,希望能了解更多,經紀人很熱心的立刻回了我訊息,並給了我一個隱私的 Vimeo 連結的密碼,我輸入密碼後一小時的全片便開始播放,我當下有點錯愕,並 Google 了下載 Vimeo 隱私影片的方式,試著照做後影片便開始下載,開始下載了一陣子心裡罪惡感太重我便按了取消,但不難想像如果作品很值錢,有人用這樣的方式對作品進行盜取。
Rachel 的作品很有趣,她用繽紛的色彩諷刺現實的做作,我鼓勵大家都去看看,但別學我去下載別人的作品。
延伸閱讀:專欄|無視經濟學定律?打破稀缺性原理?「多版限量加密藝術品」的概念與由來
數位藝術怎麼防止拷貝?
我後來回信給了 Rachel 的經紀人,想問問他怎麼防制被拷貝,除了定期更換密碼以外,他的邏輯是 Vimeo 上的影片雖然是全片,但畫質較低,在真正的作品呈現的時候,也會有特殊的裝置與環境來投射在更大的螢幕上,他們不認為串流的影片可以代表藝術品本身,如果以實體藝術品做比喻的話,可以想像畫作本身跟影印海報的差別。
Ted 講得有些道理,但我還是不免注意到 Rachel 的一小時作品一個版本(一般數位作品會有七到十版)只需要五十萬新台幣,即使有十個版本,扣掉拍片的成本,大概也剩不了多少,如果這是國際知名的數位創作藝術家的價碼,那進入這個領域的人可能也不多(當然你可以說藝術創作不是為了錢,但生存總是重要,尤其在考慮到一個影片要花上的時間及金錢成本上)。
除了成本外其實還有其他問題,即使藝術家本身流出的數位檔可以用畫質等方式保護,如果是藏家流出的又如何?
他們可以拷貝 100% 的原檔進行分享,甚至是低價轉賣賺取利潤,這又要如何解決?
在數位藏家中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或有能力在家中裝置同樣的放置裝置,這個部分的藝術價值將因藏家的偏好而異。
針對這點熟識的朋友又介紹了一些本地的藝術家給我認識,透過談話我的理解是藝術家的確會有點在意,但他們認為藝廊會幫他們保護好他們的作品不被抄襲拷貝,但與畫廊的對話中他們其實在這方面的做法與實體畫作並無太大差異,主要是以合約做保護,這當然也不是他們的錯,產業在轉變總是會有一些創新的機會,但這的確是個令人擔憂的漏洞。
現在數位藝術品的轉手主要以上了密碼的 USB 為主,有些藝術家會製作精美的盒子與卡片,但這些都無法改變 USB 檔案傳輸的本質,雖然不知道這是否屬實,但很難想像藏家不會在收到後自行再去拷貝,這也許跟抄襲也無關,就是單純擔心 USB 壞掉或是遺失。
這個部分的資訊我向張徐展請教學習很多,我喜歡他的作品裡對生死的豁達,呈現方式也很有趣獨特,特別謝謝他。
延伸閱讀:區區小事專欄|後疫情時代催生的「虛擬世界」和數位收藏品
Note on DRM
DRM 是個成熟的技術,但一旦任何 Reader 程式開啟檔案(假設裝置及程式都不是像iTunes 一樣的封閉系統),這個程式無論如何都可以做拷貝。
當然也有數位浮水印這樣的技術做追蹤,但這並不能解決不被拷貝這事。
在數位藝術的世界裡檔案通常是以 USB 被完全交予對方,藝術家與藝廊都已經完全失去掌控,用合約去限制拷貝並不太實際。
被拷貝的藝術品會發生什麼事?
我找了幾個例子來看看過去拷貝對藝術品的影響,再來推敲拷貝對數位藝術的可能影響。
數位與實體的不同,當然是數位檔案可以被大量 100% 的瞬間拷貝,如果用經濟學看,供給的稀少性沒有了,那價格當然會大大降低,但傳統的藝術品市場似乎並不總是那麼一回事,以下幾個例子檢視 100% 拷貝、大量與速度這件事。
蒙娜麗莎
蒙娜麗莎是眾所皆知的作品,但它的贗品無數,先不講那些有明顯差異的海報或明信片,油畫拷貝也許都不難找到,但有一點是贗品永遠無法拷貝的,那就是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蒙娜麗莎現在正放在羅浮宮裡,只要不在羅浮宮裡,就是假的,真假立見的贗品便不能算是 100% 拷貝。也因此蒙娜麗莎能一直保有它的價值。
安迪沃荷
安迪沃荷的作品是一個很有趣的討論,他的作品被一整個時代吹捧,但也的確被大量快速拷貝,要做到 100% 也不是困難的事,但為什麼原品還是能夠維持高價?
可能主要還是作者的在藝術界裡的歷史地位,只要原畫帶著證書,大家便會持續吹捧。
但如果不把眼光放在他本人的作品上,而是看著現代的數位藝術家有多少機會可以複製他創造價值的方法?
我認為可能性接近於零。
延伸閱讀:觀點|從杜尚到 NFT 畫作《First Supper》,談談現代藝術史的去中心化革命
愛馬仕
愛馬仕是另外一個相當有趣的例子,當然它的包包是不是藝術品這個答案因人而異,但它們的確有數量限制,仿間也的確嘗試拷貝。
就我所聽到的愛馬仕的包做工精細,很難模仿,尤其是使用時間拉長後,真假更容易辨認,但相當擬真的貨品還是有的。
我從我媽身上學到的是雖然這些包做的相當擬真,但如果買了假貨被發現,那在她的那個社交圈裡是很嚴重的後果。
因為恐懼風險太大而不願冒險,這可能是愛馬仕能維持高價的其中一個原因。
藝術品的社交作用在下一段會再多解釋。
藏家市場 vs 大眾市場
安迪沃荷的例子讓我理解到藝術品的確有著藏家市場與大眾市場的區別,藏家只在乎原作,更多的拷貝反而提高了原作本身的價值,兩個市場的受眾原則上都不會跳到彼此的領域去。
如果真以安迪沃荷的畫作為例,大家會把所有人家裡的瑪麗蓮夢露都當作是假的,直到被證實是真的為止。
傳統市場 vs 年輕市場
但這事我不敢說沒有例外,以 KAWS 為例,因為市面上充斥大量製作近乎完美的贗品,公仔的拍賣價格便有受到影響。
聽產業內的人討論是說相對年輕的族群對證書等證明文件並不那麼在意,有遺棄的也有不關心的,如果這個假設是正確的那我們大概不能期待數位作品在容易被大量複製的情況下,還能保有原有的價值。
這部分 Nunu Art Gallery 幫我釐清了許多疑問,永遠與他們對話都有新的想法,感謝他們的協助。
人們為什麼收藏藝術
為了更加釐清拷貝對數位作品的影響我閱讀了一些與此相關的心理學解釋。
心理學家提到人們會收藏藝術主要是兩個原因
- 為了與有共鳴的藝術家做連結(Connect)
- 為了想向自己的社交圈做自我表達(Self express)
這兩個原因不外是與他人做連結的原始慾望,現在我們設想一個有點現實的角色與情境。
假設 Abbie 是個在住在曼哈頓的某個中等社區裡的少婦,她的丈夫那邊擁有很高的社經地位,但不是所有親朋好友都認為她屬於這個家庭,她為了與這些人建立感情在家裡辦了一個聚會,在與丈夫的公寓裡也掛了一幅剛買來的安迪沃荷真品,希望能表現她的品味地位,也希望能證明她的歸屬。
賓客慢慢進入家中,一個個走過畫前,卻沒有人特地多問是否是真品,就這樣晚餐結束散會,這樣 Abbie 是否表現了自己的歸屬?
當然歸屬不是這麼膚淺的事,但上面這個例子也不難想像會在真實生活中出現,藝術品的其中一個功用一向是證明自己的社會地位,雖然聽起來有點負面,但地位有時其實也只是個歸屬。
上方的例子中可能有部分朋友認為畫是假的,有些人壓根兒不認為 Abbie 買得起,當然也可能有些其他原因(不禮貌等)。
結論是如果藏家展現的是一大家都知道容易被大量複製的藝術品(數位藝術),無法一眼就看出真偽(Abbie 家不是羅浮宮)這可能會減弱該藝術品能帶給她的效用,減低她與所有擁有類似出發點的人的出價,需求降低,也會降低藝術品的價值。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藝術的價值是由人堆疊出來的,我在購買一件藝術品的時候,其實在買的也是一個社群的背書,說直白點就是前面買過這幅畫,而且每次都花更多錢買這幅畫的一群人,就是我的品味背書,這些人品味的價值也就反映在畫上。
延伸閱讀:【中國藝術家、異議人士|艾未未】透過以太坊區塊鏈來表現「價值」,創造新的藝術表現
數位獨特也許跟我們想的不一樣
區塊鏈產業花了很多時間希望可以以某種方式服務藝術產業,但當數位檔案可以被 100% 大量複製的時候,就算用了最先進的技術(Filecoin + IPFS + Handshake),也解決不了最核心的問題,但也許數位藝術的獨特本來就不該承接傳統的觀念,其中有在我縮限的想像力裡能想到的幾個可能性
- 自由生長的藝術:如果藝術像是動植物一樣可以對應環境自由生長不斷變換,那即使你能拷貝這一刻的作品,下一刻也會變得不同,每一個作品一定都是獨特與唯一的。
- 反應獨立 DNA 的藝術:如果一個藝術作品的其中一個成分就是藏家本人,DNA 也好,脈搏頻率也好(yes 每個人的脈搏頻率都與別人的不同),作品到了不同人手裡就會有不同的呈現,那就不會有拷貝的問題出現。
- 連結 NFT 的藝術:就跟第二點講得一樣,只是作品連結到的是一個獨特的 Non-fungible token,最好的範例就是 CryptoKitties,這跟前面講到的藝術作品上鏈不同處是 CryptoKitties 的外貌是從 NFT 的私鑰(基因碼)而來,而不是產出一個與藝術品毫不相關的代幣。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第二點,回想人們購買藝術品最大的原因之一是為了展現自我,那最直接的方式,難道不就是將藏家本人融入作品之中?
之前筆者講過 MasterWorks 也是一種做法,不過那就是另一種投資的方式與 asset class,我並不覺得有什麼特別值得探討之處。
Lastly special thanks to Tiffany for making introductions here and there, and being a sounding board for my thoughts, your patience is very much appreciated.
📍相關報導📍
NFT 系列 - 遇見區塊鏈,淺談你不知道的加密藝術史(一)
專欄觀點|什麼支撐了 NFT 資產價值?鏈上藝術的機會與流動性溢價
「小資族也能買名畫」—— 韓國新創買下高端藝術品,分割成數千份「區塊鏈代幣」賣給大眾
讓動區 Telegram 新聞頻道再次強大!!立即加入獲得第一手區塊鏈、加密貨幣新聞報導。
LINE 與 Messenger 不定期為大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