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erf 社群的 CTO 事件,始於流動性問題與社群對項目方的質疑,本文將探討這一事件對迷因專案的潛在影響,以及未來需面臨的挑戰。
(前情提要: ZackXBT質疑小寫Neiro合作「最惡meme做市商」,官方認錯後幣價狂飆38%)
(背景補充: 機構、KOL狂喊單,是迷因幣狂潮的見頂訊號、還是新高預兆?)
大家好久不見,休整一段時間,身體和心情均得到了放鬆,繼續學習與分享。最近市場熱點基本上被中國股市佔據,加密世界倒沒有達到降息之前的預期,顯得有些沉寂。
不過有一個事件倒是引起了筆者的注意,那就是 Solana 上的一個經典 MEME,樹懶形象的 Slerf,正在經歷由一名中文區的 Slerf 社群意見領袖發起的 CTO(Community Take Over)爭奪,受此影響,Slerf 的價格也在 5 天內快速翻倍。
由於筆者之前對 MEME 一直缺乏足夠的瞭解與思考,因此覺得這個事件是個不錯的學習契機。研究了一段時間,有些心得體會,希望與諸君分享與討論。
從現象級的 MEME 到陷入社群的質疑,Slerf 經歷了什麼
首先先簡單回顧一下 Slerf 這個專案。這是一個 2024 年 3 月,由 grumpy 釋出在 Solana 的以樹懶作為主體形象的 MEME Coin,當時正值市場受現象級專案 BOME 強烈財富效應的影響,帶動了一批以預售和公平啟動作為核心賣點的 MEME 的火爆,而 Slerf 也正是其中之一,其約定將代幣總量的 50% 用於預售,並在預售成功後,將所有銷售所得與另外 50% 全部注入 DEX 中,為對應的交易對提供流動性,並放棄對該部分流動性的所有權。
在其預售階段,很快便以約 $0.02 的價格籌集了約 $1000 萬的 SOL,然而在 TGE 時,由於開發者的操作失誤,在提供完流動性並放棄所有權,且沒有完成對預售部分 Slerf 的增發之前,就將 Slerf 代幣的鑄造權放棄,致使所有參與預售的使用者無法獲得相應的 Slerf,且由於預售所得已經被鎖定在流動池中,也無法退款。
憑藉該事件,Slerf 短時間獲得了大量的關注,一方面由於該專案相當於憑空建立了一個價值築底為 $0.02,且無任何流通量的 MEME Coin,這就意味著只要進入的夠早,你的持倉成本就是最低的,這是由 DEX 的 Bonding Curve 決定的。
因此造成了大量使用者的 FOMO,slerf 的價格更是在開盤之初的 $0.02,一度拉升到 $1.2,漲幅接近 60 倍。另一方面,此事件影響覆蓋的預售參與者群體也足夠廣,後續流量捕獲潛力極大,也快速吸引了各方機構或專案的關注與支援,很多機構或大 V 紛紛以幫助補償預售參與者為方法吸引流量,這其中不乏交易所以及很多明星專案。
隨後憑藉著巨大流量加持,Slerf 也開始捐贈補償預售參與者的活動,該活動也是由交易所 LBank 承辦,因此我想整個籌款與償還過程應該是公正的,除此之外,Slerf 也通過發售新的 NFT 來籌集還款資金,通過此往事累計籌集 36180 個 Sol。
截止到 2024 年 9 月 9 日,據官方 X 帳戶公開的資料展示,總計 25444 個參與預售的地址,累計預售 53377 個 SOL,已償還 25194 個地址,共 40940 個 SOL,剩餘 250 個地址,共 12437 個 SOL 的欠款還需要再籌集,平均每個地址約 60 個 SOL。
這就意味著,整個償還計劃應該是優先於小額參與者進行的。但是這也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當隨著大部分小額參與者被補償後,創始團隊所面臨的法律風險將隨著影響範圍的縮小而得到釋放,這就意味著其償還意願以及努力程度將顯著下降。大額參與者的索賠將變得越來越困難。且隨著關注度的不斷流失,Slerf 的持有者將不得不面對缺乏新的買入資金從而造成的幣價下跌損失。
而最近由 Slerf 社群中中文意見領袖 BillyWen 所發起的 CTO,也正是對這一現實的迴應。
對於 Billy,其粉絲更喜歡稱其為 「風景哥」,各中淵源我還不太清楚,不過研究下來其可以在 Slerf 社群中獲得很大影響力的因素主要有亮點,第一是其為擁有 500 萬 Slerf 持倉的巨鯨(當然也可能是背後 token fund 持有),且聲稱並沒有在價格下跌過程中賣出,第二是在 Slerf 捐贈活動中,累計捐款累計高達 6778 個 SOL,市值約 $100 萬。
從鏈上資料中也確實驗證了這個資料。因此可以說 BillyWen 是 Slerf 社群中對 Slerf 認可度與參與度極高的關鍵意見領袖是合適的。
而所謂 CTO,全名是 Community Take Over,即社群接管的意思,這種機制主要是為了應對隨著一些 MEME Launchpad 的普及,MEME 的發行成本極大降低,其中也存在不少 rug 的情況,即創世團隊在完成預售後火速拋售代幣並中止運營,甚至直接 rug。然而其中不乏一些專案,社群對其還抱有希望和認可,這時就會有發起者希望可以將專案承接到自己手中重新啟動。
這個過程就是 CTO。和 DeFi 專案不同,由於大部分 MEME 並沒有鏈上管理的需求,因此整個 CTO 過程中最關鍵的部分是對其最有價值的社媒帳戶的接管,以 Slerf 為例,其官方 X 帳戶的粉絲高達 16.6 萬。
而 Billy 在 10 月 12 日釋出的內容中也描述了在與 Slerf 官方團隊溝通 CTO 被據後,其將會發起 FCTO,即 CTO 爭奪,且稱為此將再次捐款 $100 萬用於 CTO 團隊的運營。
具體執行的細節現在並沒有公開太多,但是這無異引起了 Slerf 社群的共鳴,以及相關投資者的支援,Slerf 的價格也迅速從 $0.14 拉升到 $0.24。
Slerf 官方在沉寂了很長時間後,似乎也發了一條意味深長的內容來回應此事件。用以說明其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的努力。
不過社群似乎針對其過往的三個行為並不認可,就是其創辦人 Grumpy 通過發行新的 MEME 或加密專案(特指 $CUFF,$MEMECHAN 和 $OODLES。價格也均遭受了大幅度的回撤),並藉助 Slerf 的影響力為其宣傳,最終實現獲利,而利潤並沒有被用於補償和建設 Slerf,社群認為這是一種背叛,
以上就是對 Slerf 此次事件來龍去脈的簡單回顧,不論該事件走向如何,我都認為這是一次值得被關注的嘗試,對於 MEME 類專案的運營正規化將會產生不小的影響。同時我也試著抽象出一些對 MEME 賽道的觀察,希望可以與大家探討。
MEME 專案發展的機遇與當前挑戰
整個觀察圍繞兩個方面展開,首先是探討一下 MEME 賽道如今發展很順利,背後的深層原因,我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
1. 公平啟動帶來的機會均等,各型別二級市場投資人風險與收益比較 VC 幣更合理:我們直到在傳統的 VC 幣被詬病的是,很多 VC 可以憑藉其影響力,在 Token 上市流通之前的一級市場獲得更便宜的籌碼,這就讓很多二級市場參與者在持倉成本上先天的處於劣勢。
當然這種模式在傳統金融世界中也是比較正常的,然而在 Crypto 賽道中,由於缺少對一級市場交易完備的監管政策,這就讓其交易者更容易獲得便利。
這些都將在無形中轉化為二級市場交易者的風險。而公平啟動帶來的好處是對於二級市場投資人來說機會均等,風險收益較為均衡,巨鯨潛在獲益高,但由於本金龐大,建倉與清倉的交易磨損,或者說滑點也會比較大,而散戶雖然潛在收益低,但是資金體量輕,買入賣出較為靈活,對市場機會敏感的話,做好波段,收益率也是十分客觀的。
2. 產品冷啟動成本較低:由於大量發射平臺的存在,產品本身的開發成本很低,對於專業團隊來說具備工業化批量生產的能力,風險較低。且專案運營手段與 NFT 類似,無形當中也有利於吸納隨著 NFT 賽道的冷清而遷移的團隊與使用者。
3. 賽道估值模型並沒有形成定式:和很多實用性或證券性專案不同,MEME 產品憑藉其文化屬性的特點,在估值上很難形成一個確定的正規化,因此不容易遭遇本益比的限制,價格波動具有彈性,持倉成本分佈更均勻,交投更活躍。
而結合 Slerf 的 CTO 事件,我認為當前 MEME 賽道也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挑戰:
1. 如何對 MEME 創辦人建立充足且持續的激勵,保證其堅持長期主義:
大部分 MEME 專案的實際運營者都是創始團隊,然而對於公平啟動類專案來說,創始團隊的長期收益點似乎不是很明確,除了潛在的流量與品牌價值之外,由於沒有預先的團隊部分分配,即使代幣漲幅很高,創始團隊也無法短期內從中獲益,而預售資金全部用於提供流動性。
如果適當的放寬這個要求,例如分配一定團隊比例等,有可能會顯著影響交易者的參與熱情,畢竟 MEME 的啟動成本實在很低。
2. 是否存在更好的 MEME 專案治理正規化,以幫助專案更好應對日益被稀釋的流動性趨勢:
由於大量同類型專案的快速出現將對某一爆紅 MEME 的流動性有稀釋的效果,這意味著 MEME 專案相比於其他賽道,維護成本更高,而且也是因為啟動門檻較低,創始團隊甚至可能並不具備很強的市場行銷或商業化能力,並不足以支撐專案的長期發展,這就對專案實際的運營者能力有更高的要求,那麼此時當前 MEME 市場並沒有看到很好的治理正規化來解決這個問題,而 CTO 似乎是為此而提出,但是由於 MEME 的核心資產是流量價值,鏈上部分相對較少,傳統的 DAO 治理工具也似乎並不能解決相關資源的可信遷移過程。
3. 假設 MEME 專案的主導權是可以切換的話,那麼究竟應該由誰來主導也是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創始團隊、巨鯨、還是 DAO 分散式治理主導?
對於創始團隊我們已經討論過了,那麼巨鯨主導或許也會有一些問題,考慮到對於巨鯨來說,核心的獲益也還是聚焦於投機收益,這種零和博弈遊戲會讓運營者與其他使用者處於對立關係,屆時憑藉著利好訊息與籌碼優勢,運營者將面臨很大的拋售獲益誘惑,這對於其他參與者來說似乎也面臨一些風險。而 DAO 分散式治理則明顯是執行效率問題。
📍相關報導📍
CoinList 執行長:比特幣是迷因之王,Memecoins會持續激增…曾經的ICO霸者現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