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 全名為 Decentralized Finance 去中心化金融,旨在透過開源軟體以及分散式網路讓傳統金融商品以去信任、透明的方式進行互動,從比特幣、以太坊陸續發展以來,Defi 的概念受到關注僅數年時間,本文出自潘超,為去中心化穩定幣 MakerDAO 的經濟研究員以及中國區負責人,擅長穩定貨幣、區塊鏈上的貨幣銀行理論,本文將進一步闡述 Defi 的定義、核心以及在具體領域的實踐。
DeFi 的定義與核心首先我們來談一談DeFi 的定義。
DeFi 的全稱是Decentralized Finance —— 去中心化金融。金融的概念我們一般都比較了解,那麼去中心化呢?
我們往往會想到以下的概念:分佈式、透明性、抗審查、不可竄改等。
在我看來,以上這些並非去中心化金融的核心以及優勢,分佈式並非區塊鏈獨有,透明性、抗審查性以及不可更改對金融行業而言很難兼容。去中心化金融的核心和優勢在於無需准入。
什麼是無需准入?
無需准入有三個層級:開發者的無需准入、節點的無需准入和用戶的無需准入。
- 開發者的無需准入意味著項目的代碼開源,任何開發者都可以通過 Pull Request 的形式參與代碼和協議的更新,一個例子是以太坊
- 節點的無需准入指任何節點都可以作為礦工或者驗證者,也就是說任何人都可以作為記帳人。這往往指Nakamoto Consensus 的全局共識機制,如工作量證明或者權益證明
- 用戶的無需准入是指任何人都可以使用這個網路,與這個網路進行互動,包括創建帳戶、轉帳、合約互動等。
個人認為,只需要滿足使用者無需准入的金融項目都可以屬於去中心化金融的範疇,而開發者以及節點的無需准入一般需要在效率、安全與去中心化中權衡。
圍繞無需准入,還有「不可能三角」的特性:自動化、強健性、不可更改性。完全自動化、不可更改的網絡如同火箭工程,在異常故障、惡意攻擊和失誤下保持系統的強健性(Robustness) 難度近乎苛刻。尤其是處在早期的去中心化金融項目,不可避免需要取捨。
註:強健性(Robustness)是指一個電腦系統在執行過程中處理錯誤,以及演算法在遭遇輸入、運算等異常時繼續正常執行的能力。
金融領域的去中心化
當我們在談去中心化金融的時候,往往會將去中心化(區塊鏈)作為主體,然後討論和設計具有金融屬性的應用和協議。但更加全面和系統地理解去中心化金融,我更傾向於以金融為體,思考哪些領域可以去中心化。在我看來,有以下幾個方面和實例:
- 融資:ICO(Initial Coin Offering)
- 商用金融軟體:去中心化的商用金融軟體
- 存貸款:MakerDAO(以太坊上的央行)、Compound(自動化商行)、Dharma(點對點借貸)
- 衍伸品:dYdY(保證金交易)、Augur(二元期權)
- 投資管理:Melonport
- 交易與支付:Kyer,Uniswap,Bancor、二層網路,狀態通道,測鏈(xDai)
融資
融資是指項目向外界籌集資金,無需准入的融資則是完全意義上的眾籌。傳統的眾籌(Crowdfunding)是以產品和服務為回報募集資金。
而區塊鏈上的融資則以代幣為回報,募集代幣或者法幣,也就是 ICO (首次代幣發行)。儘管飽受爭議,但是 ICO 可以說是區塊鏈上的第一個具有金融屬性的應用落地。最早的首次代幣發行是 Mastercoin,試圖在比特幣網絡的基礎上開發金融協議。雖然 Mastercoin 本身失敗了,但其通過 ICO 募集了 500 比特幣,後來轉型為大家熟知的 Tether 網絡—— Omni。
在Mastercoin 之後,我們又看到了包括以太坊在內的大型ICO,尤其是在ERC 20 標准後,首次代幣發行變得更加容易和受歡迎。
商用金融軟體
不過,早期的區塊鏈項目融資的軟體設施非常的原生態,甚至簡陋。投資人需要使用命令行和掌握基本的編程知識才能參與。這是一個很大的門檻。
隨著(去中心化和中心化)商用軟體的不斷開發,區塊鏈上的金融服務才不斷讓普通人得以方便使用。比如網頁端的錢包(Metamask),手機端 imToken 和交易與支付的 DApp。
存貸款
有了外部資金和好用的軟體,去中心化金融可以有規模化的採用和涉及金融的核心功能——基於穩定幣的存貸款。
MakerDAO 是從 2015 年開始的項目,其發行的穩定幣 Dai 成了以太坊上的基礎貨幣和貸款引擎。如果將以太坊看做是黃金儲備,那麼Dai 便是超額「以太坊本位」儲備下發行的央行貨幣。
在 Dai 作為「高能貨幣」的背景下,市場上出現了以其他資產為儲備發行的衍生貨幣。比如以無需託管資金池、根據供需自動調節利率的「商業銀行」Compound。
而點對點形式的借貸協議,也有 Dharma 等為代表。
衍生品
在基礎貨幣和貸款之外,這個生態裡自然地出現了衍生品,比如保證金交易(dYdX))和二元期權(Augur)等。
在中心化的保證金交易市場裡,配資僅限於買入標的資產(即需要對手方),且只有在平倉時才會結算。基於公鏈的衍生品不需要對手方且可自由流通。
預測市場是二元期權的一種形式,由於只需要在結算時提供公認的結果,區塊鏈賬本的透明和智能合約的自動執行和結算的特點是天然的優勢。
還有許多將傳統資產隱射到鏈上的金融合成品,如美股指數,讓普通人可以不受限地、低成本地參與之前無法獲得的衍生品投資。
投資管理
在有了相對豐富的金融產品後,投資管理是另一個可以去中心化實現的領域。通過自動執行的合約和無需准入的網絡,基於區塊鏈的協議(如 Melonport)可以將過去只屬於證券公司的蛋糕分給專業的獨立投資人。
交易與支付
最後我們看一下交易與支付領域。去中心化交易所相信對大家來說已經不是陌生事,往往被人們忽視的一點,在區塊鏈上的金融應用,無需託管的去中心化交易反而能夠提供更快、更安全的清結算和流動性。
就支付而言,二層甚至多層網絡,即通過質押資產或者狀態通道的方式,將一部分追求速度的交易放在鏈下進行,把要求交易安全和最終性的交易放在主鏈,已經相對成熟。我們已經看到一些接近主流支付工具的去中心化支付解決方案。
去中心化金融的再定義與方向
帶著這些實例回到最初的討論,我們看到DeFi的核心是圍繞著無需准入、低門檻進行的。去中心化金融的目標不是去中心化本身,而是更加開放和公平。
這與 Open Banking 很是接近。只是Open Banking 給第三方的權限僅在於可讀的API,而DeFi 給普通用戶可讀、可控甚至作為記帳人的權力。
DeFi 與傳統FinTech 的區別在於後者基於數據與機器學習算法,實現更精準的信用評估和預測,而DeFi 則是對所有參與者一視同仁,這既是初衷,但不得不承認的是,身份和信用體系是目前DeFi 缺失的一環。
可以預見的是,去中心化金融將和傳統金融同時存在,去中心化金融將很好地補充中心化機構在跨境領域、利基市場和缺乏金融基礎設施地區的支付、貸款與信用。
Bank the unbanked, Serve the underserved.
去中心化金融(Decentralized Finance)更好的名字應該是開放式金融(Open Finance)。
?相關報導?
「要一塊給五毛」—— MakerDAO 穩定幣 Dai 的基本近況解讀
價值 500 萬美金的 MakerDAO 罰金已被清算,有些工具能幫助你的以太幣「避免被強制清倉」
《BlockTempo動區動趨》LINE官方號開通囉~立即加入獲得第一手區塊鏈、加密貨幣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