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平台 X 上擁有 300 萬人追蹤的美國新聞媒體 Watcher.Guru 昨日在貼出台股觸發跌停機制的消息後,引發一眾外國網友好奇。
(前情提要:「誰在乎台灣」外電推文被嗆爆:晶片霸主你敢嘴?川普取消關稅股市會V轉!)
(背景補充:狂殺!比特幣插針7.7萬美元、台股暴跌2000點,日本韓國股市崩盤觸發熔斷)
台灣股市昨日在美國對等關稅震撼下,終場暴跌 2065.87 點,收在 19232.35 點,刷新史上最大收盤跌幅紀錄,包括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鴻海(2317)、富邦金(2881)…等權值股也全面跌停。

而台股今(8)日開盤賣壓仍持續噴出。截至中午,台灣加權指數已下殺 974 點,下殺超 5%,有近 500 檔上市股跌停。
國外網友好奇跌停機制是什麼?
有趣的是,在社交平台 X 上擁有 300 萬人追蹤的美國媒體 Watcher.Guru 昨日貼出台股觸發跌停機制、暫停交易的消息後,由於其英文說明的內容是寫「交易停止、斷路器遭觸發」引發一眾外國網友滿頭問號,沒想到竟然還有這樣的操作方式?
JUST IN: 🇹🇼 Taiwan stock market trading halted, circuit breaker triggered.
— Watcher.Guru (@WatcherGuru) April 7, 2025
對此就有網友幫忙解釋說,跌停機制就是「保護富人不要虧更多錢的東西」、「跌太多或太快的時候會觸發的暫停交易」、「像我們的熔斷機制啦,券商系統會暫時鎖死所有交易,讓大家冷靜一下,避免散戶繼續恐慌賣出,有更多時間可以考慮下一步」、「台灣的股市比較特殊,有漲幅 & 跌幅的極限,用來防止市場失去控制」、「大家恐慌賣出,跌得太快所以先中場休息」…
雖然跌停機制意在避免讓市場失控,但也有國外網友對此表示批評,認為這非常愚蠢,如果大家都想賣出,就應該允許賣出,而不能干預自由市場的決策。同時,也有台灣網友評論稱,市場就不該過於保護投資客,「憑什麼賺都給你賺好賺滿,賠就要幫你止損」。
不過也有人表示,美股也有熔斷機制,本質和跌停機制差不多,都是為了避免市場失控的手段,而且台股的漲停和跌停是鎖價而不鎖交易,國外的熔斷機制是直接鎖交易,因此對台股的這一機制也沒有什麼好批評的地方。

台股的漲跌停機制與美日的熔斷機制有什麼差別?
漲跌停機制
漲跌停機制旨在限制單個股票在一個交易日內的價格波動幅度,防止價格因過度投機或恐慌而出現劇烈波動。它通過設定價格的上限(漲停)和下限(跌停),來控制市場風險,讓投資者有時間消化資訊並做出理性決策。
漲停對應的是股票價格上漲到交易所規定的最大漲幅後,無法繼續上漲;跌停則對應股票價格下跌到交易所規定的最大跌幅後,無法繼續下跌。漲跌停通常以前一交易日收盤價為基準,根據固定百分比計算。
台股的漲跌停機制具體為:
- 一般股票:每日漲跌幅限制為 ±10%。例如,前一天收盤價為 100 元,當日漲停價為 110 元,跌停價為 90 元。
- 新上市股票首日:首日交易無漲跌停限制,但有其他監控措施(如盤中波動過大時的暫停交易)。
- 觸及漲跌停後的交易:當價格達到漲停或跌停時,股票不會停止交易,但價格被鎖定在漲停價或跌停價,無法突破;投資者仍可掛單買賣,但成交取決於供需(例如,跌停時若賣單遠多於買單,成交量可能極低)。
- 封板與開板:封板:大量買單(漲停)或賣單(跌停)堆積,導致價格難以變動,稱為封死漲跌停。開板:若有大額交易或市場情緒改變,漲跌停可能被突破(如跌停時有人大量買入)。
熔斷機制
熔斷機制(Circuit Breaker)同樣是一種市場保護措施,旨在當股市出現劇烈下跌時暫停交易,以防止恐慌性拋售和市場崩潰。它主要針對整個市場,而非個股。
以美股為例,美股熔斷機制由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等機構制定,並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批准,分為三級觸發閾值,根據標普 500 指數的下跌幅度決定行動:
1. 觸發條件:
- 第一級(Level 1):標普 500 指數下跌 7%。
- 第二級(Level 2):標普 500 指數下跌 13%。
- 第三級(Level 3):標普 500 指數下跌 20%。
下跌幅度以前一交易日收盤點位為基準計算。
2. 應對措施:
- 第一級(7%):若在美東時間下午 3:25 前觸發,市場暫停交易 15 分鐘。若在 3:25 後觸發,不再暫停,繼續交易至收盤。
- 第二級(13%):與第一級規則相同。
- 第三級(20%):無論何時觸發,當天交易立即結束,市場提前收盤。
3. 恢復交易:
15 分鐘暫停結束後,交易以集合競價方式恢復,之後繼續正常交易。若市場情緒未穩定,可能接連觸發更高級別熔斷。
📍相關報導📍
富爸爸警告:史上最大股市崩盤已啟動、嬰兒潮世代恐被摧毀,千萬別買比特幣現貨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