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區塊鏈技術邁入第 11 年之際,越來越多大型企業都開始投入資源,致力於發展區塊鏈技術來減輕商業成本負擔;不過,根據一家市調公司統計,過去一年是外界號稱的「區塊鏈元年」,由區塊鏈相關產業所籌集的「一級市場」新創公司融資金額卻甚至遠遠比不上 2018 年熊市的表現,作為加密貨幣市場結構的第一階層已經漸漸顯露出崩壞的前兆。
美國市調公司 CB Insights 近期公佈了在過去一年間,加密貨幣及區塊鏈項目研究的資金投入統計數字;意外的是,相較於 2018 年的 43 億美元,去年的項目資金竟下降了高達 30%,總計只有 28 億美元的資金流入。
根據 CB Insights 的《2020 年區塊鏈報告》,在 2018 年熊市期間,加密貨幣及區塊鏈領域的項目融資仍舊表現不俗;然而,儘管去年比特幣的年化利率高達 90% 以上,整整一年的融資金額卻只有 28 億美元,統計結果直叫人跌破眼鏡。
– 區塊鏈產業融資歷年變化,取自 CB Insights –
不過,CB Insights 也解釋道,有鑒於 2018 年的加密貨幣及區塊鏈產業仍舊沐浴在當時破紀錄的牛市光環中,因此該年份的籌集的高額融資也可能只是一個偏差值;CB Insights 並補充道,雖說去年表現不盡理想,但由風險投資公司支持的融資數量也相對穩定,較前年相比只下降了 2%。
簡單來說就是,項目方並未完全因融資縮減而枯竭,只是每個項目的平均籌得資金減少而已。
值得欣慰的是,研究結果突破了 CB Insights 的想像,加密貨幣及區塊鏈領域的融資表現並不如 CB Insights 於去年 7 月預測的那樣糟糕;根據 CB Insights 《2019 年區塊鏈趨勢總評》中估計,2019 年份由風險投資公司注入的資金金額,應該只會達到 16 億美元左右。
一項有趣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去年的融資來源分佈中,以風險投資的貢獻排名最高。
報告指出,連續 3 蟬聯區塊鏈產業最大投資人的數位貨幣集團(DCG),在去年跌落至第 5 名的位置;相反地,前兩名的位置分別由 NEO Global capital 以及加密貨幣交易所巨頭 Coinbase 的孵化器 Coinbase Ventures 拔得頭籌,其次則是加密基金龍頭 Galaxy Digital 和 Fenbushi Capital。
產業融資減縮,企業興趣下降
乍看之下,為強化業務流程和消減後台成本的企業級區塊鏈,較前一年成長了 62% 來到 4.43 億美元,似乎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問題在於這當中有一筆令人瞠目結舌的融資金額 —— 瑞波公司(Ripple)的 C 輪融資,總籌數量高達 2 億美元。
意即,扣除掉瑞波驚人的融資項目,2019 年的總籌金額也只有 2.34 億美元,是較 2018 年下降了 12%。
必須強調的是,這也不代表企業區塊鏈並沒有在開發。
CB Insights 解釋道,這只是因為企業區塊鏈的開發仍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報告中,CB Insights 引述了由《彭博社(Bloomberg)》商業金融專欄作家麥特.萊文(Matt Levine)所下的一段評語:「問題在於社會的協調問題 —— 你必須讓每個人都同意使用一種系統,無論是區塊鏈或是其他技術。」
事實上,這與在去年 5 月由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s)組織的《商業區塊鏈會議(Business of Blockchain)》上,各產業專家所談論的問題是相同的;對沖基金公司 Paradigm 的合夥人丹尼爾.羅賓遜(Daniel Robinson)就表示:
「社會問題相當棘手的。人們真的想做的,只是組織一個財團、寫寫新聞稿而已,他們並不會想在區塊鏈解決方案尚未被證實有效前,就把業務系統中的關鍵押注在這種方法上。」
與此同時,根據 CB Insights 的報告也顯示,企業界對於區塊鏈技術的熱情可能正在消退。
紀錄指出,各大公司在 2019 年 Q4 的電話會議上提及區塊鏈的次數,較 2018 年 Q1 少了將近 50%。
甚者,加密貨幣公司在近一年來總籌近 24 億美元的資金,也比前一年的水平下降了 41% 左右,雖然仍遙遙領先企業區塊鏈的融資數字,但也比前年減少了許多;統計顯示,大贏家主要是由專注於數位支付、網路互操作性、挖礦等領域的企業佔據。
結果就是,民眾對於強化用戶體驗的基礎設施更有興趣,而這也有可能是實現大規模採用的關鍵。
2020 年 3 大關鍵議題
在回顧過去兩年的統計數字後,CB Insights 對 2020 年的展望提出了 3 個關鍵問題。
– 2020 年區塊鏈產業面臨的 3 大關鍵問題,取自:CB Insights –
其一,CB Insights 認為在今年剩餘的時間裡,佔據主導地位的融資項目可能會是用於促進加密產品「易用性」的項目;CB Insights 警告道,分散式應用程式(DApp)的低使用率、糟糕的網路互操作性以及過大的幣值波動性,仍舊是加密貨幣難以被廣泛應用的阻礙。
報告接著指出,區塊鏈業者應該會在今年尋求更多元化的服務內容,像是交易所或託管機構,都可能會涉足「高利潤、增值」等相關服務,例如保險、貸款等業務;不過,由於去中心化金融領域(DeFi)的佼佼者 —— 借貸平台 MakerDAO,在近幾週受到以太幣(ETH)閃崩事件影響,因此可能會讓一些試圖涉足的企業卻步。
延伸閱讀:Defi 事件統整|MakerDAO 的黑色星期四:832 萬美元的質押品被「0 價格」拍走
最後,CB Insights 也提及了近半年多來進入話題中心的央行數位貨幣(CBDC)。
報告表示,政府對 CDBC 展現出的高度興趣,有可能會損害到許多不受監管的加密貨幣網路。
CB Insights 預測,在這樣的前提下,許多區塊鏈網路可能會面臨更高層級的監管壓力;實際上,歐盟在去年 12 月就提出了一份報告,提議賦予在歐盟內發行的 CDBC 一個「匿名憑證」,這可能導致基礎用戶量被導流到 CBDC,而減少了加密貨幣市場的資金流入。
「隱私性可能將成為區塊鏈平台更難提供的功能;此外,假如 CBDC 真的推出,監管機構可能會阻止消費者使用其他並非與法定貨幣掛鉤的穩定幣。」
ICO 回歸?
直至 2018 年,首次代幣發行(ICO)還一直都是加密貨幣產業的主流項目之一。
據統計資料顯示,2018 年的 ICO 總融資金額達到了驚人的 78 億美元,卻在來年因 ICO 詐騙事件頻傳,導致 2019 年的 ICO 總融資金額迅速下跌將近 95%,僅剩下不到 3.71 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就算 ICO 的影響範圍正在縮減,ICO 詐騙的拋售壓力仍舊奇高無比,例如去年最大的 ICO 龐氏騙局 PlusToken。
延伸閱讀:犯罪調查報告: 中國龐氏騙局PlusToken贓款兌現,恐為近日比特幣暴跌的背後原因
延伸閱讀:研究報告稱:70% 以上的 PlusToken 贓款已經分發完畢,市場效應可能已基本結束
不過,CB Insights 竟指出,ICO 可能有很小的機會能夠破土重生。
他們的依據來源,是參考法國在 2018 年 9 月批准的一項針對 ICO 商業成長與轉型的法案條目;另外,素有「加密老媽(Crypto Mom)」之稱的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委員 Hester Peirce,也在今年 2 月提交了「安全港草案」,希望能給 ICO 發行方 3 年的緩衝期,以便他們把網路發展成去中心化結構。
?相關報導?
Bakkt 獲微軟 Pantera 資本 150億 B 輪融資、整合「星巴克」App,Bakkt 現金支付開放註冊
閃電網路(LN)A 輪融資斬獲 1,000 萬美元,將推出第一款付費產品 Lightning Loop 測試版
讓動區 Telegram 新聞頻道再次強大!!立即加入獲得第一手區塊鏈、加密貨幣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