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共同創辦人、Polkadot 創辦人 Gavin Wood 近日提出評估區塊鏈潛力的五個基本標準,他稱 Polkadot 的韌性最佳,去中心化程度遠超以太坊和 Solana,但也有自吹的嫌疑。
(前情提要:Polkadot 暴跌50%之際,創辦人 Gavin Wood 決定轉行當 DJ?)
(背景補充:半年燒8700萬鎂、業務無亮點!波卡最新財報惹議:Polkadot治理無能還歧視亞洲人..)
以太坊在本輪市場周期走勢一蹶不振,遲遲未能突破 2021 年巔峰時的 4,891 美元歷史高點,在本周還一度跌破 2100 美元大關,與此同時,在 2022 年 FTX 崩盤後一度步入深淵的 Solana ,卻一度在上月衝至逼近 300 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Gavin Wood 提區塊鏈五大標準
究竟是什麼因素決定一個區塊鏈的長期成功?最早提出 Web3 概念的以太坊共同創辦人、Polkadot 創辦人 Gavin Wood 近日接受富比世採訪,提出評估區塊鏈潛力的五個基本標準:
- 韌性:作為 Web3 的基石,韌性結合了密碼學、去中心化與博弈論,目的是保護區塊鏈免受攻擊,並確保其長期穩定運作。
- 性能:不僅是指可擴展性,更是衡量一個網路在處理與完成任務時的效率
- 通用性:區塊鏈支持多樣化應用與程式化能力的程度
- 可訪問性:衡量用戶、開發者、應用及機器人與網路互動的難易程度
- 一致性:一個系統在整個網路中維持快速且一致溝通的能力
Gavin Wood 分析,儘管不同區塊鏈會著重不同的特性,但「韌性」指標絕對不可忽視,該標準最難評估、最具長遠性,也最關鍵,那些忽視去中心化和韌性的區塊鏈,不應被視為真正的 Web3:
以太坊上的 L2 鏈,擁有由特定公司營運的固定驗證者名單,這顯然就不是 Web3 精神。
他還提到較為模糊的概念,例如是否有單一實體能主導敘事,並「從根本上覆蓋整個生態系,扼殺其他敘事」。
Polkadot 去中心化程度比以太坊、SOL 更好?
Gavin Wood 表示,要衡量區塊鏈的韌性,通常是評估其去中心化程度,像是誰制定協議決策?治理是否有明確或較低的進入門檻?以及中本聰係數(Nakamoto Coefficient),該係數衡量想要破壞一個區塊鏈網路所需控制的節點數,數量愈小代表只要控制很少實體就能破壞區塊鏈網路,數量愈高表示要破壞網路得掌握愈多實體,去中心化程度愈高。
Gavin Wood 對 Polkadot 的去中心化感到滿意,並引用中本聰係數指標來佐證,根據 Nakaflow 數據, Polkadot 目前中本聰係數為 149,這意味著至少需要 149 個獨立驗證者勾結才能破壞該網路。
相比之下,其他主要區塊鏈低上許多,例如 Solana 為 19,以太坊僅有 2。
以太坊真的這麼不安全?
不過經動區查證,Nakaflow 數據中其實並沒有對以太坊進行分析。在典型的 POS 網路中,若掌握超過三分之一 (33.33%) 權益就足以對區塊鏈網路造成破壞,Gavin Wood 指出的 2 應該是判斷 Lido 和 Coinbase 就能掌握質押份額超 30%,但 Lido 和 Coinbase 都是替用戶提供便捷的驗證服務,背後節點的運作又更為複雜。
且官方也表示實際要計算中本聰係數很困難,因為很難具體掌握獨立實體,幾個看似分開運營的單位之間是否實際上有相關?一個看似單獨運作的實體會不會底下其實又能切分為更多實體?單純以此判斷以太坊在去中心化程度上更低確實有失偏頗。
Vitalik 是更大風險?
最後報導也指出,若是運用 Gavin Wood 的韌性評估標準,以太坊弱點很明顯,因為以太坊經常因共同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有過大影響力而遭批評,他最近發推稱「決定新以太坊基金會領導團隊的人就是我」,更是引發爭議。
不過相較於以太坊,Polkadot 主網代幣 DOT 的幣價表現更不理想,Coinmarketcap 數據顯示,DOT 價格現為4.72 美元,比 2021 創下的歷史新高 55 美元下跌超過 91%,以太坊較 2021 年歷史高點的跌幅則為 43.66%。
📍相關報導📍
前道奇隊老闆計畫買下TikTok!或用Polkadot平行鏈實現抖音去中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