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市場蓬勃發展,從最初比特幣(BTC)已經成長到了現在上千種幣種,而金融市場也從存粹的現貨買賣漸漸發展出了期貨、基金等多種投資方式;這或許對數字資產是一件好事,但卻對政府監管單位帶來很大的麻煩。不過,監管機構也已經注意到他們必須面對時代潮流定出新的規則,否則加密貨幣的洪流將漸漸超出他們的掌控。
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於昨日(6)發布新的規範,允許加密貨幣交易所領取營業執照,旨在改善監管和標準以防止欺詐行為;從去年開始一系列的監管規範出爐,似乎象徵著香港證監會已不得不重視加密貨幣的議題了。
交易所執照上路
自從 Facebook 推出天秤幣計畫《Libra》以來,監管機構就一直在討論是否該對加密貨幣產業進行監管,也苦惱於該以何種手段對其執行監督責任;對監管單位來說,這不再僅僅是投資人保護上的擔憂,而是必須擴大到數字資產的管理層面。
作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坐擁數十家加密貨幣交易所或平台,在產業上的地位也十分重要。
證監會的行政總裁歐達禮(Ashley Alder)表示,由於加密貨幣交易所內部進行的交易,大部分都被歸屬於虛擬資產,技術上來說並不被視為證券,也導致他們在這段時間裡很大程度上地跳脫了監管框架。
歐達禮也在新規公告前的一次演說中暗示道:
「在深入研究了他們(交易所)獨特的技術和操作特性後,我們的結論是有些交易所會受到我們的監管。」
對此,許多交易所都公開表示非常歡迎監管規定的設立,因為這會讓產業標準有所提高,用戶也可以憑執照(License)來區別真正有實力的交易所。
據了解,新的監管規定借鏡了證監會對傳統證券經紀商的標準。
根據規定,唯有只向專業投資人提供服務的交易所才能取得監管牌照,且交易所也必須自備保險單據,以保障用戶的資產不會因駭客等風險而受損,還會額外以外部市場監督機制來進行管理。
有趣的是,只要平台上不存在類似於證券型代幣的產品,就不需要取得香港證監會的執照許可即能自行營運。
執照申請已從昨日開始可以提交,目前還不清楚有多少交易所或平台符合這些標準。但倘若要將所有交易所囊括在證監會的監管視線下,勢必需要再另訂新的法規規範。
一年以來,僅一家基金通過 FSC 申請
在去年 11 月初,香港證監會就依據證券法規發佈了新的加密貨幣監管框架,規定任何基金投資公司的投資組合中存在 10% 以上的虛擬資產(virtual assets),都需要向證監會註冊並取得許可。
不過,《路透社 Reuters 》報導顯示,法規頒布後的這一年裡,只有「Diginex」一家投資公司達到證監會的標準;據了解,許多投資基金公司雖然都有提出申請,但都只是做做表面工夫,事實上他們都正在從香港撤出,試圖繞過證監會的管轄。
延伸閱讀>>對於香港新的加密貨幣監管框架,香港知名加密貨幣投資基金表示:樂見其成
另外,在本週三的另一份聲明中,證監會也警告投資人切勿在香港購買比特幣期貨。歐達禮則在一場演講上指出,擁有比特幣期貨的交易所很可能正從事著犯罪活動。
?相關報導?
正值香港政局動盪時期,證監會 SFC 首次發布了「對加密貨幣基金的相關規範」
香港監管機構發布「STO 監管規則」:未豁免情況下,銷售仲介商必須持有金融牌照
《BlockTempo動區動趨》LINE官方號開通囉~立即加入獲得第一手區塊鏈、加密貨幣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