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可制(Permissioned)區塊鏈,或是俗稱的聯盟鏈,已經成為企業導入的首選,並且可以「立即解決」許多產業痛點;但是要達到企業真正採用,所面臨的阻礙並非是區塊鏈技術上的不可行…..
目前產業上已經有許多許可制區塊鏈架構,主要設計於提供給企業、銀行等客戶,幫助客戶開發區塊鏈應用。這相較於人人都可以參與的非許可制區塊鏈(permissionless blockchain,或稱公有區塊鏈)不同,它們具備的特性包括可以限定區塊鏈平台的參與者,提升企業需求客製化的彈性。
像比特幣(Bitcoin)、以太坊(Ethereum)是知名的非許可的公有區塊鏈,但在聯盟鏈中,知名的相關技術包含 Hyperledger Fabric、 R3 的 Corda 以及摩根大通的 Quorum:
- Hyperledger 是 Linux 基金會發起的開源專案聯盟,透過社區開源方式開發。
- R3 由金融銀行業者所組成,推出 Corda 開源平台,讓企業透過分佈式帳本技術與各方共享資訊。
- Quorum 是摩根大通集團參考以太坊網路代碼而作的開源項目,可應用於金融業的區塊鏈試點項目。
隨著企業導入的需求提升,也有許多區塊鏈即服務(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出現,好更快速的滿足企業的數位轉型需求,包括微軟的Azure,以及亞馬遜今年推出的區塊鏈管理「Amazon Managed Blockchain(AMB)」,提供了以太坊(Ethereum)和 Hyperledger 等開源框架。
不是人人都需要一條區塊鏈
BSOS 是一間位於台灣的區塊鏈技術公司,曾試著創造自己的區塊鏈、專門應用於供應鏈領域;但如今,他們放棄了主鏈的開發,選擇採用現在的許可制區塊鏈架構,提供技術解決方案。
它們選擇放棄自身的區塊鏈開發,不是技術無法企及,而是回歸到最現實的商業考量——不想錯失現在就能達到的商業機會:
「做自己的主鏈需要很多資源支持,包含生態系要有人在上面開發、開發後要有人使用,需要長期投入。」BSOS 的執行長 Daniel Huang 告訴動區:
「於是,我們針對現有資源進行評估,並在頻繁與企業接觸後,我們發現有些事情已經可以開始執行,並且企業有即刻的需求。」
Huang 表示,公司在今年研究 Quorum 後,發現它大部分的架構與特性,與原本公司希望開發的區塊鏈很像,他補充:「我們不用單打獨鬥,可以與它們合作,善用手邊的企業資源。」
因此隨即在今年,BSOS 於公共關係上也成為台灣的 R3 官方技術夥伴,以及 Quorum 台灣技術大使。而這樣趨勢,早已漸漸出現在許多技術公司與企業的應用中。
區塊鏈讓資料交換成為「新金礦」
Huang 認為,區塊鏈背後衍生出的企業價值,無非是透過資料的共同維護,來讓參與方產生更大的利益。儘管不願意公開在台灣合作的企業的具體細節,但 Huang 以該公司在供應鏈金融的應用方案為例:
「過去供應鏈金融一直以來的未解難題,在於銀行端習慣透過『公正第三方』來取得可信任的數據來源,讓優質的企業進行融資。」
舉例來說,當中小企業有急切的貸款需求想向銀行申請時,銀行無法取信中小企業提供的所有交易紀錄,因而尋求聯合徵信中心的協助,一來一往,中小企業無法提升資金周轉上的效率,從而導致整條供應鏈的不穩定。
而透過區塊鏈,可以解決數據的真實性。
銀行過去因為不信任中小企業提供的交易紀錄,無法對此進行貸款評估。今天透過整個供應鏈對交易資料的共同維護,不僅解決了借貸雙方的信任問題、同時優化銀行放貸的準確性,並提昇整個供應鏈的穩定性。
這種資料共享的應用,在其他領域上一樣可以延伸。
Huang 進一步指出,像是在醫療保健領域,各家廠商所設計的穿戴式裝置,透過共同帳本,將不同裝置所蒐集的數據進行共享,去達成背後更大的醫療研究效益;或者是保險領域中,車險、人身保險等牽涉到數據核實才能進入理賠業務等等,此類涉及到金錢和數據信任的問題,一直是企業長年以來在意的痛點。
聯盟鏈帶來的「隱私」與「可控性」
現在對於企業應用而言,有聯盟鏈與公有鏈兩個基礎架構可以選擇。
儘管聯盟鏈會被被質疑無法達到「區塊鏈開放網路」的價值,就像在 90 年代網路發展早期,美國線上(AOL)一樣採用封閉網路,最終仍敵不過趨勢,將走向開放;不過,針對企業應用的未來主流趨勢,Huang 表示,公有鏈、聯盟鏈都是在解決問題,幫助技術應用落地,對此他不會評價其好壞。
只是至今為止與企業接觸的過程,可以明顯感受到企業對公有鏈的顧慮:
透過觀察,我們發現企業最看重的因素是「隱私」與「可控性」,效能反而不是企業的首要考量。
首先,如果跨不過「隱私」這一點,企業往往就會拒絕該方案。因為目前公有鏈與聯盟鏈,兩者注重的議題不同,公有鏈上對數據隱私的考量不比聯盟鏈完整。
舉例來說,Hyperledger、R3 與 Quorum 都強調透過節點、許可制、共識機制等等,將分散式帳本技術(DLT)改良成既能夠保護企業隱私,同時又可促進數據交流的效率。
而在以太坊企業聯盟(EEA)的技術規劃上,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它們正探討私人交易,如何在以太坊的聯盟鏈中作到點對點價值交換,並且避免像現在的以太坊公有鏈,會因為一筆交易,而暴露使用者錢包地址、過去的交易紀錄、現有金額等資訊。
延伸閱讀:以太坊(Ethereum)區塊鏈在「隱私、匿名功能」上,矛盾的現在與未來、以太坊企業聯盟(EEA)發表「鏈下計算規範」,統一標準、改善擴展性以及隱私性
此外,企業很難掌握公有鏈上的不確定因素,例如何時升級、何時分叉、調升手續費等等,而聯盟鏈上的節點數少,相對來說「可控性」就優於目前的公有鏈,有助於企業進一步作風險管理。
Huang 補充道,不排斥未來公有鏈也能提供適合企業解決方案的可能性,而且因為公有鏈有更多的節點,反而能帶來更高的安全性。
未來的資料紀錄既要隱私,又要真實
聯盟鏈提供隱私的方法,是透過「私帳本(Private Channel )」的應用。對此 Huang 表示,可以將上述的應用,抽象地理解為「在常見的通訊軟體中建立起私人群組」。
客戶在使用時,能調整群組的參與者,例如區別由單一部門組成的群組,以及全公司的共用群組;或是公司針對某項專案與合作對象所共同組建的群組。
在這樣的群組中,成員可以發送僅有「限定參與者」能查看的隱私交易,這種隱私交易可以是部署智能合約,也可以是與智能合約的互動。而每個節點可以依需求,自行定義無數個隱私群組(Privacy Group),類似通訊軟體裡建立多個群組的概念。
這對於部份參與者可能為競爭關係的網絡來説,是個重要的設計,因為他們不希望自己的每筆交易資訊都透明化。因此私帳本的設計,旨在幫助參與者區別其他成員可以看見的資訊。
此外,群組內交換的資訊是加密的,不會被第三者閱覽,但是又因為區塊鏈「不可竄改」的特性,在回溯資料時,如果企業願意事後開放給第三方閱覽權限,這些資料解密後可以確保其真實性。
「這兩個(資料的隱私性與真實性)從以前就不好解決,就是我既要隱私,但是別人來看又要知道你是對的。」
但他表示,這個問題目前可以透過聯盟鏈現有方案解決。
一旦解決了隱私的問題,下一步是該如何在技術上幫助企業面對區塊鏈升級、技術改革等問題。
對此,BSOS 產品負責人 David Tseng 解釋,公司提供中間層技術服務,幫助企業只要透過傳統的方式,將自身的應用程式介面(API)與公司提供的中間層對接,未來在區塊鏈頻繁的技術改革中,就無需站在第一線去面對改革所帶來的衝擊,可以作無痛轉移。
「我們通常不會跟企業客戶聊到區塊鏈技術發展,」Tseng 對此補充:
「而是談應用上可以怎麼去發揮弱中心化協作的價值。」
合作上的實戰,企業決策者怎麼想?
針對區塊鏈應用落地的困難,BSOS 執行長 Daniel Huang 認為目前技術上已經充分準備,只是首先大部分企業內部對區塊鏈的認知還不夠,這包括尚未認知到「區塊鏈能夠做甚麼、不能做甚麼」。
再者,在利用聯盟鏈技術前,需要存在讓所有人信服的廠商站出來,號召大家組成聯盟,這則是另一項挑戰。
「現在回頭看,過去沒有在企業間共同搭建平台的案例,以前都是中心廠商出來做連結。」產品負責人 David Tseng 補充說,現在是區塊鏈應用的過渡期,需要有發起方去帶領、溝通,以及一同設計治理的規則,他進一步說到:
「其實企業高層對於區塊鏈協作所帶來的好處,心裡都很清楚。早在區塊鏈出現之前,他們就想解決這些問題,而且我們碰到的經常都是決策者,他們很有區塊鏈(在協作效益上)的認知,並且很想推動。」
無論跨境支付、供應鏈金融、保險區塊鏈或是區塊鏈函證 … 等金融應用,許多金融業巨頭們紛紛開始帶頭測試區塊鏈的水溫。而在醫療、藝術與農業等其他領域,也有許多應用正在逐漸興起。
延伸閱讀:麥肯錫:採用區塊鏈技術可節省 40 億美元跨境支付費用,銀行正在緩慢適應中、「福斯汽車集團」將利用 IBM 的區塊鏈的技術,追蹤稀有金屬「鈷」的供應鏈
此外,關於近期引發重要討論的臉書幣 Libra、摩根大通計畫實行的 JPMCoin,這些數字貨幣於金融領域的應用,則讓更多人延伸了對區塊鏈應用的想像。
等到未來資料交換的基礎穩固之後,區塊鏈是否會進一步讓現金流、數字貨幣,以及代幣經濟也隨之實現?
「這個是很讓人期待的,在打造好基礎之後去作金流的想像。」Huang 如此說道,不過他也指出:
「但在產業這邊,還是要循序漸進。」
未來區塊鏈的應用,幫助建立起資料的共同治理方式與系統架構。在這部大型信任機器背後,打開的將是更大合作利益的市場。
企業要怎樣迎接未來的協作模式
不論是從未有過的去中心化企業協作模式,或是數據共享、代幣經濟應用,現在都添上了一筆想像的色彩。
企業除了要準備面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巨變之外,也要試著思考在「去中心化」時代來臨之下,自身到底可以保有什麼優勢、又曝露什麼缺點?
延深閱讀:花旗銀行與摩根大通紛紛表示,不擔心 Libra 將威脅到自身的信用卡業務、摩根大通 CEO 戴蒙:競爭是真的,那些區塊鏈公司想要搶我們的生意
隨著金融業巨頭針對區塊鏈應用發表不同的看法,例如他們更看好在傳統支付模式下,透過技術加強效率。因為他們深知區塊鏈的應用、背後全面系統的更換,會伴隨著高昂的成本。
「我覺得市場裡面一定會有開拓者、跟隨者跟後知後覺者。」Huang 總結道:
「現在整個市場還在鐘型曲線的前半段,會有各種聲音是很正常……但是市場上不乏有開拓者,每個新技術的出現都會有一些人想去作嘗試,我們只能抓住這些願意嘗試的夥伴來作這件事情,等到市場上的跟隨者也想作一樣的事情,那時候市場就會成長。」
?相關報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數字貨幣很明顯正在撼動著整個銀行體系」
加拿大與新加坡兩國中央銀行聯手,用「央行數字貨幣」完成「區塊鏈上的跨境支付」
《BlockTempo動區動趨》LINE官方號開通囉~立即加入獲得第一手區塊鏈、加密貨幣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