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加密貨幣近年已逐漸成為投資熱點趨勢,然而中心化與匿名性在遺產繼承上帶來挑戰。本文探討如何安全地傳承虛擬資產,確保家人能順利繼承。本文源自 曼昆區塊鏈所著文章,由 PANews 整理、編譯。
(前情提要: 巴菲特公開遺產計畫「99.5%全捐家族慈善基金」,勸所有父母死前必做一件事)
(背景補充: SEC主席Gary Gensler:「全球70億人都想交易比特幣」,回應加密貨幣11個關鍵問題)
自 2009 年中本聰發布首個比特幣軟體以來,虛擬貨幣經過長足的發展,經歷了市場的檢驗站住了腳跟,由以前的小眾投機專案變為熱門投資專案。時至今日,虛擬貨幣因其去中心化、匿名性、全球性等特點,受到青睞,越來越多人的人考慮在自己的資產配置中增加一部分虛擬貨幣投資。
但去中心化、匿名性這些優點,一旦涉及到某個問題時又將反轉為缺點,那就是──遺產繼承。
身前事 —— 錢包與私鑰
傳承加密貨幣這樣的虛擬資產,最重要的還是在生活中早做安排。
在普遍匿名去中心化的虛擬貨幣世界,錢包及其核心的私鑰就是這個世界的身份證明,反過來說,只要將錢包與私鑰託付出去,就直接完成了繼承。
錢包即是管理虛擬貨幣的應用,主流的錢包分為 PC 錢包、瀏覽器擴展套件錢包、移動端錢包、硬體錢包,PC 錢包、瀏覽器擴展套件錢包、移動端錢包這三種錢包需要注意將錢包的應用型別明確傳達給繼承人,硬體錢包則需要儲存好硬體裝置,確保其能夠完好無損地轉交給繼承人。
私鑰則相當於登入錢包的使用者名稱、密碼二合一,實際使用時都是將私鑰轉換為助記詞,傳達給繼承人時需要保證助記詞的正確性,若是帶有密碼,更需要將密碼的使用方法一並傳達。
那麼該用何種方式傳達錢包、私鑰給繼承人呢,遺產繼承終歸只是保險,提早告知繼承人,可能會產生一些本可避免的損失與糾紛。
1. 紙筆傳遞
您可以將錢包種類(若是硬體錢包則是錢包位置)、助記詞等資訊記錄在紙上,再放入保險箱中,就像幣圈常用的紙錢包一樣。保險箱的密碼可以放在遺囑上,或直接將該紙錢包寄存到銀行的保險箱,確保繼承人在遺產繼承後才能開啟保險箱。
2、硬體儲存
您也可以將繼承用必要資訊儲存在 USB 或行動硬碟上,再設定上密碼保護,並將硬體與密碼分開儲存,確保繼承人在遺產繼承後才能透過密碼存取硬體內的資訊。
3. 失能開關
您還可以尋找失能開關應用,例如建立在以太坊和 Arweave 上的 Sarcophagus 專案。具體來說就是,您可以在應用程式中上傳繼承用必要資訊,應用程式會對其進行加密後永久儲存在網路中。同時,您需要設定一個檔案解密時間,並指定您的繼承人為接收人。在解密時間到來之前,您都可以選擇延長檔案的儲存時間,或終止服務,否則檔案將自動解密給接收者。
以上方法都有各自的優點與對應風險,請選擇適合您的方法傳承您的虛擬資產。
後事 —— 中心化平臺帳戶
若是來不及於生前留下錢包與私鑰,虛擬資產就有很大可能性無法繼承下去,畢竟去中心化是虛擬貨幣的底層特性。但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在虛擬貨幣世界中,也發展出了中心化的交易所,交易所犧牲了一定程度上的去中心化與匿名性,換來了一些安全與便利。若過世的被繼承人主要使用中心化的交易所帳戶來管理虛擬資產,那繼承人只要知道帳戶名稱,就能夠透過平臺申訴,來繼承虛擬資產。
各平臺的繼承流程可能不一致,所需材料也各不相同,本文僅以幣安為例,介紹如何繼承死者帳戶中的虛擬貨幣。
幣安擁有一套完善的遺產繼承申訴流程,繼承人註冊自己的帳戶後,對客服表明自己是繼承人,需要繼承遺產,即可直接透過 AI 客服的連結進入遺產繼承申訴頁面。
所需的佐證資料也不複雜,除了被繼承的幣安帳戶資訊,繼承人還需要提供以下三項
- 繼承人與被繼承人的身分證件
- 被繼承人的死亡證明
- 遺囑、繼承權公證書等證明有權繼承的相關法律檔案
上述三項資料需經公證或律師認證,並附上英文譯本。
其中比較麻煩的是第三項資料,因為都走到遺產繼承申訴這一步,通常是來不及留下遺囑來處理這份虛擬財產。若是關於繼承問題沒有爭議,那麼可以前往公證處辦理繼承權公證書,大致上需要被繼承人的死亡證明、親屬關係證明、被繼承人人事檔案、財產憑證等材料;若是關於繼承問題存在爭議,那就需要委託律師進行繼承糾紛訴訟了,最後的生效判決書也是能證明繼承權的法律檔案。
提交以上資料,透過幣安的審核,即可於繼承人帳號中繼承死者帳戶中的虛擬貨幣。
曼昆律師總結
虛擬貨幣是一種持有門檻較高的資產,您可能規避了市場波動、駭客詐騙、法律風險等等風險累積了可觀的虛擬資產,但您的家人可能對虛擬貨幣一無所知。在極端的情況下,甚至可能出現投資人死亡,其家人、繼承人甚至都不知道投資人還持有一筆虛擬財產;或者僅僅知道投資人在玩虛擬貨幣,但用什麼錢包,在哪個平臺都一概不知;又或者根據投資人留下的線索,拿到虛擬貨幣,但在出幣過程中踩雷,發生糾紛。
因此,家庭內進行有效的溝通至關重要。曼昆律師建議您,在平時的生活中,可以多召開家庭會議,向家人解釋虛擬貨幣的運作原理、價值以及如何管理這些資產。透過教育與溝通,不僅是為家人留下一筆虛擬資產,更是要留下您的投資理念與管理技能,這才是確保虛擬資產順利傳承的關鍵。
📍相關報導📍
科普》冷錢包與私鑰是什麼?柯文哲USB隨身碟,真是加密貨幣金流操作關鍵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