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篇吹噓某交易員有多強的文章,而是強調交易員在關注不同預測平台細微的差價,是能賺錢的。本文源自 Pix 所著推文《How I Made $100k Arbitraging Between Prediction Markets (Full Guide)》,由 Luffy,Foresight News 整理、編譯及重新撰稿。
(前情提要:交易員成功的秘密是什麼?為什麼牛熊市都能賺 )
(背景補充:破產邊緣到加密傳奇》交易員 Eugene:槓桿崩盤教會我的投資法則 )
大多數人在預測市場上賭博,而我在預測市場上套利。以下是我從分散、低效的預測市場中賺取 10 萬美元的具體策略。
第一步:理解遊戲規則
預測市場允許你對現實事件的結果下注,例如:
「以太坊年底前會漲到 5000 美元嗎?」
「MrBeast 會競選總統嗎?」
「Kanye West 會發行代幣嗎?」
每個市場都有不同的使用者群體,每個群體都有各自的偏見。這意味著同一事件在不同平臺的定價會不同,而這正是機會所在。
案例:如果平臺 A 的 「會」 報價 0.4 美元,平臺 B 的 「不會」 報價 0.55 美元,那麼無論結果如何,你都能鎖定 0.05 美元的利潤,這就是套利。
第二步:尋找你的優勢
對我最有效的策略是多結果市場,這類市場最容易出現定價錯誤。
示例:
- 本週末 F1 誰會奪冠?
- 英國大選哪個政黨會贏?
- 《戀愛島》下一個被淘汰的是誰?
理論上,所有結果的概率之和應為 100%,但現實中常出現總和達 110% 的情況。
原因:平臺通常會收取隱性費用(「超額溢價」),且賠率由使用者決定,導致大量低效定價。
第三步:如何判斷是否存在套利機會
核心規則:
- 找到不同平臺上的同一事件;
- 為每個結果選擇最低價格;
- 若總價格低於 1 美元,即可套利。
真實案例:下一任教皇是誰?
兩個平臺的報價如下:
策略是買入所有結果,其中必定有一個會實現,這樣可以確保獲得 1 美元。每筆交易利潤為 0.021 美元(2.1% 無風險回報),這就是套利。你不是在賭誰會成為教皇,而是在賭兩個平臺無法就誰會成為教皇達成一致。 而當他們意見不一致時,你就能賺錢。
Myriad 的流動性要差得多,但還有另外兩個網站的價差更接近。 如果你關注更多的市場,你會發現更大的優勢。
我通常只在 APY 高於 60% 時才進行套利(APY =(利差 / 解決天數)× 365)。
本例中,事件 29 天后結束:
(0.021 / 29) × 365 ≈ 26.4% APY(低於我的門檻 60%,放棄)。
若事件在 7 天后結束:
(0.021 / 7) × 365 ≈ 109.5% APY(果斷入場)。
第四步:與時間賽跑
預測市場套利是延遲遊戲:
價格出現差異後,通常只有幾分鐘的時間視窗,而非幾小時;謠言傳播、平臺更新滯後等都會導致價差,而你的優勢僅存在於這段時間。
如果可以的話,請將這一部分自動化,在 Discord、Telegram 和 Twitter 上使用價格提醒。 有時我僅憑肌肉記憶就能發現價差。 行動越快,賺得越多。 猶豫 5 分鐘,價差就消失了。我所取得的最佳利差是 18%,利潤相當可觀。
需要提醒的是,確保各平臺有可用資金,並清楚手續費。
第五步:提前退出
多數人等結果揭曉,而我在結果明確前就獲利了結。
假設我以 0.94 美元買入所有結果,這樣我就擁有 0.06 美元價差。我不需要等待結果,如果市場收緊,我可以以 0.98 或 0.99 美元的價格出售,我就會退出。
這樣可以大幅提升 APY,快速切換到下一個市場。
額外提示
尋找重疊事件:例如 「川普贏得 2024 大選」 與 「共和黨勝選」 可能存在隱藏套利;
瞄準小市場:定價錯誤更多,競爭更少;
利用小眾平臺:價差更大,可能有空投獎勵;
細讀結算規則:一個詞可能改變結果;
仔細校驗:確認訂單簿、成交價,計算包含所有手續費。
總結
我用 2 個多月賺到 10 萬美元,期間有平淡,也有忙碌。波動性越大,價差越多,但即使市場平靜,也永遠有下一個低效市場等待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