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6 日提出研究報告指出,加密貨幣不再是利基市場,近來三箭資本、LUNA 事件等交易所、加密貨幣發行人和對沖基金的失敗,為推動監管增加了動力,並呼籲各國監管需要迎頭趕上。
(前情提要:IMF 總裁警告:不排除全球經濟明年陷入衰退,前景已明顯黯淡)
(背景補充:IMF 警告:亞洲加密貨幣和股市「相關性過高」致風險外溢,籲各國監管合作)
隨
著加密市場越來越受到市場歡迎,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說法,過去幾年加密資產從「利基產品」(Niche Product)轉變為更主流的存在,這促使需要對該領域進行更全面的監管。
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的研究報告中,本篇是由 IMF 市場總監 Aditya Narain 和助理總監 Marina Morett 所撰寫,並明確指出加密資產已經轉變為各大機構使用於投機性投資、對沖弱勢貨幣和支付工具的主要產品,並提倡加密貨幣已經存在十多年,但直到現在,監管加密才成為政策議程的首要任務。
另外作者在報告裡提到:
近來三箭資本、LUNA事件等交易所、加密貨幣發行人和對沖基金的失敗,為推動監管增加了動力。
The failures of crypto issuers, exchanges and hedge funds have added impetus to the push to regulate these digital assets. Read more in F&D. https://t.co/Vfyr4uN6NY pic.twitter.com/4LF9P3DZpc
— IMF (@IMFNews) September 5, 2022
一致性的加密貨幣監管框架
然而,根據 Narain 和 Moretti 報告中的說法,監管單位制定加密貨幣監管框架是艱苦的戰鬥,由於市場的快速變化,大幅提高監管的難度,加上機構缺乏對於加密技能熟悉的人才等嚴重阻礙。更複雜的是,用於描述許多不同活動、產品和利益相關者的術語在全球範圍內並不統一。
加密資產的實際用途包含銀行、商品、證券、支付等都具有不同的框架和目標,一些監管機構可能優先保護消費者利益和交易安全,但加密貨幣參與者仍有礦工、驗證者、協議開發者,這與傳統金融模式有很大的區隔,因此既有的傳統金融將不易涵蓋所有角色,這也讓作者在文章中提到需要一個協調、一致全面的全球加密貨幣監管框架。
由於加密資產已經不再保持封閉,現今金融市場的多項功能如:提供流動性、槓桿、借貸、儲存價值等都已經運用在加密金融中,多數主流玩家正積極搶奪市場,因此監管機構需要迎頭趕上,制定出相同活動、相同風險一致性原則的監管應用在加密領域。
合理的監管可以為創新提供安全的空間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曾提及有「資產支持」的穩定幣,將可以發揮積極的作用,並強調 IMF 的關鍵角色是「建立渠道、連接不同的 CBDC ,使碎片化問題對世界經濟造成較小的破壞,甚至最小化此問題」。
日前,據《Coindesk》報導,歐洲央行目前正在探索是否要發行 CBDC,預計歐洲央行將於 2023 年正式決定是否要採取行動,這也呼應 Narain 和 Moretti 報告中的說法,合理的監管可以為創新提供安全的空間。
全球監管框架將為市場帶來秩序,幫助消費者建立信心,劃定允許範圍,並為有用的創新繼續提供安全空間。
延伸閱讀:IMF 總裁呼籲更多加密貨幣監管;歐洲央行官員:數位歐元可允許小額支付匿名交易
各國政府的監管現況
實際上各國的監管機構並非不活躍,不少國家開始制定不同策略,在歐洲,期待已久的加密資產(MICA)法規最終法律文本將在未來四到六週內發布。美國方面,一項名為《 負責任金融創新法案》的加密監管法案將解決加密貨幣行業近來面對到的一些問題。
在一個極端的行情下,當政府禁止加密貨幣的使用與發行,可能會導致另一個國家的加密貨幣更受歡迎,由此將產生不公平的競爭環境,也不能防止加密貨幣參與者遷移到監管較低的國家,這也是各國制定不同監管政策所面臨的狀況。
監管正在加速進行中,但隨著時間越長,會出現越來越多不同的各國監管框架,這就是為什麼 IMF 呼籲全球一致性的監管,這樣就可以彌補跨境監管所面臨的問題,並保持公平競爭環境,當前需要一個全面並涵蓋加密生態系統的所有參與者和所有方面的監管架構。
📍相關報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加密貨幣與美股走勢更同步,不久恐構成金融穩定性風險(IM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