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基礎設施不成熟、風險過高以及易於受操控的市場都是目前機構投資者這些大玩家仍然沒有大舉進入到數字資產的最大原因。
「自比特幣誕生以來也不過十年的事情,而且機構投資者真正注意到這個市場也就是這一年到一年半的事情。」
一間針對機構級客戶提供交易服務、也提供交易所技術支援的白標服務區塊鏈金融公司 ANXONE 的行政總裁 Dave Chapman 向動區表示。
機構投資者在擔心什麼?
而最令機構投資者過去一年內無法「下手」的主要原因,仍然歸因於沒有一個「可信賴的」機構提供託管服務,確保數字資產的安全。
2018 年期間出現了許多駭人聽聞的的交易所駭客事件,例如 Coincheck 遭駭是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共超過 5 億美元的損失金額。
鑒於投資人「透過交易所」投資密碼貨幣存在相當的風險,數位資產的托管需求也就日漸增長。 很難想像,若密碼貨幣市場向外(傳統世界)尋求增量,會否令這些機構投資者因於這些安全漏洞的存在而失去信心。
舉例而言,富達投資,是全球最大的退休儲蓄和共同基金之一,據動區先前報導,富達(Fidelity)旗下公司富達數字資產(Fidelity Digital Assets)宣佈目前已經為一些符合條件的客戶提供服務,富達數字資產曾在今年 1 月底的時候宣布正在進行比特幣託管服務的最終測試階段。
富達表示,自 2018 年 10 月公告以來,該公司一直致力於開發其平台,以滿足機構交易的託管標準和監管要求,且市面上目前也不只是富達開始提供這樣的服務。
「雖然目前區塊鏈金融市場環境確實十分不成熟,但我們過去一年來看到它正在快速的發展。正如互聯網在 1990 到 1994 年的發展早期,『上網』這件事情本身其實是十分昂貴的。」Chapman 表示。
(左為 AXNONE 機構級交易所行政總裁Dave Chapman、右為亞洲主要場外交易所、經紀商 OSL 行政總裁 Wayne Trench,來源:對方公司提供)
那麼,接下來是價值定位
有了值得信任的投資管道後,更重要的是,究竟是什麼讓數字資產擁有不同的價值;機構投資者對新興如比特幣這樣的數字資產,是否認知到其價值定位?
亞洲最大的場外交易所、數字資產經紀商之一 OSL 的行政總裁 Wayne Trench 認為:數字資產如比特幣,不會有任何第三方能干涉用戶使用比特幣的方式,也不會有實體能控制,而且他們有潛力能夠擴大普惠金融的範圍。
「銀行阻止不了比特幣交易,連政府也阻止不了。我們過去看到太多主權貨幣的失敗,當然我並不是抱持著銀行、政府可能會失敗的態度,而是我們可以有一個更好的媒介……。」Trench 向動區表示。
Trench 與 Chapman 與動區談到近期最熱門的議題 STO 時,雖然多數企業仍希望能盡量保有「當時在 ICO 時的市場廣度」,但是許多司法管轄區都在設法讓監管到位:
「STO 能『更細地分割』擁有權,讓更廣大的群眾參與。但究竟能不能讓散戶投資者參與 STO?我想答案肯定是否定的。」Chapman 肯定的說道,
「我相信 STO 還是會如同原本的 IPO 同樣遵循高風險投資的監管框架。」
那麼,STO 究竟有沒有其創新的意義?
Chapman 告訴動區,其創新意義是存在的,重點在監管機構是否認定資產背後以『區塊鏈證明的』擁有權是具效力的,這樣的「source of truth」是否被監管機構承認:
「我想最重要的是,如果整個框架還是得仰賴一個像『中央證券存管處(central securities depository (CSD) )』或其他類似的中心機構來確認,那我們把原有的資產數位化就夠了,不需要區塊鏈。」
未來的關鍵
除了金融基礎設施之外,Trench 認為如果還有什麼能推動區塊鏈發展?
其一,當然還是回到「區塊鏈主流採用(mainstream adoption)」。
Trench 舉出該公司與 HUBLOT 聯名推出的比特幣奢侈品手錶,僅允許使用比特幣支付購買,但事實上透過比特幣購買確實比信用卡支付還便宜。對消費者來說、對商家來說都帶來更多好處,也提及了閃電網絡對於微型支付的推動,以及目前支付的採用正在快速的發展。
「我想這些機構投資者也會看中這一方面在主流採用的程度,隨著整個系統更具有流動性,也會驅動『機構的採用』。…….呃,不過當然還是得與信託與監管的同時到位下發生。」Trench 說道。
Trench 表示,傳統金融機構在區塊鏈領域基礎建設的方面,不但是用區塊鏈提升效率提供交易平台、推出信託服務,亦希望在密碼貨幣做投資,更廣泛而言是針對整個數位資產市場。
其二,則是剷除「行為不檢的參與者」。
Chapman 認為我們並不需要,打破傳統金融產業的規則,去創造一個全新的區塊鏈金融世界,我們只需要有好的監管框架將不法行為者「趕出這個領域」,並補充道,
「除了非法行為之外,當然我們目前看到的許多弊端、不檢行為,絕對不會、也無法在監管環境下發生,舉例而言,CoinMaketCap 上 每日的資產的交易量是 320 億美金,這就佔了總市值 1300 億的 25%;相較之下,傳統金融的股權、黃金,每日的交易比例只會有有 1%。」Chapman 繼續解釋道,
「我們認為,除了交易量的灌水外,也有人隱藏了其真實的交易量,只為了讓交易所佯裝出更完善交易市場。」
>>延伸閱讀:95%的比特幣現貨交易量很可疑,期貨市場比想像中重要
至於整個市場最關注的,在今年經歷了史上最長「密碼寒冬」後,究竟機構投資者需求是否仍然存在? Trench 表示,機構投資者的需求仍然是不停在增加的:
「我們服務客戶包含對沖基金、家族辦公室以及高淨值個人客戶,平均的交易金額是 100 萬美元。」OSL 行政總裁 Wayne Trench 向動區表示,
「除了我們自身客戶的需求不停增長之外,我們看到富達為其客戶提供的託管服務、julius Baer(瑞士寶盛私人銀行) 開始提供數字資產服務,還有摩根大通近期的 JPMCoin 也是很好的例子,種種發展都說明機構投資者的需求是持續增加的。」Trench 總結道。
?相關報導?
鴻海投資的新創執行長:我給你一個比特幣市值「能突破一兆美元的理由」
機構進場開始有所保留?——在華爾街,沒有人會想錯過乘上淘金潮的機會
《BlockTempo動區動趨》LINE官方號開通囉~立即加入獲得第一手區塊鏈、加密貨幣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