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互聯網是 web2.0 主導的世界,那麼,如何進入 web3.0 的世界,一個無須許可無須信任的價值網路世界。作者認為,要抵達 web3.0 的世界,會涉及三個主要方面的改進:隱私和機密性、可擴展性、可用性。本文源自於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Joeseph Lubin 於日本大阪 Devcon 5 的演講稿《 How We Get to a Decentralized World Wide Web 》,由專欄作者藍狐筆記重新編譯、整理和撰寫。
- Joseph Lubin –– Devcon V, Osaka, Japan –– October 10, 2019
我今天想談談對去中心化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的廣泛架構以及如何才能抵達的看法。先給出關鍵點:關鍵的元素是用戶。
Web 2.0
如今的 Web2.0 世界由孤立圍牆的花園構成,確實沒有太多的開放網路了。Google 的前端為大家提供服務,同時也從用戶的內容中獲利。Facebook、Twitter 以及其他許多花園都將我們困在牆內。
這並不是當初互聯網(Internet, 台灣也稱「網際網路」)開始的方式。互聯網一開始承諾的,是某種形式的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這是關於構建健壯的網路架構,如果部分網路損壞也不會對其他部分造成不可用。
與電路交換的網路相反,在分組交換的網路中,訊息更容易動態路由繞過損害之處。
專欄作者注:電路交換需要預約,一旦佔用,其他人無法得到,而分組交換則不需要預約,對於線路資源先到先得。這好比去餐廳吃飯,看到有空位就坐下,無須預約,如無空位只能等待;而電路交換則需先預約,到餐廳後憑預約號佔座位。
網路的起源
最早的網路始於某種形式的去中心化承諾(promise of a certain style of decentralization)。
早期的密碼龐克(Cypher Punks)是如今大家的教父。在現金 web2.0 時代,為了能使用互聯網,我們放棄了個人訊息和力量。
對於多數網民來說,如果被剝奪了Gmail、Google search、Google docs、Twitter、Amazon的服務,Apple的生態系統以及Facebook的各種功能,這會讓人沮喪。
網路是破碎的,或者是不完整的,因為它沒有原生的身份或貨幣的構建。
因為沒有原生的貨幣構建,網路將廣告作為其核心商業模式。
沒有安全和隱私身份的原生構建,在我們意識到廣告技術的癌症正在蔓延且殺死患者之前,網路正變得越來越有剝削性。
將深度學習技術應用到個人訊息和注意力的商業化,它驅使我們沈迷於社交網路,這些本來應該賦予我們力量的技術,現在正對很多個人形成危害,並且它還成為針對我們社會的大規模操作的工具。
在確定了網路架構控制體系的這些棘手問題之後,很多人提出了一些很有希望的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還不成熟,但是,它們指出了通往網路和社會未來的道路,我們可以對此保持樂觀。
有希望的解決方案涉及到去中心化協議的技術。
這些解決方案將很快就會廣泛地系統地運用零知識技術,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在特定情況下必須披露的內容才能共享 — 無論是當你走進酒吧表明自己已經達到法定年齡(無須透露你的家庭住址),或者表明你有能力在不透露公司名稱的情況下運送一定數量的穀物。
這些解決方案涉及代幣化(Tokenize)的激勵協作機制。
我們將不再處於一個公司跟客戶有某種對抗性關係的世界,我們將很快在商務和休閒網路上進行生活。這些網路將各種角色的行為者聚集在一起,並通過代幣化的機制設計進行活動激勵,從而使得集體協作行為出現在每個平台上,它服務所有人,大家一起運作和共同擁有和治理該平台。隨著平台價值的提升,所有扮演不同角色的擁有者都能從中獲益。
這些解決方案將使我們建立自己管理的身份,通過去中心化身份基金會指定的 DID(去中心化身份),我們自行控制 ID 的根,並以 uPort、Civil ID 以及其他產品的形式實現。
根據 W3C 的規定,可驗證的聲明將使我們能將DID上的加密證明提交給代表其他人的DID,這些DID代表他們的特徵,如年齡、支付水電費的行為、教育成就、信用評分或開發者水平的表現等。
或許最重要的是,Web3.0將比任何之前的互聯網平台更加以用戶為中心,最終將用戶置於用戶體驗的中心。人們必須控制他們身份的根,以便於他們的身份資料不會被竊取,且控制他們的個人身份信息,以使其無法被利用。
即使在極端情況下,難民在其國家被去除身份,也無法向新家攜帶任何實物財產,他們也應該能輕鬆獲得其去中心化身份,並重新獲得他們持續的可移植的個人歷史和可驗證聲明形式的聲譽,這些都是跟DID相關聯的。
Web3.0 將比過去任何的互聯網平台都更加以用戶為中心,最終將用戶置於用戶體驗的中心
在 web3.0 的範例中,所有用戶將有真正的代理,社會和經濟等多種層面的代理,這些都發生在很多協作的網路上,我們將在其中工作和生活。這將會是社會的新結構,且這種結構將支持更廣泛的治理參與和更廣泛的財富分配。
專欄作者注:這裡的代理,就是說通過原生網路身份實現在經濟和社會等多個層面的個人利益。
我們正在向實現 web3.0 的世界快速邁進,儘管有時候它看上去很緩慢。
為什麼看上去很慢?因為對於哪些觀察者來說,他們聽到其潛力,且期待它立即實現。就像網路和互聯網一樣,手機和汽車都是以成熟產品誕生的,它們有完整的基礎架構。正如全球電網由愛迪生推動,正如 787 和 F35 正在 Kitty Hawk 國際機場的跑道上等待測試。
要實現結構良好的 Web3.0 世界,將涉及到三個主要方面的改進:隱私(Privacy)和機密性(Confidentiality)、可擴展性(Scalability)、可用性(Usability)。
隨著對零知識技術(Zero Knowledge Techniques)、狀態通道機制(State Channels Mechanisms)以及 layer2 隱私鏈架構(Private Chaine Architectures)的各種探索,隱私和機密性正在快速發展。
我們已經看到並將會繼續看到擴展性方面的巨大改進。
隨著各種 layer2 解決方案的構建,發佈和錨定以太坊 layer1 以獲得額外的安全,這種方法也發展迅速。此外,還有很多使用鏈外計算,使用交互的計算遊戲和零知識證明技術,狀態通道機制,以及layer2公鏈和私鏈架構。
今年我們已經看到數千次的去中心化交易的 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它們添加到以太坊 layer2。大概在 2020 年結束之前,我們將看到目前數千倍的提升,因為以太坊 Phase0 將在2020年第一季度交互,而 Phase1 和 2 將可能在年底之前完成。
延伸閱讀:【新手入門知識 】TPS、分片技術、BFT-DPOS、Sharding 名詞解釋
可用性也有了巨大的改善。很少有人回想起通過 9600 或 14.4 波特調制調節器撥號上網是多麼讓人痛苦的事情。當時的應用和網頁都很簡單,但等待30秒才能加載頁面的情況並不少見。而且經常你不敢確定它是否還處於連接狀態或正在加載。
早晨,你進入工作台,啓動郵件客戶端下載電子郵件,然後去來杯咖啡,這樣可以空出一些時間讓 POP 或 IMAP 服務器同步郵件,之後你才能閱讀和回復。這是在 1993 – 94 年左右。在 web3.0 技術的早期實施階段我們看到一些類似的問題。
對 web3.0 來說,很多項目正在探索「漸進式入門技術」,它支持用戶可以立即入門進入dApp,隨後隨著dApp上投資的注意和貨幣的增長,責任逐步從dApp移交給用戶。
新錢包架構正在採用由 Gnosis Wallet and Safe 率先開發的多重簽名工具,並增加了社交恢復以及對有意的用戶行為的社交接受(或拒絕),以確保早期採用者不會被這項新技術的利刃所傷。
專欄作者注:所謂的社交恢復(由uPort率先推出)類似於透過通過熟人幫你認證社交帳號,幫忙恢復錢包的事情
而且,任何像 ENS 這樣的系統都越來越受到歡迎,因此,我們將不必再看到一長串的十六進制地址了,正如我們現在很少用點十進制表示法查看IP地址的四個八位字節一樣。
「實現一個結構良好的Web3.0世界將涉及我們在三個方面的改進:隱私和機密性、可擴展性、可用性。」
本篇文章為《Web 3.0 專題|去中心化互聯網之路》系列上篇,如果了解還想了解以太坊共同創辦人對於 Web 3.0 的更近一步的看法,以及 Joseph Lubin 眼中以太坊(Ethereum)在 Web3.0 的時代之角色的,歡迎關注下篇《Web 3.0 專題|去中心化互聯網之路(下)Web 2.0的風險、以太坊在3.0時代的角色》!請繼續鎖定《動區動趨 BlockTEMPO》
相關報導
科普專題|從Google 量子霸權的威脅開始,一篇看懂區塊鏈與量子電腦之間的長期抗戰
【劉禧深論】比特幣的三個基本面:正確看待比特幣的《投資價值》
《BlockTempo動區動趨》LINE官方號開通囉~立即加入獲得第一手區塊鏈、加密貨幣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