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知名交易所 Maicoin 集團的創辦人暨執行長劉世偉(Alex Liu)今天表示,該公司想要透過金管會現在的證券型代幣發行(STO)框架替碳權交易發行代幣。
在Maicoin 集團於今日7月16日舉辦的實體門市開幕記者會中,劉世偉發表了他希望透過金管會現在的 STO 框架將碳權代幣化的想法。他指出,現在各國的碳權價格十分不一致:「中國的碳價格是 10 美元,歐盟和加拿大卻接近 30 美元,這就是因為沒有全球流動性。」
如果說是碳交易,現在的系統也可以做到,但代幣化的主要原因在於馬上可以把本地產出的碳權銷往全球,也可以從全球買入碳權,才不會出現各國之間的價差。
劉世偉說到,強調了碳權交易的透過區塊鏈代幣化之後,將具有即時交易結算的優勢,能夠串連國際其他市場,與現在台灣的綠色憑證不同。
碳權是將抽象環境概念轉化為經濟上可具體定價的金融商品,由於國家或企業的碳排放量具有一定的上限,因此它們可以將超量或剩餘的部分,轉化為以「噸」計量的二氧化碳當量(tCO2e)來進行買賣。
劉世偉告訴動區,透過金管會訂定的小額 STO 募資案規範,以 1 噸碳 = 1 個代幣為單位 。
他指出,Maicoin 已經與在最近將 60 輛柴油車換成了電動車的「首都客運」購買了 2 萬噸的碳權,也與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合作,從新種植的森林中再獲取 3 萬噸碳權;並透過購買了總計 5 萬噸的碳權,發行 5 萬噸的碳代幣,每噸 20 美元,剛好達到金管會 3000 萬限額 STO 募資案的上限。
劉世偉透露,金管會一開始不認為碳權代幣化屬於證券,但他解釋道,全球能夠承受的碳排放是有上限的,隨著需求增加,這是會增值的標的,而這樣的說法也讓金管會有所改觀。
而這些碳權也已經向英國 BSI 進行認證,台灣環保局還有一個碳信用額度登記冊,Maicoin 也已在在註冊中。
劉進一步解釋道:
碳交易在國際間分為現貨兩種交易型態,日前我們規劃將現貨的碳權代幣化,提供碳權的需求者額外的取得管道。並期望藉此建立次級交易市場,讓碳金融等綠色項目能在台灣蓬勃發展,達成長期低碳且永續發展得目標。
最後他告訴動區,碳權幣是有需求的,在與與幾家金融控股公司進行了交談後,包括華南、富邦、台新和中華開發金控,每家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預算每年都達到數百萬美元。這些企業會有興趣透過身為機構投資人資格購入碳權代幣,量化他們的環境貢獻。
?相關報導?
MaiCoin 創辦人劉世偉:STO 將讓台灣擁抱國際金融市場
金管會將擬訂證券型代幣募資(STO)規範,Maicoin 的證券型代幣於監理沙盒輔導中
讓動區 Telegram 新聞頻道再次強大!!立即加入獲得第一手區塊鏈、加密貨幣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