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過往,有時會很同情 2017 年那時的投資者,不過有時又很羨慕他們。同情是因為那時候的區塊鏈真的是一片荒蕪,除了比特幣大家都不知道區塊鏈能做什麽,就連以太坊也只是被當做一個募資工具而存在而已。
(前情提要:多鏈科普|5 個角度全面剖析那些有「前途」的新方案)
(背景補充:剖析|Layer 2、跨鏈和公鏈三足鼎立,誰將實現區塊鏈「可擴展」理想?)
那時候以太坊的性能之差,但即便性能好也沒人知道它能做什麽,也確實不知道還有什麽其他可以買的。
一幫人拿著錢看不清楚出路,像在一個漆黑的夜晚裡拿著錢到處亂扔,有扔中了百倍暴富的,有扔到騙局裡血本無歸的。
贏家和輸家其實都一臉懵。
那些帶來百倍千倍的項目,今天回看也絕大多數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當年因此暴富的大佬究竟是眼光還是運氣,不得而知。
而之所以羨慕,是因為那時候的區塊鏈真的是簡單,比特幣沒有分叉,公鏈能打的只有以太坊一個,沒有跨鏈,沒有 Defi,沒有 NFT,沒有元宇宙,以及各種 Fi……
你不需要每天去 Telegram 或 Discord 追蹤眾多項目的進展,熟知各個鏈不同的技術特點,學習 Defi 層出不窮的創新,看各個圈內公眾號的更新,刷各路大 V 微博或是 Twitter 上的言論,以及可能蘊含的財富密碼。
那時候除了專業交易員,圈內的全職或是兼職沒有什麽區別,因為訊息只有那麽多。而 2020 年之後的區塊鏈,訊息密度指數級爆炸,全職和兼職帶來了巨大的訊息差距,進而導致可能帶來的巨大投資回報差距。
拋開 Defi、NFT 和遊戲等,哪怕僅僅是當前爆發的多鏈宇宙基建生態,已經足以讓一個剛剛接觸區塊鏈的新手「望而生嘆」了。畢竟,每條 Layer1 / Layer2 (下文簡稱 L1 / L2)都是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社群文化、技術特點和發展路線。
本文我們將把當前主流公鏈的特點和最新進展大概整理一下,希望對於接觸圈子不久的「新人」,或是技術基礎薄弱的「老人」有所幫助。
比特幣(Bitcoin, BTC)
你可能很好奇為什麽會是比特幣,第一個不應該是以太坊嗎?如果早段時間寫可能會是這樣,畢竟比特幣「沒有生態」。作為「數位黃金」,不動就是最好的狀態。
然而 Taproot 有可能改變這個局面,比特幣雖然沒有智能合約,但是腳本也能實現基本的多簽、時間鎖和條件編譯程式等功能。
延伸閱讀:觀點|從投資者視角,全面洞察比特幣 Taproot 升級
這次的 Taproot 升級會在效率和隱私方面給比特幣帶來非常大的提升,為將來其他鏈通過「側鏈」的形式接入比特幣提供了許多的可能性,再加上閃電網路近來的發展,未來 1 – 2 年我們有幾率會看到一個「不太一樣的比特幣」。
以太坊(Ethereum, ETH)
以太坊是毫無爭議的公鏈之王,也是當前多鏈宇宙的核心交匯點。其他鏈再怎麽蹦和囂張,也必須透過各種橋與「蟲洞」和以太坊連通起來。
更何況其他鏈都是各自為戰,以太坊還能「龍生九子」 ,比如 Optimism、Arbitrum、Zk-Sync、Starkware、Matic……未來各個鏈的真正競爭對手,更多是這些 L2 們,而不是以太坊本身。
延伸閱讀:科普 | 作為以太坊可擴展性未來,分片 (Sharding) 是什麽?有沒有潛在風險?
關於最近的以太坊,有這麽幾點需要知道:
1、最近因為頻繁的鏈上活動已經連續通縮好幾天了。
2、過幾個月 POW 轉 POS 之後,POW 對於礦工的獎勵會轉移到 POS 那裡,屆時 ETH 2.0 的 POS 獎勵會突然暴增,然後吸引更多的 ETH 進入質押,直到收益再次達到平衡。
3、ETH 未來幾年將會是 BTC 關於「Ultrasound Money」(終極貨幣)最有利的競爭者。
4、ETH 2.0 會是最為去中心化的公鏈,沒有之一。
延伸閱讀:以太坊信標鏈啟動 Altair 升級,為邁向 ETH2.0 合併熱身
Matic(Polygon)
Matic 不是 L2,Matic 不是 L2,Matic 不是 L2,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無論 Matic 如何辯解,其本質依舊是一個以太坊的 POS 側鏈,而不是 L2。除了 Matic 的 Token 走的 Plasma 通道,可以看做是 L2。
其他上面所有的 Erc-20,都是側鏈。當然,這也是生態系統最為完整的一個側鏈 L2。幾乎你能想到的一切基礎設施,Dex、機槍池和 NFT 等,甚至都能找到 Defi 巨頭在這兒開的分店。
延伸閱讀:Matic今年暴漲120倍!Mark Cuban投資「以太坊Layer2 Polygon奏效」
當然,Matic 也知道自己不是 L2,於是直接收購了一家 L2(Hermez),算是給了所有人一個交待。
你看我們早晚會做 L2 的,只是「提前」宣傳了一下。至於什麽時候真正的 L2 可以上線,我也一直很好奇這個問題。
Optimistic 與 Arbitrum
Optimistic(OPT)與 Arbitrum(ARB)是 Optimism Rollup 的兩大當家花旦。OPT 原本是 ZK 上線之前大家最看好的 L2,原因有很多。
1、OPT 是最早做 Optimism rollup 的。
2、SNX 作為第一個測試 Rollup 的知名項目,就是跑在 OPT 的測試網上。
3、OPT 的創辦人和 Uniswap 的創辦人據說是發小兼大學同學,Uniswap 也老早就確定上線 OPT,結果半路殺出個 ARB,把 OPT 風頭全都搶了……
延伸閱讀:觀點|以太坊Layer 2賽道分析:中短期Optimistic Rollup,長期Zk Rollup
延伸閱讀:以太坊 Layer 2|Optimistic Rollup (OR) 的兩難困境:資本效率 vs. 安全性
從技術上來講都是 OP Rollup 屬於同源,只是在細節實現上略有不同。比如 EVM 的兼容模式,爭議是一輪挑戰還是多輪挑戰其實都沒那麽重要。
最重要的是 OPT 帶上了 VC(風險投資)資本加持的烙印,背後站著 Paradigm 和 A16Z,ARB 則更有社群項目的感覺,在這個「輕微反 VC」文化的加密部落,顯然後者更加討喜。再加上主網 Arb 上的更早,Uniswap 社群投票直接部署 Arb,OPT 的風頭徹底被搶。
現狀是 Arb 生態上項目數量遠超 OPT,TVL 遠超 OPT,同時部署了 ARB 與 OPT 的 Uniswap V3 在 Arb 交易量遠超 OPT,原生項目上 ARB 有 MCDEX,GMX 等,OPT 無,Reddit 的社群積分方案最終在幾十個提交裡選擇了ARB……
令人好奇的是,Paradigm 和 A16Z 會怎麽「扶持」OPT 來翻盤 Arb。
Zk-sync與Starkware
ZK-Rollup 作為以太坊擴容「最亮的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徹底點亮,不過作為 V 神欽點的中長期擴容方案,可以說是未來幾年之內以太坊最為重要的擴容手段,沒有之一。
所以 Zk-sync 和 Starkware 都是不可能避開的,它們之間有什麽區別?
Matter labs 一直在搞正統的 Zk rollup,Starkware 先弄出了個 Validium(數據放鏈下版 Zk-rollup),Matter labs 表示:「你們這樣犧牲了安全性真的好嗎」?
後來發現數據放鏈下 TPS 確實高好多,Gas 也便宜好多,於是乎自己也弄了個 ZK-Porter,數據也放鏈下。大家一看笑了,你這不就是你當年 Diss 別人的 Validium 嗎!
Matter Labs 一通辯解:
「我們不是 Validium,我們比他安全」。
頗有當年 Matic 死活不承認自己是個側鏈,非說自己是 L2 的感覺。然後 V 神也放話了,說數據在鏈下不怎麽安全,寧可用 OP。
當然這只是個插曲,兩家的技術實力毋庸置疑,數據放鏈上和鏈下也都被兩家做成了兩款不同的產品,針對性能與安全有著不同需求的客戶。
那麽除了零知識證明技術 zk-Sync 用的 zk-SNARKs,Starkware 用了 zk-STARKs,兩家到底有什麽不同?可能主要是理念風格不同。
ZK-Sync 更想要成為一個與 ETH 完全平行世界的 L2,完全的去中心化,完全的開放,完全的兼容;而 Starkware更像是一個專有的擴展解決方案提供商,為像是 dydx、ImmutableX 等提供擴容方案。兩者在軟體許可、開發者堆棧和可升級性上都體現出了這些底層設計理念的差異。
孰優孰略,現在不得而知,不過 Starkware 憑借之前 Dydx 的大火,和即將上線與 Opensea 合作的 Immutable X,目前領先 ZK-Sync 兩個身位。
然而 L2 的大幕才剛剛拉開一角,最終會鹿死誰手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下篇預告:多鏈宇宙下篇我們將會聊聊 Dot、Cosmos、Ada、Solana、AVAX、Algorand、ICP、Fantom、Near、Nervos 和 Celo 等新公鏈。
📍相關報導📍
跨鏈橋數據|總鎖倉額突破131億美元、DeFi TVL的6%,Polygon Bridges位居榜首
ZKSwap 部署「幣安智能鏈」測試網,透過 Layer 2 擴容技術釋放 BSC 量能!
《經濟學人》:DeFi 是顛覆金融業3大科技趨勢之一,帶來希望和風險
讓動區 Telegram 新聞頻道再次強大!!立即加入獲得第一手區塊鏈、加密貨幣新聞報導。
LINE 與 Messenger 不定期為大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