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AR Protocol 是種為了在網路上産生實用應用程式而設計的去中心化應用平台。該網路執行一種稱為 Nightshade 的權益證明共識機制,目標在於提供規模擴充能力與穩定的手續費。
(前情提要:解析熱門公鏈 NEAR 特色、生態發展,值得關注應用:Ref Finance、Meta Pool、Skyward)
從 2008 年 BitCoin 問世,2014 年 Ethereum 發佈,到現在,短短 14 年,Crypto 已經形成一個初步的產業規模,這在早期是令人意想不到的。
同時,新興公鏈也層出不窮,DeFi Llama 上的公鏈目前也已經快要到 100 個了,而整個 Crypto 鏈上的總鎖倉量(TVL),截至本文撰稿當日,有八百多億美金,這是在經過大跌之後的數值,如果往回看,雖然跟傳統金融仍無法相提並論,但其成長的幅度仍相當驚人。
我們把焦點聚焦到總鎖倉量在公鏈的分佈上,從 DeFi Llama 的分佈圓餅圖上可以看出,目前為止,約 62.25%,整整超過一半的總鎖倉量 (TVL),是聚集在 Ethereum 上面。
先行者產生的優勢地位、品牌效應,無論在任何一個領域都是相當強勢的,然而即使如此,還是有相當多的人,秉持著他們對於產業的知識、期望,希望創造出更優於領先者的產物,而前仆後繼地投入進來,讓這整個產業越發多元、茁壯。
接下來,我們要來分享 Crypto 裡的一個公鏈項目,目前在 DeFi Llama 排行上暫居第十名,鏈上總鎖倉量 (TVL) 為十億美金(包含 L1, L2)的 — NEAR Protocol。
為何我們不是選擇介紹極具知名度、或是總鎖倉量更高的公鏈項目,而是選擇位置有些尷尬的 NEAR Protocol。一方面,NEAR 在近期越發受到注目,而當漸漸深入了解後,發現其有許多獨到之處,令筆者覺得這是一個有機會厚積薄發的團隊,此外,整個 NEAR 和其他知名的鏈相較之下,相對低調許多,也更讓筆者期待,這樣一個看起來默默發展,穩扎穩打的團隊,可以走到什麼樣的地步,未來可以創造出什麼樣的景色,因此,決定寫一個系列文章,循序漸進地介紹和分享 NEAR Protocol 的源起、生態體系和可能的未來發展。
NEAR Protocol
整個 Crypto 產業,從 Bitcoin 作為起點,帶出區塊鏈技術,讓社會、世界開始關注到,這一連串的過程,最初是源自於一個思想。無論在 Crypto 圈子內、外,都一定會聽到的一個詞,“去中心化”,這就是一切起始的原點理念。
開始有人希望不要被監控,2008 年金融海嘯之後,也越來越多對於主管機關的不信任產生,諸多刺激促使人群希望有一個值得信任的第三方,或是,沒有中心管理的一個社會存在。
在此,我們回歸本文的主題,Crypto 產業基於起點的“去中心化”理念,持續性的演化發展,打造出現行的生態體系,雖然目前整個產業相對比較集中在金融層面,但每一個公鏈的初衷和長期願景,多數都是想運用技術和規劃,架構出一個心目中理想的,“去中心化” 社會,NEAR Protocol 也是如此。
接下來,請讓筆者帶著各位,先認識 NEAR Protocol 目前在市場上的表現,再從官方發佈的內容來了解,這個團隊希望帶給社會、產業一個什麼樣的產物。
市場表現
首先,筆者想先帶大家認識一下 NEAR Protocol 目前在市場上的表現如何,簡易地從三個部分來看,分別是幣價表現、交易量和總鎖倉量變化,這其中不包含 NEAR Protocol 的 Layer 2 和 Multi-chain。
幣價與交易量
以近一年的變化來看,在目前熊市下,NEAR Protocol 幣價表現和多數公鏈相似,都有將近 50% 以上的跌幅,雖然看起來相當猛烈,但以整體加密貨幣產業的近況和以往表現,算是平均範圍的變化,而近期一個月左右(五至六月)的表現相對平緩,五月底時交易量有一個高峰,其原因筆者尚未探明。
總鎖倉量
我們從 NEAR Protocol 的總鎖倉量圖可以看到,整體而言相當不錯,雖然因為熊市影響有相當大的跌幅,但仍有著堅韌的上揚趨勢,對比 4 月 6 號時他們才獲得新一輪約三億五千萬美金的投資,讓總鎖倉量從約三億美金,一路高歌猛進到快要六億美金。現在雖然下降了,但也沒有低於 4 月 6 號的總鎖倉量太多,似乎可以視下跌為一個相對應的市場修正,即使處於熊市,用戶和資金還是對 NEAR 有一定信心。
項目願景
想要創造什麼
與許多公鏈項目相似,NEAR Protocol 期望打造一個網路,其上的服務、應用是去中心化的,且由社群來管理。此外,這個網路的使用者,不會有任何一個人被監控。
站在前行者的肩膀之上,NEAR 進一步思考到,像這樣的網路,對於開發者和企業家而言,要讓他們願意在這之上建立可以安全持有高價值資產(如金錢、身份等)的服務、應用,必須兼具長遠的發展性,同時開發、維護成本又相對夠低。
同樣地,要讓一般大眾接受這樣的產品,就要讓他們可以有效運用自己所持有的高價值資產。
緣起於何
NEAR Protocol 團隊為什麼會想著手建造一個公鏈呢?
在最開始的時候,NEAR 其實是一個機械學習的專案,兩位創辦人 Illia Polosukhin 和 Alexander Skidanov 在 2017 年早期成立了 NEAR.ai。
團隊成員們在 Web 2.0 巨頭公司的工作經驗讓他們切身感受到,以往締造出 Web 2.0 盛世,讓整個社會某個程度上更加富饒,是因為百萬人抱持的一個期願,投入到所謂 “permissionless innovation” 上,也就是所謂的不需要先經過授權就可以創新。這個特性讓人們在創造新事物或應用服務時,無需得到其他人的認可和授權,所以創意和創造力徹底解放,產生了數個在人類歷史上足以留下濃墨重彩的創新事蹟。
然而,曾經這些開創世代的產品、組織,如今正緊握著這個時代最重要一種的資產 — 資料 (Data)。這使得人們不再能自由的獲得、使用資料,在這樣缺乏資料自由度的環境之下,會大幅的阻礙 “permissionless innovation”。
這完全不是 NEAR 團隊所樂見的事情,他們希望整個網際網路的開發生態可以回歸到 permissionless innovation 這個初心,打造出更加開放的網路生態,使用者在互不干擾的情況下,擁有開放的自由度,應用服務也更為可靠,同時消去網路生態上參與者之間的惡性競爭,讓所有人可以良好的合作共生。
因此,他們決定用新技術來抵抗這個不友善的環境。
NEAR 團隊所打造的 NEAR Platform,就是建立在 NEAR Protocol 這個區塊鏈協議上的去中心化平台。與之相比,整個加密貨幣產業的起點,Bitcoin,是第一代也是相當基礎地全球化“社群經營”雲端網路,其主要的用途,只是儲存和交換網路上的 Bitcoin 數位通貨。Ethereum 的話,是第二代,相較於第一代稍微複雜化的版本,基於 Bitcoin 的思想,拓展其原則,建立了一個可以通用的運算和儲存平台,但整體的技術某些角度上來說還比較原始,使用上的高門檻,讓 Ethereum 在加密貨幣產業之外,還是沒有辦法做到被全球主流用戶所採納。
而 NEAR(或是稱作 NEAR Platform )站在兩代的肩膀上,創造出嶄新的成果,幾乎等同於實現了 Ethereum 2.0 的目的,隨著 NEAR 團隊的開發計畫,他們目標要一步一步解決主流用戶無法採納的三大挑戰:易用性、拓展性和安全性。
如何實現
廣大的野心,美好的藍圖,許多時候各種想法、動機聽起來都令人慷慨激昂,但只有口頭上的行動是不夠的,踏踏實實的規劃、準備往往更是關鍵。
初代和第二代區塊鏈協議,Bitcoin 提供了價值的儲存,Ethereum 建立了「世界電腦」的概念,在其上湧現數千個創新應用,其範圍之廣泛,包含了從遊戲到去中心化金融等等不同的應用。然而這兩代協議和後續同類的追隨者,因為其系統和組織設計上的規劃,使得它們都遇到兩個難以處理的問題:
- 協議上的應用服務,如何和加密貨幣產業外的主流市場接壤
- 協議本身對於未來使用者、開發人員等用戶上升之後,全網路的拓展方案
NEAR 團隊一開始就是以解決這兩個問題為實作目標,他們要打造世界上最好用且最容易拓展的去中心化平台,讓平台上的應用服務能夠被全球的使用者接納。同時,在組織和治理的結構,也是以能夠達到快速發佈和協議持續性的進化為主旨去設計,讓 NEAR 在未來的道路上保有競爭力,不會過時。接下來,筆者會分成幾個段落,重點式的分享 NEAR 團隊如何具體面對這些問題。
可用性優先
首先,前述的困難之中,最重要且需要即刻處理的,NEAR 團隊判斷是「可用性」,因為一旦能有良好的使用體驗,NEAR 就能有吸引來廣大用戶群。這裏,可用性的定義是:
「如何讓開發人員,可以『輕鬆』創造一個『有用的』應用服務,『真的』讓終端用戶可以好好『使用』。」
透過這個前提,我們可以將問題拆解成兩個方向:
- 產品對使用者要真的有用,且好用 → 終端用戶的易用性
這個環節不是單純只與字面上的終端用戶有關,也會很大幅度的影響到開發人員,因為對於開發人員來說,終端用戶可以真正使用的產品、服務,才具有建立的價值存在。
所以 NEAR 團隊想了一個設計模式,從一般人現在最熟悉的網路服務使用習慣切入,給予他們像是在操作 Facebook, Google, 或是其他大家習慣的網路服務相似體驗,比如一鍵登入,也去不需要使用者必須具備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相關知識的門檻。 - 開發人員要能夠輕鬆的打造產品 → 開發人員的可用性
NEAR 團隊一開始就在規劃,如何讓開發人員在 NEAR 這新平台上可以無痛上手。為此,NEAR 設計它們的節點可以使用 Web Assembly (WASM),如此就能夠編譯多種流行的程式語言,除了初期就用來編寫智能合約的 Rust 語言,NEAR 也支援使用和 TypeScript 相當相似的 AssemblyScript 來寫智能合約。此外,NEAR 提供的開發資料、官方文件也十分完整,他們還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開發工具,更進一步的為了提供開發者一個便捷、有效率的入門流程。
拓展性第二
第二個重點是拓展性。一個展望未來的協議,要具有拓展性,必須在狀態(State)和處理(Processing)這兩層上都做到分片(Shard),NEAR 使用的分片手法,能夠允許協議網路隨著節點參與者增加而提升其容量。NEAR 團隊也看到,在近期區塊鏈社群裡許多關於分片技術的研究,都將交易分類為分片內(Intra-Shard)交易和 跨片(Cross-Shard)交易 ,其中會特別優化分片內交易,然後提供一個更緩慢的方案去用於跨片交易。NEAR 團隊在協議設計上思考了多數 Dapp 產品智能合約可能會有的行為,就是每個交易在預設層面上會觸及到多個分片,然後去針對性的優化效能。
效率開發與進化
無論是現存或新興的去中心化平台,都會碰到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它們要如何保持去中心化的同時,處理平台的開發和未來更迭,這也有許多不同的方法可以實踐。NEAR 團隊從初期的開發,就是由一群頂尖工程師、企業家和技術人員一同合作,他們治理模式的設計,在一開始就思考了要確保協議是在社群的監管之下進行開發,又保有足夠的效率,使協議本身能保持長期競爭力且貼近市場需求。這樣的設計模式讓 NEAR 直接避開了啟動失敗和改進失敗這個可能存在的問題。
真實的去中心化
即使如 Bitcoin 和 Ethereum 這樣已經相當去中心化,時常被人們當成模範的公鏈,它們其實也面臨著許多中心化的問題,以 Bitcoin 為例,最典型其中一個的問題就是,它們整個鏈上有 53% 的礦力來源只掌握在三個礦池手上。
為了能維護一個真實去中心化的網路,除了要潛在的節點營運方可以自由參與之外,還要確保不會激勵到驗證者們互相匯集形成過大的節點。NEAR 團隊的做法,是調整他們的共識機制,以質押證明 PoS (Proof of Stake) 為基礎設計出 ”Thresholded Proof of Stake“,這個機制旨在提供確定性和廣泛地公平性,讓整個體系不會對大型驗證者特別有利,又能夠激勵更多節點廣泛參與鏈上的驗證。比起單純把網路去中心化,降低所有人可以參與節點驗證的門檻,更能夠實現去中心化這個目標,同時,像 NEAR 這樣橫向拓展的系統,越多節點的參與,能讓整個系統拓展的更順利。
SWOT 分析
優勢(Strength)
基礎建設
首先從技術面來看,NEAR 公鏈基本上可以看作已經在執行分片計畫的 ETH 2.0。NEAR 團隊也非常清楚,他們不需要將分片計畫都完成後才推出公鏈,而且以產品開發來說也不適合。實際製作上,NEAR 團隊為了公鏈發展和運作的穩定,將區塊鏈完整分片的流程依序分成了四個階段來製作,每個階段的詳細介紹,筆者會再撰寫一篇 NEAR 公鏈的技術內容相關文章來和各位讀者分享。
泛用性
NEAR 在早期階段就意識到多鏈發展的重要性,他們相信,在理想中的開放網路上,會有各式各樣不同性質的公鏈,各有其獨到之處,也因此,NEAR 團隊在開發上也將跨鏈和多鏈應用視為一個重要目標,從而做出一些相關的知名項目,例如:
Aurora — Layer 2
正如本文開篇所述,以太坊是目前使用人數最多的公鏈,因此許多新興公鏈在設定目標族群時希望能降低進入門檻,同時吸引以太坊上已經存在的市場客群,為了實現這個目的,它們會使用 EVM 以太坊虛擬機技術,讓以太坊的開發人員一樣可以使用 Solidity 撰寫智能合約,甚至原本在以太坊上的 Dapp 和 DeFi,也可以相對無痛的銜接過來。
Aurora 就是 NEAR 的 EVM 相容公鏈,在 Aurora 上面甚至連交易手續費都是用 ETH 計算,而且相當便宜,除了不少有名的以太坊項目已經跨足過來之外,Aurora 鏈上也有許多原生的項目,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到 DeFi Llama 上進一步了解。
Rainbow Bridge — 跨鏈橋
Rainbow Bridge 是 NEAR 生態系裡的「跨鏈橋」。所謂跨鏈橋,簡而言之,是指跨足於不同的公鏈之間,用於傳遞資產的工具,而 Rainbow Bridge 是 NEAR 原生的,可以讓使用者將自己的資產在以太坊、NEAR 和 Aurora 三條公鏈之間傳遞。
跨鏈橋的功能聽起來相當單純,但實作上具有相當多的挑戰,邏輯設計也比想像中來得複雜,這也使得許多跨鏈橋成為駭客的攻擊目標。而在今年 5 月 1 日的時候,Rainbow Bridge 也遇到了駭客攻擊,不過有趣的是, Rainbow Bridge 成功透過他們的架構設計自動抵擋了這次的攻擊,反而讓駭客損失了 2.5 ETH。
Octopus Network — 多鏈方案
Octopus Network 是 NEAR 生態裡的多鏈網路,在加密貨幣的社群裡也有人稱 Octopus Network 是繼 Cosmos 和 Polkdot,值得關注的第三世代多鏈網絡。
和 Cosmos 與 Polkdot 不同,Octopus Network 主要是建構 Appchain,也就是一個應用服務同時是一條公鏈的做法,其底層是 NEAR 公鏈,整個項目的目標客群是針對,單一產品的小團隊或去中心化服務。
還有更多!
除了這三個最大的多鏈工具,NEAR 團隊也在持續精進 NEAR 公鏈的操作性,讓更多人願意加入。
生態系與使用者導向設計
NEAR 大力透過教育來開拓自己的生態系,他們成立了線上學院 NEAR University,從學院的網站上可以看到,NEAR 團隊為有興趣的人提供了相當多不同角度和需求的學習途徑,由淺入深、由廣至精,無論是基礎學習、進階學習,甚至初步的認證資格都有相關的課程。
除了豐富的教育計畫,NEAR 團隊在資金上也準備了8 億美金來支持整個生態系的發展。
在公鏈設計上,從開發人員的角度來看,NEAR 原生性的提供了「產能變現」機制,開發人員可以透過自己建立在 NEAR 鏈上的智能合約得到 30% 的手續費分潤,單是這一點就會得到多數開發者的好感。此外,開發語言也相當關鍵,如同前文所述,雖然 NEAR 原生的智能合約開發語言是 Rust ,但他們也支援使用 AssemblyScript,這讓開發人員可以相對容易的進入到 NEAR 生態系。
另一方面,NEAR 的核心願景之一,終端用戶使用體驗也是他們很注重的環節。具體實行上,以錢包為例,NEAR 的原生錢包貫徹了他們的設計原則,用戶在申請錢包時可以選擇使用 email 或手機號碼作為還原錢包的途徑之一,而非一定要記下註記詞,這對於初次接觸加密貨幣的用戶而言,是相對熟悉的 Web 2.0 操作體驗。此外,NEAR 錢包還內建了像是以太坊 ENS 的域名系統,讓使用者可以不用記下複雜的錢包地址,而是直接使用可讀性更高的個人化域名。
還有,像是知名的加密貨幣錢包 — 小狐狸 MetaMask,當存入 Ethereum 以外的 Token 時,都要自己手動,或是找看看項目方有沒有提供加入 Token 的按鈕,這點對於新手用戶來說也是一個使用痛點,而 NEAR 錢包則是直接將多數 NEAR 鏈上的 Token 都內建在錢包裡,根據筆者使用經驗,除非是沒有在交易所或是 DEX 上架的 Token,不然使用者是完全不用自己手動新增 Token 到錢包。
前文有提到,NEAR 的共識機制是 PoS 質押證明,所以質押是也相關重要的行為,NEAR 團隊為了降低門檻,直接在錢包內加入了 Staking 的頁面,一站式的體驗讓用戶可以更滑順地選擇他們想要的驗證節點來進行質押。
除了上述的優點,NEAR 公鏈的架構設計也讓手續費預估能夠更精準,同時他們還有一個 NEAR Drops 的空投設計,可以透過網址連結,直接發送 NEAR 代幣給任何一個人,如果他們沒有 NEAR 錢包,這個連結會直接邀請創建一個 NEAR 錢包,當新用戶創立好錢包的同時,也收到空投了。這個設計讓項目方或是舊用戶可以更方便的邀請新用戶加入到 NEAR 的生態系上。
這些聽起來都只是小範圍的特點,然而魔鬼就是藏在細節之中,從小地方開始一一琢磨,將這些優勢疊加起來,就可以創造出對用戶而言相當舒適流暢的使用體驗。
團隊
加密貨幣產業在如今能有這樣熱烈的生機,跟產業內有一群才華洋溢又充滿熱情的人才們絕對脫不了關係。不過許多項目,無論是公鏈、DeFi、基礎建設、GameFi等等,根據筆者的經驗,相關的介紹多半圍繞在項目方是否創造了新的商業模式或是代表人物有過什麼樣的商業成績,讓想要了解的人對項目更有信心。而 NEAR 十分不一樣,幾乎相關的介紹文章都會特別強調,他們的團隊具有相當精實的技術能力。
為什麼 NEAR 團隊的技術力會這麼引人注目?從 NEAR 技術團隊的四位領軍人物的經歷上,我們似乎可以窺見一斑。
上圖由左至右來看,首先是 Alexander Skidanov, 他2009 年便在微軟工作,2011 年時加入 MemSQL ,相當知名製作分散式資料庫的公司,這也是為何他們有信心用分片技術打造 NEAR Protocol的原因之一。Illia Polosukhin 在 Goolge 做了三年,當時主要負責 Google 的 Deep Learning 計畫,對 Google 的深度學習框架 TensorFlow 有相當多的貢獻。Mikhail Kever 之前在 MemSQL,看似是資歷稍淺的成員,但他得過到的比賽殊榮令筆者完全移不開眼睛呀。Evgeny Kapun 的經驗也是令筆者瞋目結舌,區塊鏈產業到現在也才大約 14 年的時間,Evgeny Kapun 已經浸淫 7 年了,如此資深的資歷之外,他也和 Mikhail Kever 一樣有著強悍的比賽成果。
這樣依序看下來,四位之中有三人就在 Web 2.0 的巨頭公司或知名產品工作過,還有一位有著相當資深的區塊鏈開發經驗。除了這些資歷之外,最令人驚艷的是他們居然都在 ICPC 拿到過不錯的成績。lllia Polosukhin 有到過世界決賽,Alexander Skidanov拿到過金牌,而 Mikhail Kever 和 Evgeny Kapun 居然都有得過兩屆世界冠軍,據 NEAR 描述,全球只有 9 個人有這樣的殊榮,其中兩位就在 NEAR。
僅僅是這個組合,就讓人理解為什麼這麼多相關的介紹、報導都會特別強調 NEAR 團隊所具備的研發實力,當然 NEAR 絕不是單靠這四位撐起來的,這樣龐大的項目,需要的是一群可靠又卓越的夥伴,但筆者無法細細向讀者們介紹,在此留下 NEAR ICO 時期的相關連結(← 點我),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再深入了解。
劣勢(Weakness)
代幣經濟
在未來一年,NEAR 代幣會因爲先前兩次募款所發出代幣的漸進式釋放而迎來賣壓,許多公鏈也有相似的情況,這可能會讓 NEAR 的幣價成長稍微放緩。回顧 NEAR 代幣的發放,投資人持有代幣的漸進式釋放是從 NEAR 主網上線後才開始,時間差不多是在 2020 年 10 月的時候。整體的解鎖計畫分成三個階段: 12, 24 和 36 個月,這些代幣的持倉成本平均是 0.3 美金,對比筆者撰文的現在,熊市高照之下,NEAR 代幣的價格約為 3.44 美金,雖然現在沒有熊市之前的高倍率,但很可能仍會有早期的投資人為了變現而賣出他們的部位。
直到這賣壓因素依序過去之前,NEAR 的幣價可能不會有太搶眼的表現,此外到目前為止,如下圖所示,和其他公鏈代幣相比,NEAR 代幣即使整體而言是正成長,但幅度稍遜一籌,這可能會令多數人在投資計畫上對 NEAR 的興趣較低。
行銷和相對低的使用量
加密貨幣的市場裡,經常可以見到許多項目方用迷因宣傳或病毒式行銷的手法來炒作熱度以吸引用戶,然而當我們看向 NEAR 時卻會發現他們的行銷風格相當的穩健,甚至可以說沒什麼感受到他們的行銷廣告,與其他項目大相徑庭,相當專注在自己的發展上,不會特意追隨著市場的熱度。
這樣的行銷方式確實很有個性,已經看好 NEAR 的人可能會因此對團隊的經營更有信心,但從市場角度來看,這樣的行銷方式,讓實際的交易量令人有點擔憂,即使擁有強大的技術實力做為後盾,NEAR 公鏈的總鎖倉量卻沒有很高,截至筆者撰文時間,NEAR 的 TVL 大約是 3 億,快要到 4 億美金,而 NEAR 代幣的 24 小時交易量只有 2 百萬美金左右,根據下方整理的表格比較,可以明顯看出和前五名的公鏈相比有相當懸殊的差距。
不過,除了行銷策略的差異之外,NEAR 代幣在交易市場缺失了美國這一塊可能也是造成交易量偏低的原因之一。我們從中心化交易所上可以明顯發現,以幣安 Binance 為例,Binance.com 在 2020 年 10 月,也就是 NEAR 主網發佈的時候就上線了 NEAR 的交易對,然而針對美國用戶的 Binance.us,直到今年一月才上架 NEAR,與此同時,其他在美國可以使用的交易所,沒有一間可以購買到 NEAR 代幣,這也進一步的讓 NEAR 在美國的投資者要支持或使用 NEAR 變得更為困難。
威脅(Threat)
去中心化程度不足的隱憂
前述項目願景的段落上,我們了解到 NEAR 想要建立一個去中心化開放式網路的宏願,然而 NEAR 公鏈現在,卻只有僅僅 100 個驗證節點,而其中 7 個最大節點的質押量就佔據了全網 33%,這樣的情況讓節點之間有惡意勾結的可實行度大大提高,如果真的要實現 NEAR 的願景,他們需要更多的節點,而且將每個節點的質押量比率更廣泛的分散出去。
這個現象的主因,與 NEAR 的分片計劃階段有關。在目前這個階段,NEAR 團隊以建立大型節點為主要目標,因此每個節點的申請門檻比較高,除了必須要有合乎 NEAR 團隊提供的硬體規格之外,還必須要持有最少 166,844 顆 NEAR 代幣(約 57 萬美金)。
而這樣去中心化程度不足的狀態要持續到開放小型驗證節點後才有可能解決,小型的驗證節點只需要處理一個分片,也因此不需要像大型節點一樣的硬體需求,具體的差異可以見下方表格所示。
不過另一方面,雖然小型驗證節點的門檻較低,但也因爲只是負責單個分片,所以整體上會需要比起大型節點更多的數量才能提升 NEAR 網路的去中心化程度, NEAR 團隊在計畫上目標是擁有 200 ~ 400 的小型驗證節點。
對於驗證節點有興趣的讀者們,可以看看下方的相關連結:
機會(Opportunity)
看完劣勢和威脅,最後來到機會。相當有趣的是,仔細思考一下前述的劣勢和威脅,會發現它們其實都是一個短期狀態,也就是說,如果熬過這段時間,這些弱點將轉變為機會。
像是劣勢的代幣價格賣壓,一旦線性解鎖的時間都過去之後就會消失,與其他公鏈相比投資報酬率偏低的情況也只是暫時的,甚至當時成長率最高的 Terra 公鏈,一夕之間就崩塌了。同理去中心化程度不足的問題,隨著 NEAR 發展路線的進行,當小型驗證節點的申請開放後,成為驗證節點的門檻會大幅降低,進而能夠讓更多人加入到 NEAR 網路,提升去中心化程度。而當時間過去,加密貨幣市場越發成熟,在美國監管機構的規劃下,漸漸有更多美國境內的中心化交易所可以購買到 NEAR 代幣,NEAR 公鏈的使用量和其生態系的成長也可能會因此迎來一個大躍進。
結語
誠實地講,筆者目前沒有看過太多其他公鏈項目的白皮書,所以在感受上可能會有些偏頗,但 NEAR 團隊的展望和其思考層面上的深度,確確實實地令筆者感到驚艷。
NEAR 根據他們的經驗和加密貨幣產業的發展歷史,在很多基礎層面上就做好了前瞻性的思考,完全是以未來10, 20, 30年為前提,再加上解決已經存在的問題來打造產品。他們特別注重使用者和開發人員的體驗,不但規劃上貫徹這個核心思想,也在實作上實現潤物無聲地讓用戶可以近乎無痛上手,其獨特的開發人員分潤制度,從基礎層面上就讓 NEAR 和其他公鏈的開發人員有根本性差異的動機存在。
整體看下來,感受到滿滿的正面能量和對產業的期望,但也不是沒有隱憂存在,雖然 NEAR 在白皮書和他們的文章中不斷地傳達他們的展望和可靠度,最後的最後,我們還要是要交由時間和自由市場來檢驗,他們的設計和規劃,是否能打破困擾許多項目的瓶頸,為整個加幣貨幣產業帶來更遼闊、多元的未來。P.S. 筆者曾參加過的 Z Institute 的 defi 第四屆實戰加速器報名已開始,各位也可以參考。
參考資料
NEAR Protocol: Sleeping Giant or Overvalued?
The NEAR White Paper
What is NEAR Protocol (NEAR) | History, Roadmap, Economics | Messari
NEAR.ai → NEAR Protocol
DeFi Crisis Averted: NEAR Protocol’s Rainbow Bridge Attacker Loses 2.5 ETH
Send NEAR to Anyone with NEAR Drops
NEAR University
📍相關報導📍
三箭 Su Zhu:與清算人合作誠意遭惡意誘導、StarkWare 代幣未行權致丟失
dYdX 推出 Layer 2 協議主網:透過整合 StarkWare,實現 L2 永續合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