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報導,耐克因突然關閉 RTFKT,目前正遭到其 NFT 持有者提起集體訴訟,原告主張耐克違反了紐約、加州、佛州及奧勒岡州的消費者保護法,並尋求超過 500 萬美元的賠償。
(前情提要:Nike旗下NFT潮牌「RTFKT」驚爆明年一月停運,為何在市場回春之際放棄?)
(背景補充:幣圈潮鞋開箱》RTFKT x Nike Dunk Genesis 滿載賽博龐克風、可拆配件…網友評價曝光)
全球運動品牌龍頭耐克(Nike)於 2021 年高調收購虛擬時尚品牌 RTFKT,試圖進軍 Web3 與非同質化代幣(NFT)市場。然而,2024 年 12 月 2 日,耐克正式宣布其 RTFKT 部門的逐步關閉已完成,為其此次行動畫下句號。然而根據《路透》報導,耐克因突然關閉 RTFKT,目前正遭到其 NFT 持有者提起集體訴訟,耐克被指控其未披露風險導致投資者蒙受重大損失。
訴訟詳情:投資者指控耐克誤導,索賠逾 500 萬美元
報導指出,這起集體訴訟於 4 月 25 日在美國紐約東區聯邦法院(布魯克林)正式提起,案件編號為「Cheema v Nike Inc,No. 25-02305」。原告由澳洲居民 Jagdeep Cheema 領銜,代表購買耐克主題 NFT 及其他加密資產的投資者。原告指控如下:
- 突然關閉 RTFKT:耐克於 2024 年 12 月無預警宣布關閉 RTFKT 部門,導致相關 NFT 市場崩盤,投資者持有的 NFT 價值大幅下跌。
- 未註冊證券:原告稱,耐克未將其 NFT 註冊為證券,違反美國證券法規,且未充分披露項目終止風險,構成誤導消費者行為。
- 技術問題:RTFKT 關閉後,部分 NFT 因伺服器支持中斷,甚至無法正常顯示圖像(如 Clone X 系列),進一步損害了投資者權益。
原告表示,若事先知悉 NFT 未註冊為證券或耐克可能突然終止項目,他們不會以高價購入,甚至根本不會投資。他們主張耐克違反了紐約、加州、佛州及奧勒岡州的消費者保護法,並尋求超過 500 萬美元的賠償。
不過截至撰稿時,耐克尚未對此訴訟公開回應。
傳統行業巨頭進軍 Web3 頻頻失敗
耐克於 2021 年 12 月宣布收購 RTFKT,這家成立於 2020 年的數位時尚品牌以虛擬運動鞋和 NFT 聞名,特別是與日本藝術家村上隆合作的 Clone X 系列。當時正值 NFT 市場熱潮,耐克將 RTFKT 視為進軍 Web3 的橋頭堡,旨在結合文化、遊戲與數位收藏品,打造「下一代收藏品」。然而,隨著 NFT 市場熱度消退及技術挑戰,RTFKT 的商業模式難以為繼,耐克最終選擇於 2024 年關閉該部門,黯然退出 Web3 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耐克並非唯一在 Web3 領域受挫的傳統行業巨頭。近年來,多家傳統企業試圖透過 NFT、區塊鏈或元宇宙進軍 Web3,但因市場波動、監管挑戰或商業模式不成熟,許多項目以失敗告終。以下為幾個公開報導的案例:
- 星巴克(Starbucks):星巴克於 2022 年推出「Starbucks Odyssey」NFT 獎勵計畫,允許會員透過購買 NFT 獲得獨家虛擬體驗。然而,2024 年 3 月,星巴克宣布終止該計畫,原因是 NFT 市場需求下降及技術整合成本過高。該計畫的關閉導致其 NFT 持有者資產價值縮水,同樣引發部分消費者不滿。
- 遊戲巨頭 GameStop:GameStop 於 2022 年推出 NFT 市場,試圖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遊戲數位資產交易。然而,該市場因缺乏主流玩家支持,交易量低迷,GameStop 於 2024 年初最終關閉 NFT 平台,承認無法實現預期商業價值。
- 百威啤酒(Budweiser):百威於 2021 年推出 NFT 系列,與賽馬和啤酒品牌聯名,試圖吸引年輕消費者。但隨著 NFT 市場降溫,百威的 NFT 項目缺乏後續推廣,市場關注度迅速下降,2023 年後幾乎無人問津。
- 迪士尼(Disney):迪士尼於 2021 年與 VeVe 合作推出「Golden Moments」NFT 系列,涵蓋漫威及星際大戰角色。然而,隨著 NFT 市場波動及消費者對數位收藏品興趣減弱,迪士尼在 2023 年後大幅縮減 Web3 相關投資,轉而聚焦 AI 與串流媒體。
耐克因關閉 RTFKT 引發的訴訟,不僅暴露了其在 Web3 領域的策略失誤,也為其他傳統企業敲響警鐘。隨著 Web3 技術逐漸成熟,企業需更謹慎評估市場風險與技術可行性,避免重蹈覆轍。此案的進展將持續受到關注,或將可能為 NFT 是否應視為證券的法律爭議提供重要參考。
📍相關報導📍
微策略如何成功?彭博:比特幣持倉超越IBM、Nike等資產儲備,股價五年20倍